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向光而行——自然科学界与社会科学界共话科学家精神

发布时间:2024-10-27 18:41  浏览量:19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家精神并不只存在于自然科学研究中。仰望星空、追求真理、脚踏实地、探索世界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根本遵循。那么,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对于科学家精神有着怎样的理解呢?10月14日,以“城市之光——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第22届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论坛成功举行。北京市社科联主席牛青山,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才雄,北京市科协常务副主席李昕,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晓勘,北京市科协一级巡视员何劲松,北京市社科联秘书长、一级巡视员崔占辉出席活动。

活动中,6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话科学家精神,用精神的力量为城市赋能。他们以实践为起点,跨越到理性与文化层面的深入探讨,最后回到制度与机制的构建,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启迪思维的学术盛宴。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孙丽丽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分享工程师的自豪》为题,深情回顾了几个自己所在领域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行业、服务于民生的故事,分享了身为工程师的自豪之情。

她首先介绍了中国石化海南炼厂项目。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同时保持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环境,中国石化决定在海南建设千万吨级炼厂。团队在工艺和装备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实现了最优化流程生产所需产品,并降低污染,最终建设了一个花园般的世界级现代化炼厂,同时保护了海岛的生态环境。

孙丽丽表示:“在项目攻关中,工艺和装备的创新,以及社会效益的考虑,就是科学家精神的体现,而且不是一个领域的科学家在做,是多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努力完成的结果。”

接着,她分享了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的研发故事,这项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还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之后,她提到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工程,该项目在艰难的自然条件下,通过多领域团队的系统攻关,让天然气脱硫“排毒”,并“变废为宝”。此外,她还讲述了中国石化与沙特合资设立的沙特延布炼厂的故事,该项目成为了“一带一路”上的典范工程。最后,她分享了清洁能源在绿色冬奥中的应用,展示了中国石化在转型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表示一定要与时代同行。

孙丽丽认为,未来可期,行者将至。她总结了三点:第一,新时代新征程,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绿色低碳和信息技术驱动变革,我们的事业依然充满挑战且大有可为;第二,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科学之树长青不在于一个人的科学生命长青,而在于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不断投入到科学的洪流中;第三,科学家精神是我们穿越一切困境的力量源泉,期待大家怀揣梦想,追求卓越,为国家发展、人民福祉、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特有的一份力量!

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在《知识形态的变化与教育的变革》报告中,阐述了知识形态的历史演变、当前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教育综合改革的必要性。

他认为,现在的知识形态是基于信息技术基础上产生的交叠式知识,很难分学科,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但偏偏我国大学教育的学科分得特别细,导致知识的分化尤其严重。“即使做一个螺丝钉,也需要对其他相关环节有信息的感知力,否则就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他提出了教育综合改革的必要性,认为想要完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汇聚更多科学家精神的实践者,“就要让孩子们跳出现有知识和学科的束缚”,这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带来了《科学家精神的文化涵养功能》主旨报告,深入探讨了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的文化涵养功能和重要性。

他认为,科学家精神不仅是科学界的宝贵财富,更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了丰富的价值符号,并已进入到党的精神谱系中,体现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深远影响。同时,科学家精神绝不是一个静态的产物,它的形成里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时代的塑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科学家精神的文化涵养功能显得尤为重要。郭哲介绍说,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培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对我们的世界观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因此,科学家精神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和创新动力,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表示,科学家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精神追求,它在创新实践上也会引领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在贯通古今、连接中西的作用上,其文化功能会日益显现出来。“在新时期,将科学家精神发扬光大,特别是和整个科技界的生态建设、文化建设,乃至全民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是最重要的时代价值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国家一级教授刘伟以《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规律》为题,深入探讨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对经济体制的新要求。

他认为,科学家精神的核心特征在于创新,它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历史证明,从渔猎到智能社会,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伴随着制度的适应性变革。为了实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必须形成深入的交叉合作,架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内在联系,并把握其内在逻辑。

在谈到科技创新对经济体制的新要求时,刘伟表示,从微观上来看,科技革命背景下,市场竞争主体制度、市场经济交易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和投资体制面临着变革。从宏观上来看,科技革命给资源配置、财政体制、货币体系和绿色发展方式等带来了挑战。“要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发挥国家的引领规划和市场竞争的活力,处理好政府、市场、企业三者的关系,并在制度上进行创新。”

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在《关于“三个体系”建设与人文学科创新发展的一些思考》报告中深入探讨了人文学科在体现科学家精神和未来创新发展方面的思考。

他认为,虽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任务、目标、方法、手段都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揭示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些从事科学研究的群体有着共同的精神特质:探索未知、追求真知、质疑已知、阐明新知,这也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体现。

他特别说明了人文学科的独特价值,表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有其用,各得其所。“如果说加快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不断增强科技的硬实力,解决的是‘卡脖子’的问题,那么加快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不断增强思想文化的软实力,解决的就是‘卡脑子’的问题。”

对于人文学者如何创新,如何推进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这“三个体系”建设的问题,黄德宽提出要重视挖掘人文学科的精神,推进传统人文学科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要重视新材料和考古新发现,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主任、教授张藜带来了《再读〈科学工作十四条〉——科学家精神与第一个“科学宪法”的制定》主旨报告,她深情回顾了第一个“科学宪法”制定的难忘历程,展现了科学家精神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她首先介绍了《科学工作十四条》的制定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改进科研工作,配合国民经济的调整,1961年上半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和中国科学院党组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科学技术界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工作十四条》。

张藜细致地回顾了其制定过程,表示其中体现了一种全面、深入的科学家精神,如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严谨治学、团结协作等,不仅指导了当时的科学研究,也为今天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她认为,科学家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核心素养,不仅在当下显得迫切和重要,而且始终是推动科学进步的不竭动力,在过去的探索和未来的发展里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想实现科技创新,科学家精神就是永远的动力。”

制作:北京市科协融媒体中心

记者:赵玲

制图:吉振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