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琉光璃彩后土庙
发布时间:2024-11-27 07:14 浏览量:10
作者:沈子友(心系远山)
介休后土庙,最美琉璃古建筑:漫游晋陕大峡谷(15)
自吕梁至交城,再经太原转至平遥后,就暂时离开了黄河晋陕大峡谷。这一带城市密集,文物古迹众多,是三晋大地的精华所在。沿南同蒲线往南,城市之间相距都不到半小时的车程。
从平遥到介休,乘火车就只用了20来分钟,于下午1:38分到达。在住处稍事休息,出门乘出租到市中心的工行办事,经市中公园时见一古塔,问司机师傅,他说你回来时可下来看看。
办完事返回至古塔下,塔后还有一胜国寺,围行一周也未见有说明。问一路人,回答说大概是清朝建的,至今有4、500年的历史。
由此,我想起了市内的另一处古迹——后土庙。
街心公园内的一座七级古塔。
后土庙就在古塔前面的一条街上,我很快就走进了它的大门。
大门内有包括介子推在内的历代介休名人榜,还有古今琉璃展览。其中印象深刻的有“介休三贤”(介子推、郭泰、文彦博);宣传栏内关于介休琉璃古建的介绍和实物展览,也使人流连忘返。
走到尽头,才看到右侧高处一古寺边门,但门是关着的无法进入。问别人方知这是后土文院,而真正的后土庙在隔壁。
先入“后土文院”,虽然是走错了门,但也没白来,在这里初步了解了介休的历代名人和琉璃之乡的琉璃。
自后土文院出来,进入后土庙。先后经过三精、三曹、三官、九曜星君等祠、殿,最后到达后土庙、戏楼等主体建筑。
穿行在这些古建筑中,如同置身于皇宫大内,中轴线上四进院落,东西横向5个庙区,殿堂楼阁20余座,屋顶上都覆盖以精美的琉璃。精美绝伦的琉璃制品,将道教文化、礼仪形制和艺术美学融入一体,展示了中国道教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后土庙历史悠久,始建年代可追溯到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代,现有建筑多为明洪武至清道光年间遗存。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196平方米,殿堂楼阁20余座,布局紧凑,环环相扣。主体建筑三清楼、献楼、戏楼连为一体,十字歇山琉璃顶,结构精巧,为明清楼阁式建筑中难得一见的精品,被称为“中国琉璃博物馆”。
后土大殿与古戏台
古建筑群内的连体建筑。
在这座古建筑群中,古代设计者们将我国古建筑中歇山、十字歇山和悬山式屋顶造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再配以黄、禄、蓝三彩琉璃烧造的高耸龙吻、楼阁、开合俯仰的莲花脊筒、搏风板上华美的琉璃饰件,组成了神奇、雄浑的屋顶奇观,远观波澜壮阔,近看摄人心魄。
后土庙琉璃古建筑已成凝固的历史,看后脑海中出现了两个问号:
其一,古建筑群中建有黄色琉璃瓦屋顶,这不是犯皇家之大忌吗?
其二,如此高精尖的建筑是怎么建起来的?
还好,在此之前,我即在隔壁的“后土文院”中找到了答案:
后土,古代指大地之母,意思是天地合在一起,正所谓“皇天后土”。黄色,在古代象征着皇权,黄色琉璃瓦,只有皇宫才使用,而后土能享此殊荣,足见后土娘娘在古代地位的尊贵和封建帝王对她的虔诚和敬仰。
同时,介休还是琉璃之乡,经琉璃匠师之手,琉璃制作技艺代代相传,目前全县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琉璃古建筑还有23处之多。看资料,从元至清,数百年间产生的128名琉璃匠师中,介休就占了30名。其精湛的技艺从介休辐射到山西全省乃至全中国,其中辽宁的“一宫三陵”,乃至北京故宫,都出自介休匠师之手。
这次到介休,后土庙本是排除在“漫游目录”之外的项目,如错过这一良机,将造成一大遗憾。幸好最后偶然想起并即刻成行,实乃万幸中之大幸。
2024.11.26于泉城济南
作者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日照人,1970年入伍,1984年军转工,中铁十四局退休。
责任编辑: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