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王叔和】王叔和生平史迹与里籍考辨

发布时间:2024-10-13 02:03  浏览量:2

开栏语:

王叔和是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曾担任魏国太医令。在汉末战乱中,他不遗余力收集整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使仲景学说得以传承。王叔和晚年寓居麻城,除传承仲景学说外,还著述了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被誉为“中华脉祖”。

为传扬王叔和中医药文化,2012年以来,我市先后成立了王叔和研究会和王叔和学术传承基地,开展王叔和医药文化和《脉经》研究,助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

为让更多人认识王叔和、学习王叔和、研究王叔和,即日起,】专栏继续刊发各界研究传承王叔和中医药文化相关文章,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王叔和生平史迹与里籍考辨

山西王研会

一、地方志中的叔和故里高平

两晋时期,王姓一族名人辈出,后来便有了“两晋家声”的美誉。在高平境内的韩王山下,魏晋时期东头村的王熙(王叔和,名熙,字叔和)成为一代名医,后为魏太医令;西头村在北魏时期出过名臣王(并州高平人,《魏书》有传 ),授散骑常侍,任冀州刺史。高平韩王山下的东头、西头两个小自然村王氏家族空前兴旺,村中的老便根据 “两晋家声 ”,这句赞美王姓一族的名句 , 将东起名 “东晋村 ”,西起名 “西晋村 ”。至今西王寺村南还保留着一座明代建的关帝阁,门楣上嵌一石匾,题额为 “古西晋 ”,东王寺村南的古阁上原亦有一块 “古东晋 ”的青石匾,惜此阁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遭拆除,石匾也同时被毁。

岁月变迁,朝代更替。两晋灭后,隋朝一统天下,村名还叫 “西晋 ”“东晋 ”不妥,便依东晋村王叔和做过曹魏的侍医,西晋村王琚做过北魏侍中 ,便将东晋村改名为 “东王侍村 ”,西晋村改名为 “西王待 ”,古代 “寺 ”与 “侍 ”可通用,后来逐渐确定为容易书写的 “东王寺 ”与 “西王寺 ”。另外, “寺 ”与 “嗣 ”谐音, “王寺 ”也可理解为 “王姓后代 ”。清顺治《高平县志·艺文》收录有明代贤良李向春所作的《察主人自志实迹文》一文,文中提到其祖籍沁源,唐朝时迁到长平王寺,亦可见王寺村历史悠久。

山西高平地方志中皆记载东王寺村是王叔和故里,实非空穴来风。

清雍正《泽州府志》卷四十 “技术 ”一节记载, “王叔和,高平人,为太医令。博通经史,洞识修养之道。精诊切,纂岐伯、华佗等书,撰《脉经》,辨析最详。张仲景作《伤寒论》,文字错简,未易序次,求得叔和汇撰,始成全书。见唐甘伯宗《名医传》。考占籍邑之王寺村,今药碾犹存。”

清顺治《高平县志》 卷九 “丛谭志 ”记载: “王叔和 , 为太医令 , 性度沉静 , 博通经史 , 穷研方脉 , 精意诊切 , 尤好著述 , 洞识修养之道 , 撰《脉经》十卷、《脉诀》四卷、《脉赋》三卷 , 仲景作《伤寒论》错简 , 叔和撰次成序 , 得成全书 。见唐甘伯宗《名医传》。考叔和住籍 , 邑 之王寺村 。今土窑 、药碾俱存。”

《高平地名志》 记载: “东王寺地处山区,位于县城北4.5公里处。为王寺村民委员会驻地。这里古时曾叫东晋村。相传我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的王叔和便出生于此。1952年中央文化部考古学家曾到东王寺村,将王叔和居住的窑洞,用过的石碾、白臼等拍过照片。过去在西关村北的官道旁,曾立有一通大石碑,上面刻着‘ 王叔和先生之故里’八个大字,王叔和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救活了无数危重病人, 名声很大。 ”

1981年山西人民出版的王怀中、魏填平合著的《上党史话》中有《晋代名医王叔和》 一文,文中写道, “现在的高平王寺村 , 有当时王叔和使用过的药碾、碌和春药的石臼。石臼上有泰始三年(公元267年 )题记, 是文物古迹。”

1992年出版的《高平县志》 在第二十四编 “人物”中记载 : “本县王寺村存有王叔和使用的药碾、碌、春药的石臼,石臼上有晋泰始三年(公元267 年 )题记。 ”

《高平市志》卷八人物传一章记载 : “王叔和,原名王熙,魏晋间高平东晋村 (今东王村 )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 ”这些地方志的记载均可佐证王叔和故里在山西高平。

