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传福丨“空天地海”全覆盖,福建创新这样造福全球
发布时间:2024-07-28 23:02 浏览量:38
“上通天文,下晓地理”
说的便是福建人
从古至今
勤劳聪慧的福建人制造出
立足“空天地海”多领域的
“观测之眼”
天文观测、地表分析
生态监测、应急防灾
……
福建人的技术创新从未停步
来看福建力量如何造福世界
↓↓↓
水运仪象台世界机械钟表的直系祖先
水运仪象台是北宋时期由苏颂(今福建厦门同安人)领导创制的一座集计时报时、天文观测和星象显示三项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天文仪器,是中国古代单体尺寸最大(高12米,宽7米)、投资最多(5万贯,约占北宋当年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技术最精妙(世界历史上最早带有擒纵器的计时器,早于欧洲约百年)的超大型科学仪器。
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赞誉水运仪象台为“中国首创的钟表擒纵机构,其发明时间要比欧洲钟表的擒纵机构早得多”,甚至他说这是世界机械钟表的直系祖先,肯定了中国的水运仪象台在天文仪器和机械学这两门领域里面的国际地位。
水运仪象台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是当时北宋最高端最精密的天文仪器,而且创造了三项“世界第一”:其一,浑仪转动装置(望筒)可以跟随天体运动,是现代天文台转移钟的雏形。其二,控制仪象台匀速运转的“天衡”系统(擒纵器)是现代机械钟表的先驱。其三,水运仪象台的活动屋顶可根据观测需要和天气情况自由开启关闭,是现代天文台自动启闭圆顶的祖先。
“海丝”系列卫星走在国际应急救灾第一线
“海丝一号”是福建省发射的首颗卫星,随后又相继成功发射“海丝二号”“海丝三号01星”“海丝三号02星”。目前“海丝”系列卫星已为印尼苏拉维西岛马穆朱6.2级地震、苏伊士运河“世纪大堵船”、汤加火山爆发、泰国曼谷化工厂爆炸、河南特大洪水等国内外突发事件提供了应急观测服务。
“海丝一号”是SAR卫星(雷达遥感卫星),能穿透云雾、不惧黑夜及恶劣条件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可用于洪涝监测、地表形变等分析。因其观测地球本领强,上榜2021年度世界十大明星雷达装备、斩获第九届世界雷达博览会创新产品挑战赛金奖,始终走在国际应急救灾第一线。
“海丝二号”侧重于水体、水质变化监测,“海丝三号01星”“海丝三号02星”集遥感与通信功能于一体,与“海丝一号”同属“海丝卫星星座项目”,下一步将立足福建,建设空天地海一体化数据应用体系,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卫星双语服务平台打造气象命运共同体
福建省气象局搭建的“一带一路”风云气象卫星双语(中英)服务平台,可以通过海洋生态监测,推动服务产品提质增效,为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个性、专业、优质的气象服务产品。如今,风云气象卫星已经成为全球天气、气候和环境监测的关键基础设施与重要国际合作平台。
天经或问影响东亚国家的气象原理集大成之作
《天经或问》是明末清初时期,福建天文历算家游艺(今福建南平建阳人)参与编撰的中国最早的通俗性天文知识著作。它参阅古今中外有关著作百余种,融合了中西天文学知识,在1730年被收入《四库全书》,以问答的形式,较为全面地解释与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等相关的问题,是近世少见的气象原理集大成之作。该书传播到海外,对世界尤其是东亚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世界天文学者和爱好者的重要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