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家校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发布时间:2024-11-29 06:13  浏览量:12

“双减”政策落地,家校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王营

北京市“双减”文件出台后,孩子的课外培训时间减少,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对此,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对家长提出了三点建议,他希望家长加强和老师的沟通、一起建立协同育人共同体,精准统筹各类资源,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双减”政策落地后,孩子的课外培训时间减少,要想让孩子取得优异学习成绩,家长理应加强和老师的沟通,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家长和教师除了抓好沟通工作以外,还需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内驱力,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这就像一台汽车的发动机,有了这种内在动力,学生在学习中就能爆发出极大的热情、长久的坚持力和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勇气,就能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逐步得以提高,学习也就不再成为一种负担,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校和家庭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一提理想信念,就会有人说这是在唱高调,其实理想信念就像一座灯塔,是人生努力的方向。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念的学生,就能在自身理想信念的支配下,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进而激发其不断努力学习,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尤其是当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相契合时,学生会产更大的学习内驱力,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概莫能外。

然而,理想信念教育不是让学生空喊几句空洞的口号。家长和教师在对孩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要注意把长远目标和中期目标、近期目标相结合,既要让学生“仰望星空”,又要让学生“脚踏实地”,把长远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的中期目标和当下的近期目标。不可好高骛远,让孩子整天将理想信念挂在嘴头上,就是不愿意下功夫,抓好当下的学习,否则这样的理想信念教育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二是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某些事物的兴趣,也是让学生产生学习内驱力的主要原因,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来源于小时候他对宇宙起源的一个追问;瓦特之所以能发明蒸汽机,引发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来源他对水壶烧水时蒸汽冲击壶盖的兴趣。所以说,真正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内驱力的根源。

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时,要注意区分孩子的“真兴趣”和“假兴趣”。一个新生儿,往往会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感兴趣,这是孩子的自然天性,并不一定是真兴趣。有些家长有攀比心理,看到人家的孩子学钢琴,也投入巨资让自己的孩子学钢琴;看到人家的孩子学书法,也让自己的孩子报书法班……这只能说是家长的兴趣,不一定是孩子的兴趣,这样的兴趣培养只能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不会产生内驱力。

三是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内驱力。内驱力有时候可能与理想信念无关,也与兴趣无关,却常常出于学生改变现实的愿望。比如,有些农村家庭家境贫寒,孩子就是在一种改变命运的信念支撑下,发奋学习,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学校教育中,有的学生因为某次考试失利,为了在下一次考试中实现赶超,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还有些孩子因为同伴的讥讽,带着“争一口气”的想法发奋学习。

不要小看孩子这种短时学习动力,只要家长和教师善于引导,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积极为孩子输送正能量,也可让其成为长久的内生动力,最终激励孩子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

“双减”政策落地,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而言,都是一次重大考验,提醒每位家长和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能一味的向学生要成绩、要分数,而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则是提升孩子学习成绩的一条有效途径。毫无疑问,如果孩子学习动机明确,学习上有了动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逐步提高,孩子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