二、何方 " 高平" 的古今悬疑

当前,在很多著作中,王叔和的故里 “高平”被归入今山东,相比之下, 山西高平却少有提及。为澄清事实真相,我们有必要了解此争议的来龙去脉。

在中国古代行政地名中, “高平”作为地名在历史上有四处 : 一是宁夏高平 (今宁夏固原一带 );二是山阳高平 (今山东济宁一带 );三是泗洪高平 (今江苏泗洪一带 );四是山西高平。这四个高平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如果仅以王叔和生活的魏晋时期来确定 “高平”所指,那只能是 “山阳高平”,但问题是王叔和在《脉经》自序中,只字未提自己的籍贯。皇甫谧与王叔和同为魏晋时期的医家,在他的《甲乙经》序中,也只是提到了 “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而未提到王叔和的里籍。如果王叔和本人说自己是高平人,或者皇甫谧说王叔和是高平人,那就无需考辨,王叔和一定是 “山阳高平”,即现在山东邹城、金乡 、微山县一带人。必须指出的是,最早提出“”王叔和里籍是高平 ”的是唐代人,即唐代的医史学家甘伯宗,唐代时 “山西高平 ”正在使用,而 “山阳高平 ”“宁夏高平 ”和 “泗洪高平 ”地名均已被撤销。

王叔和是我国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和医学编纂家,距今约有1700多年的历史,因年代太久远,再加上《三国志》和《晋书》两部正史中均无传记,事迹仅散见于后世医书典籍中。甘伯宗是唐代的医史学家,著有《名医传》,此书收录了从伏羲到唐代的医家一百二十人,并为之作传,其中就提到王叔和。文曰: “晋王叔和,高平人,为太医令。” 正是基于唐代的《名医传》,山西不少地方志中对王叔和均有记录,说明山西高平很早以前就对王叔和的里籍作出过考证。可惜甘伯宗的《名医传》也已失传,我们现在只能从唐代著名医家孙思的《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篇中看到。孙思在引用了张仲景、河东卫的两段话后,接着发表议论说: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 …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 ”王叔和生活在魏晋时期,到孙思递时已过去了几百年,山阳高平早已不复存在,所以《备急千金要方》中的“高平 ”也应是山西高平。

宋代《太平御览》引高湛《养生论》 说: “王叔和,高平人也。博好经方 ,洞识摄生之道。”有关学者据《隋志》《医心方》考证,此处人名、书名均有误,应该为 “张湛《养生要集》 ”。历史上有两个张湛,一是东晋时期的,另一是北魏时期的。东晋张湛,山阳高平人,字处度,官至中书侍郎、光禄勋。他所著的《养生集》其实宋代时早已失传,只是留下部分章节。朱越利教授在他的《〈 养性延命录〉考》中则认为《养生要集》为张湛 (东晋张处度 )、道林、黄山、瞿平四家养生理论的合集,编辑者为北魏张湛 (张子然 )。东晋张处度所著的《养生集》,为《养生要集》所收集。朱越利教授认为,北魏张湛与其时宰相崔浩关系密切,可能受崔浩影响信仰道教。因为他从《养生要集》的有关内容分析认为此书的编辑者应为能医的道教徒,也就是说张湛应是北魏人,当时山西 已有高平之名。

宋代医家林亿在校证《脉经》序中言 : “叔和,西晋高平人,性度沉靖, 尤好著述,博通经方,精意诊处,洞识修养之道。其行事具唐·甘伯宗《名医传》中。”林亿真实的意指应是 “王叔和是高平人,生活在西晋时期”。也可能他并不知道西晋时期还有过一个 “高平 ”,否则他为何不直接写明 “西晋山阳高平人 ”呢?宋代时,山阳高平早已不复存在,林亿提到的高平只能是 “山西泽州高平 ”。

