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千年文脉 讲述 “何以济宁”
发布时间:2024-11-29 18:07 浏览量:12
古韵今风,济宁为鉴;弦歌不辍,文脉相承。济宁,这座承载着千年厚重历史的城市,犹如一颗镶嵌在文化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何以济宁?文脉斯在。
让文物“活”起来 把文脉传下去
为什么要“让文物活起来”?这不仅是一个时代性问题,更是一个文化使命。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文明的绵延生命力,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我们文化认同和自信的源泉。济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着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源。从古老的孔庙、孔府、孔林,到众多的汉碑、汉画像石,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与创造力,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岁月。
在位于济宁市嘉祥县纸坊镇的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中,存有构成武氏家族祠堂的40多块汉画像石,这里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40多块汉画像石通过栩栩如生的精美画面,生动展现了汉代及以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场景,题材内容丰富,被誉为中国汉代以前的“历史百科全书”。为唤起珍藏文物的活力和吸引力,眼下,济宁正在规划建设武氏墓群石刻数字化博物馆,打造汉文化研学基地,加大力度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不仅如此,济宁还积极推动文物的活化利用。在孔庙、孔府等景区,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在亲身参与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举措,使得文物不再是冰冷的陈列品,而是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纽带,让历史遗迹真正“活”了起来。
文物作为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所在。只有将文物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才能更好赓续中华文脉,夯实文化自信基石,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夺目光彩。
让旅游“火”起来 把文化扬出去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鲜明的定位让文化旅游成为济宁的金字招牌。济宁是人口大市、文化大市,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济宁巧妙地将科技元素融入旅游文化之中,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魅力,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旅游创新的有机结合。
庄严而肃穆的万仞宫墙,白日里尽显巍峨雄伟,那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当游客踏着青石板路缓缓前行,古香古色的殿宇建筑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孔子的智慧箴言,令人不禁心生敬畏。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加持,“三孔”景区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漫步于孔庙大成殿前,只需轻松用手机扫一扫,“AI导游”便会即刻开启一场精彩的文化之旅,从大成殿的独特建筑特点、深厚历史背景娓娓道来,并巧妙融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文化故事讲解,让游客的游览精准契合文化脉络,充满趣味与惊喜。不仅如此,自动生成的“人+景”游客专属Vlog短视频,更是为游客带来了个性化十足的体验。
济宁通过在历史文化中深度找寻灵感,巧妙运用现代技术重塑旅游体验感,以创新、创意、创造为驱动,为老牌景区在物理空间改造的基础上开辟了“焕新”之路。近年来,济宁精准顺应游客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新期待,稳步推进景区的创新升级。对于老牌景区的焕新升级,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深度立足景区自身特色,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老景区注入全新活力,增添迷人新景致,让游客在虚拟与现实的奇妙转换中自由穿梭,尽情享受互动与沉浸的无穷乐趣,从而使旅游产业真正“火”起来,让儒家文化随着旅游的热潮广泛传播出去,让济宁在世界文化旅游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让思想“润”起来 把精神传开来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孔子的智慧,不仅在于他倡导的“仁爱”“礼制”“和为贵”等思想,更在于他的思想能够跨越时空,对现代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而儒家思想提供了一种平衡和和谐的解决方式。面对基层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社会治理机制调节社会主体权益不足问题,从2014年开始,济宁将“和为贵”理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和为贵”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化解体系,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协调联动的调解工作格局,“和为贵”调解品牌和工作体系逐步成熟。
自孔子于洙泗之间开启教育与思想传播的伟大征程起,儒家文化便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经典名言,或许每个济宁人都能随时来上几句,济宁人对文化的尊崇深入骨髓,从孩童的启蒙教育,到成人的修身养性,儒家经典始终是人们汲取智慧与力量的源泉。大街小巷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传统礼仪在民间依然得到传承与践行,人们在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儒家风范。这种文化传承并非刻板的教条式延续,而是与时俱进、融入生活的生动演绎,它赋予了济宁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人文情怀,也使得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儒家思想对文学艺术、家庭伦理、社会礼仪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的价值观念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塑造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力量。
如今的济宁,还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近年来,济宁着力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平台和对外传播高地,在世界文明交流交融的舞台上频频亮相,从“文化+数字”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到“文化+戏剧”的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再到“文化+文明”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是对孔子及其思想的纪念和传承,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何以济宁?”或许,这就是答案。济宁,这片被儒家文化深深滋养的土地,以其独特的魅力,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无论是文物和文化的深厚底蕴,还是文旅和文化的灵动旋律;无论是孔子文化的深远影响,还是民风民俗的质朴情怀,都构成了济宁独一无二的魅力。让我们在儒韵济宁的怀抱中,深耕文化沃土,接续千年文脉,讲述“何以济宁”的动人故事,让弦歌之声,响彻古今。(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