清华大学刘栋:反对将跨学科作为模式推广,中学这些能力更重要!

发布时间:2024-12-02 07:24  浏览量:11

刘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为“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主要科研领域与方向:植物转座因子发育调控的分子基础、植物细胞对逆境条件反应的信号转导途径、植物基因工程。

【正文】

各位老师,各位嘉宾,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论坛组委会对我的邀请,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对中学教学的一些想法。

我不知道中学里的跨学科和我们今天在大学里提倡的跨学科学习,交叉学科的研究,是不是同一个概念。比如说,我在清华就积极鼓励生命学院的本科生多学习一些数理化和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因为对于今后生命科学的研究,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像用数理和计算机的方法来研究生命科学中的问题,这个趋势已变得非常明显。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故事,就是一个生物学和物理学交叉结合的完美范例。

再看今天的结构生物学中的冷冻电镜技术,细胞生物学中的单分子光学成像,神经生物学中的神经网络计算,还有现在兴起的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无不体现了不同学科交叉的重要性。

但是如果是这样一种交叉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要提前到高中阶段来进行,甚至期望通过这样的学习,或者课题研究,在中学里来发现,培养所谓的拔尖创新人才,我个人是持比较保留的态度的。但是,如果这里所说的跨学科学习,指的是文科学生应该学点理科,理科学生也应该学点文科,则我是高度赞同的。

中学教育有远比跨学科更重要的事情

我之所以不太认同在高中阶段就开展所谓的跨学科学习,是因为在中学阶段还有远比这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这些更重要的学习已将占据足够多的时间,而每个学生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如果把这些放到我国的高考制度这样一种大背景下,那么对于中学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我们还是需要非常慎重来思考。

下面我就简单说一下我认为在中学教学里的哪些是更为重要的事情应该去做,或者说我理解的中学教学应该有的价值和使命是什么。

人一生的学习,每个阶段都应该有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就像今天这个论坛的宗旨里写的第一句话所说,高中是学生能力发展,人格养成和价值形成的重要阶段。我非常赞同这句话。我觉得围绕这几个方面把工作做好,这就是中学教学的价值和使命,尤其是后面的两点,人格养成和价值形成。

一个人如果只是能力不足,那他在今后进入大学或者社会以后还能继续补课;而一旦形成一个不好的价值观,不能养成一个健全的人格,以我的观察,今后要矫正过来会非常的困难。当然,除了前面几点,还应加上知识传授四个字(这里指的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一点同样重要。

我没有专门做过教育学意义上的研究,所以我下面要说的一些观点,在在座的各位教育专家来看,可能都是一些教育学的常识。我今天主要是想结合我在清华和学生的接触中看到的一些问题,以我个人的经验和自觉,和大家来分享一些对中学教育的几点看法,欢迎大家指正。

持续学习动力的养成

中学阶段应该培养起学生对于追求知识,探求未知的兴趣和热情,并将其转化为一种持续的学习动力,这种动力将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要在观念上培养引导学生从“学好”转变为“好学”。一旦学生建立起这样一种价值观,那将会是终身受用。我这里所说的知识,并非局限于自然科学知识,而是包括文史哲,艺术,审美,关于社会,自然,世界上一切有意思的事物。

由于工作关系,我接触到很多生物竞赛的金牌保送生。在这些金牌保送生中,我们就发现有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习松懈,没有动力,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而且偏科现象严重。这是因为这些学生,把竞赛当成了进入清华北大的敲门砖。他们把竞赛当做一份工作来做,对这份工作本身他们是没有兴趣的。一旦这份工作做完了,就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了。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局限于通过竞赛进来的学生,推而广之,在清华就有这样一些学生,在中学阶段,完全就是把学习当做一件工作来做。这份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上清华北大。而一旦这份工作做完了,尤其是工作目的达到了,就不知道接下来干什么了,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有时我觉得很难理解,这些高智商的学生,面对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居然没有一件事引得起他们的兴趣!

