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为什么需要通识?读《艺术通识十六讲》

发布时间:2024-11-28 11:45  浏览量:11

早在十年前,清华大学开设了一门新的美育课,名叫“艺术的启示”,作为大学通识课程的试点之一,这门课起初并不十分引人注目。然而经过十年的沉淀,“艺术的启示”却先后获得了国家精品课程、清华大学通识荣誉课程、标杆课程等美誉,并受邀在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开设,线上各平台的慕课点击量也十分可观。

在主讲人李睦教授眼中,它有别于针对美院学生的“专业课”,而属于面向大家的“艺术通识课”。如果不去现场感受,你很难真正体会这门课的不同之处:充满思辨又富于情感的讲授与学生亲身动手实践在学期中交替进行;课堂时而把同学们引向沉思,时而又引起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课程作业既包括绘画、摄影、折纸等视觉形式,还包括作文和写在课程提纲上密密麻麻的课上随感和疑问。曾有旁听的老师感叹:没想到,美育课原来还能这样上。正是在课程讲义的基础上,李睦教授和团队进行梳理、精选,历时2年编写出版了《艺术通识十六讲》,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艺术的启示”可以从大学通向校外,通达更广的读者群。

我们或许要问了:艺术,为什么需要通识呢?在现代社会中,通识教育是针对专业教育的弊端而言的。1941年,时任清华校长梅贻琦和潘光旦在《大学一解》中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的观点。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著名的“红皮书”报告,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克服教育过分专业化,塑造健全人格,培养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在通识教育的意义上,所谓“艺术通识”,绝不只是让人通通知晓艺术原理和基础知识,也不止步于培养兴趣,掌握一技之长,而是意图打通普通人和艺术之间不太畅通的理解桥梁。这一理解之桥的一端,固然是艺术与美的“殿堂”,但却不要忘了,艺术与美感本源于平凡,源于人心与自然的复杂多样,因而桥的另一端是你——何不敞开心胸,不让艺术来“懂你”?你可曾想过,“艺术通识”的“通”,或许是个动词,它希望唤醒每个人主动去寻找事物的美感与独特本真,希望修复艺术与你我的断裂的联系。一个愿意以艺术和美感来打通内心世界、打通人我区隔的人,很难对自己的和他人的生命感受漠不关心。而这也正是美育作为一种全人教育的意义所在。

回顾艺术通识教育的历史,从中国周朝倡导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乐、书”,到古希腊教育“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中的文法、音乐,艺术曾长期被认为是受教育者的基本文化素养,而不是艺术家和艺术学者的专利。而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更是说:“人类固然不能个个都做享用美术的‘美术家’,然而不可不个个都做享用美术的‘美术人’”。在当时,梁先生所说的“美术”的含义,近似于我们今天的艺术。

然而,当现代社会经济逐渐走向专业化、分工化,艺术则被认作艺术家和小众的趣味,一度缺位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所幸,随着近十年一系列国家及教育部美育政策文件的印发,尤其是今年1月《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对教育界乃至公众对美育的认知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在《通知》主要任务和目标中,特别提到了“以美育浸润教师,发挥教师职业的美育功能,提升全员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塑造人格魅力,涵养美育情怀”。笔者认为,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的关键,首先在于更深入地理解美育浸润的独特之处。一些学校或班级的美育教学活动缺乏生命力,并非源于顶层不重视、硬件资源不充分,亦非教师能力不足,而可能在于教育者根深蒂固地认为,美育重在艺术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把教师之所有,教给学生之所无,而并未换位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想要什么。

如李睦教授在《艺术通识十六讲》的序言中说:“学校需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也需要知道学生‘想要什么’……艺术通识教育从探究学生想要什么始,到确定学生需要什么终。这种用艺术的方式贯穿起来的教育,才是均衡和完整的,这也是艺术通识教学的初衷。”

书中,李睦教授娓娓道来,看似不经意间道出了艺术通识的三层含义:一是打通艺术和大众的隔膜——艺术,并不远人;二是打通艺术理性认知和感性实践的区隔——书中,除了理论八讲与实践八讲彼此呼应,还注重调动学生眼手心脑的综合运用;三是打通对事物的孤立认知,打破对问题的唯一答案,走出人云亦云的惰性,养成对审美独立判断的习惯,借由古今中外艺术各不相同的表达,使学生扩充心量,敢于创新创造,乐于迎接未知和挑战。

一本书之所以成其为艺术通识教材和读物,除了贯穿以上的美育理念,还在于其整体构思和章节板块设计。全书包括“绘画的理由”“寻找感觉的世界”“视觉语言中的审美判断”等十六讲,标题本身引人入胜。如书中所说,在美育的价值塑造方面,它意图突破艺术、美学的学科局限,强调“艺术与心灵、人生、职业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在美育的能力培养方面,它力求培养学生自主地感知与思考艺术的态度和能力,因而安排了丰富的“理论讲授、创作实践、师生问答、课后习题,以及美术与文字作业点评等板块”;而在美育的知识传授方面,它还设置了核心知识点、中外艺术家简介、跨学科拓展阅读等内容,希望帮助学生从零到一、多维地认识艺术,以及艺术与学生所在学科的内在联系,实现“通专融合”。

归根结底,当艺术面向大众时,为什么势必要走出学科的领地,势必会走向通识?也许是因为人生本来是通识的、连绵不绝、难以割裂的,而艺术和艺术教育作为“成人之学”,就在探索着连通现实和梦想、连通自我和他人的方式,它们正在成为语言文字之外,我们看见彼此、读懂彼此的另一种语言。

标签: 艺术 通识 李睦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