就在上周五,我上的生物化学这门课刚考完,第二天就有家长陪着一个学生来找我求情,希望能给她儿子网开一面,原因是她的儿子在高中时非常用功,只知道复习考试,最后以全省第三名考入清华(这位学生就读的还是所在省最好的中学)。直到填志愿时,仍然完全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最后就填了一个录取分最高的院系,以不辜负了他的高考分数。

在我看来,即使当时不知道兴趣在哪里也没关系,但你进了清华以后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再寻找兴趣点啊。因为进的是他不喜欢学的系,于是就产生厌学情绪,最后自暴自弃。但如果这个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我们的老师能帮助他建立起一个好的价值观,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再说,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居然需要他妈妈陪着来和我谈话,而且和我谈话时,紧张的全程不敢看我的眼睛,显示出一种严重的人格缺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邀请了全国大约200所重点中学的生物教师来清华,和他们分享我们的选才和育人理念。我们希望他们带学生做生物竞赛时,能够通过学习竞赛来激发学生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让他们觉得生命科学很有趣。更广义地说,是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追求知识的兴趣。

这样,即使这些学生不能成为金牌保送生进入清华北大,凭着他们在中学里培养起来的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将来依然可以在生命科学有所成就。而且一旦养成对追求知识的习惯以后,即使将来发现生命科学不适合自己,他就会主动地去发现其他的兴趣点,从而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

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对申请清华的每位生物竞赛金牌保送生进行面试。也就是说,即使这些学生在生物竞赛中取得保送资格,也不会自动被清华录取。

我们将选择那些“有积极、阳光、乐观的心态,有理想抱负,对未知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有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有团队精神等品质”的学生。我们希望通过这件事向各个中学传递出一种信息,即中学教学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考试就可以了。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中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发现现在有些学生,除了高考用的上的教科书和复习资料外,课外的阅读相当的欠缺。这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品味,视野,格局,对于许多事情的价值判断,甚至影响到一个健全人格的形成。

我这里讲的阅读,并不是指对某一个学科的内容的深度阅读,而是指各个不同领域的书籍,像文史哲,科学史,艺术类等都可以涉略一些还包括去逛逛博物馆,看看各种演出等,也就是今天我们倡导的提高一个人的人文底蕴

而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本身对于培养激发学生对追求知识的兴趣也能起到一种相辅相成的作用。书读得越多,他对这个世界便越有兴趣。如果这也算是一种跨学科学习,则我是非常地赞同的。

今天我们也在清华重提当年老清华的办学理念,就是“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我觉得这十二个字同样可以适用到中学教学。这十二字方针的意思,显然不是指的我前面提到的所谓跨学科学习和研究,诸如学好计算机知识来研究生命科学中的问题;也不是要求每个学生成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鸿儒。

这十二个字是说当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在中西,古今,文理这六方面都有一些涉略的话,那么对于他今后无论是做学术研究,还是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举个例子说,如果一个学生受过一些基本的理科训练的话,一旦将来他去做历史学的研究,就会相对容易地去判断历史上发生的两件事之间究竟是相关性,还是因果性。一个学过历史的人,当他有一天成为政治家,在制定一些重大政策的时候,就会避免重犯历史上的错误。

一个对东西方文化都有一定了解的人,在今天中美之间这样一种紧张对峙的情况下,就不会简单地让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思想来左右自己的行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倒是赞成我们的中学教学应该鼓励我们的学生去多进行跨学科的学习。

即使这样,我们依然是在说有些看似无用的书其实从长远看是有用的,仍然是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的。而事实上很多书籍,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具体的用处,但读这些书可以帮助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审美能力,精神气质,促成人的不断地自我完善。我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意思。

阅读还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生命的愉悦感,对于这个美好世界的体认和欣赏。读书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我们应该让阅读成为每个学生一种伴随终生的生活方式。

至于前面所讲的那种大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因为每个学生学习时间毕竟有限,我觉得没有必要在高中阶段去实施。但在高中教学中,我们可以给我们的学生灌输一些学科交叉的重要性的思想。比如开设一些科普讲座,给同学们举一些数理学科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的例子(当然不仅局限于这些)。

刚才天一中学校长提到每年请50位名家去中学做讲座,我觉得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最近我还看到复旦大学生命学院金力教授和一个语言学教授合作,用人类学和遗传学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汉藏语系的演化,就很有创意。诸如此类的故事都可以讲给我们的中学生听,让他们在中学就培养起这样一种意识。

但我不太同意的是,让我们的学生在高中就去做这样的具体学习和研究,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我还是希望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他们能有拥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基本的,健全的知识结构,即首先做好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不是舍本就末地在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好的情况下,去追求所谓的跨学科学习。

在大学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所谓的专业。去学习其所属的专业领域外的知识,这叫跨学科学习。可是在中学里,学生们还没有一个具体的专业,如何谈得上跨学科学习?一个中学生如果对一个学科的基本的知识体系都还没有了解明确的情况下, 要开始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可能会对他产生很多的误导。

而且,我觉得要指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只有指导教师本人对不同的学科度已有很深的把握,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否则只是在形式上把不同学科的内容揉在一起,生搬硬套,这并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而目前大部分的中学,应该还不具备这样的师资条件。

高尚精神品味的养成

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起学生对追求知识的兴趣外,我也希望同时要注重对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这些包括自我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的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这具体表现在写作与演讲,还有如何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人际交往,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更高一些还有组织和领导能力等。

当然,这些能力的培养不可能是一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就能完成的。事实上进入大学以后,这些能力的培养也是本科教学的根本任务。但如果在高中阶段我们已经在培养这些能力上有一个好的开头,那么进入大学以后,在这方面就会进行的更顺利一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他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如果学生没有这种意识,他就不会自觉地向这方面去进行自我完善。

我在清华做一个教学项目,叫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我们每年从每一届学生中选拔15-20,成立一个班,简称学堂班,来培养一些将来立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才。但即使在这样一个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宗旨的教育项目中,我都反复强调,在学堂班里同学们的成长首先是作为一个人的成长,然后才是作为一个未来科学家的成长。这些成长包括有一个成熟的心智,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浓浓的家国情怀。

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独特的学习平台,提供一个成长环境,营造一种学术气氛,分享一种人生价值,来培养同学们的志趣,品味,格局,视野,和情怀。希望我们的学生首先要成为一个大写的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君子,然后才是成为一个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士。

在学堂班的活动中,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通读一本书,书名是《陈寅恪与傅斯年》,并要求每位学生从中选择一个让他心灵最受到震撼的一则故事来发表演讲,然后大家来一起来进行讨论。

通过这样一种讨论,让同学们知道作为一个人应该有的风骨和操守,使得同学们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自己的小我,而能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自己未来的发展及应该承担的责任。

我们每年还会组织学堂班的学生欣赏高雅艺术,如昆曲,芭蕾, 歌剧等。即使在清华,一些学生品味之低,格局之小,视野之窄都让我感到非常震惊!更不要说什么情怀了。

由于中学教育导致的缺陷,使得这些学生即使进了清华以后,在四年的学习中整天就是斤斤计较于考了几分,津津乐道于网上的一些八卦新闻,眼界就局限于和班上几个同学如何在各种事情上争个高低,而看不到人生的大的picture。

我觉得我前面提到的这五个方面(志趣,品味,格局,视野,情怀)的培养教育,并非只是适合于大学生,同样可以拓展到中学阶段。另外,我在前面特别还用到了一个词,叫“志趣”,而不是“兴趣”。

事实上一个人光有兴趣是不够的。因为兴趣有时是会丧失的,也会转移的。但要坚持把一件事做成,还需要有志向,应该是兴趣和志向的结合,也就是志趣(这个词是我从陆一老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借用的)。所以中学教学我觉得不能单纯地只强调兴趣,而应该是志趣。如果我们的中学教学能着重在这些方面下力气,我觉得比开展所谓的跨学科学习要重要的多。

另外,其实还有一项教育在我们的中学阶段也非常欠缺,那就是养成教育,就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的礼貌,教养,待人接物的方式,基本的礼仪,做人的规矩。我们有时会看到即使一些大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也做的很不得体,平时的一些行为规范都非常地欠缺。

我倒是希望每个中学都能开设一门养成教育课。目前我们在中学里天天喊素质教育,而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似乎把素质教育就片面地理解为是否会琴棋书画或某几项体育技能。其实养成教育就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赞成部分学生开展小型研究性学习,反对将跨学科作为模式推广

我完全不反对在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中学,适当地开展一些研究型的学习,做一些小的研究课题,而且我也看到过一些非常好的效果。

我曾经接触过一些非常优秀的高中生,通过一些研究型的学习,确实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开阔了眼界。但这些学生基本上都选择了出国留学,不需要参加高考。事实上这些学生,如果选择参加高考,很可能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所以对于这样一些学生应该只作为个案对待。

我反对的是把它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或制度,来实施到大部分学生的身上。我反对把跨学科学习这样一种教学改革作为一种普适的教学模式去推广,哪怕只是在每个省里最好的中学推广。

但我不反对高中生中确实有一些天分很高的学生,他们对目前教科书内容吃不饱,愿意尝试一些新的学习方式。对于这样一些学生,我非常支持他们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做一些小的研究课题,如果再加上有好的教师指导,那就更好了。这样,可以给天才留出一条发展通道。

我确实看到过这样一些优秀的学生,其思考问题的能力都已达到了大学毕业生的水平。但因为这些都只是个案,所以我今天就不在这里展开讨论了。

谢谢大家!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