最早对王叔和里籍提出质疑的人其实是高平本土学者,清乾隆年间的乡贡生司昌龄。司老先生著有《志拾遗》等书,其中有一篇《辨乡贤》。在此篇文章中,他对因地名相同而误写入高平志书的几个名人进行了考辨,可以说多数观点是正确的,如把西晋山阳高平的 “王粲”写入旧志中。正是因为 “王粲”这个错误,才使司老先生把同为西晋人的王叔和归到了山阳高平。这也让后世一些学者,误以为王粲和王叔和都是山阳高平人, 同是山东西晋时王姓贵族。司老先生质疑,西晋时山西尚无高平之名, 王叔和应为当时山阳高平人。其实这个质疑也很好解释,山西高平,汉时名为氏县,北魏改氏于县置长平郡,至北齐始改为高平,清属山西泽州府,最早记录王叔和里籍的是唐代人甘伯宗,他为王叔和作传时,山西高平地名已经存在了三个时代,即南北朝、隋、唐,并且一直在使用, 用当时正在使用的名字说王叔和是高平人是很自然的事,而山东高平之名到隋代大业年间已经不复存在。山东古高平行政名始于王莽新政,其前身是西汉囊县山阳郡,东汉至三国曹魏时期置高平县,属山阳郡,西晋时期仍实行郡国并行制,置高平县属充州,至隋大业年间并入邹县,至此,山东高平便不再存在。如果唐代人使用一个当时已消失的地名记述事情,应加上 “古” “旧 ”之类的字眼,或加上 “山东 ”之类的字眼, 否则很易引起误解。司昌龄老先生学识渊博,对此提出质疑也是很正常的事。事实上,明清朝以前,山东古高平范围内并没有流传王叔和是那儿人的说法,所以,尽管有司老先生的质疑,但并不存在故里之争的问题,山西高平还一直被认为是王叔和故里,并且能具体到东王寺村,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中医杂志》1960年第三期刊登陈维养的文章,其中有言: “王叔和是我国西晋时代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他是山西高平县人,约生活于公元215至282年间,曾做过西晋的太医令,他编撰过《脉经》,并且整理了张仲景的著作,在总结及发展祖国医学中的脉学与辨证论治的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山东邹城市开始关注王叔和是近些年的事情,对王叔和 “山西说 ”提出质疑也是近代以来的事,起因和我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文献学与目录学家余嘉锡有关,他历时五十余年创作了八十万字的《四库提要辨证》,被誉为一部从微观角度研究中国古籍的著作。余嘉锡先生(1884- 1955 )在《四库提要辨证》考证汉晋之间高平王氏见于史传者论述如下: “考后汉太尉王龚,山阳高平人。子畅,官至司空。畅子谦,大将军何进长史。谦子粲,即仲宣也。粲与族兄凯,避地荆州,刘表以女妻凯,生业,业生宏及弼。宏字正宗,见《晋书·良吏传》。弼即辅嗣。粲二子被诛,后绝 ……汉晋之间高平王氏见于史传具是矣。叔和既籍高平,又与仲宣为同时人,疑是其群从子弟。 ”

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又云 : “案刘表为山阳高平人,受学于王畅, 仲宣之于表,为通家子弟,故举族依之,表初欲以女妻仲宣,既嫌形陋,及以妻凯。盖所以报师门之恩也。疑叔和亦尝至荆州依表,因得受学于仲景,故撰次其书,其后刘踪以荆州降,乃与仲宣同归曹操,遂仕于魏,为其太医令。此虽无明文可考,然可以意想而得之者。”

有些专家学者以此为据,认为王叔和与王粲是同时代、同族人,当为山阳高平人,但都忽视了余嘉锡先生在提到王叔和时前面都加了“疑 ”字。虽然王叔和与王粲是同时代人,但两人家庭背景截然不同,王粲是山阳高平王氏贵族出身,其祖父是大名鼎鼎的王畅,刘表的老师,官至司空, 父亲王谦,大将军何进长史,《魏书》中有记载。而王叔和出身于山西高平平民王姓一族,正史中无点滴记载。假如说他们有交集的话则可能是在刘表死后,王粲说服刘踪归顺曹操,在曹氏父子手下任职,魏国建立后,王粲任侍中,别称王侍中,而王叔和从故乡一路南下太行 山行医,因名气很大,被急需人才的曹氏父子所笼络,魏国建立后被封侍医,人称王侍医,后耀升为太医令。只有这样,他们两人同朝为官才有可能认识。

王叔和致力于整理张仲景散失的《伤寒杂病论》是因在曹魏的宫中存有大量的典籍,他又是医家出身,自然关注医学类的简牍,但王叔和并非张仲景的弟子。王叔和在洛阳供职时,按当时30岁左右计,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或约公元215-219年 )应已辞世。余嘉锡先生提到王叔和是张仲景的弟子时,只是谨慎地说“此虽无明文可考,然可以意想而得之者 ”。 “意想而得之 ”的前提是 “王叔和是山阳高平人,并和王粲是同族 ”,但此前提并不正确。试想,如果王叔和与卫汛同是张仲景的弟子, 卫汛作为他的得意门生,为何他不去整理老师的著述呢?事实应该是张仲景去世多年后,他的《伤寒杂病论》因战乱等原因几易其手,在几近散失的情况下才被王叔和发现,然后王叔和才全身心投入整理汇编的 。

据专家考证 , 王叔和大约生于公元 180-210 年 , 卒于公元255-280 年。由于史书并无确切记载,只是通过前人医籍中一些资料得出的推论,生卒年份尽管有些出入,但还能达成部分共识。王叔和对我国医学事业的主要贡献也无异议,即整理《伤寒杂病论》和著述《脉经》。关于王叔和的安葬地,史传有两处,一是湖北襄阳,一是湖北麻城。

大清《襄阳县志·地理志》曰: “晋太医令王叔和墓,在岘山。墓碑及碑明 (铭 )隆庆六年(1572年 ),良医正江西浮梁凤冈金尧谟立,范于野题,今于路旁树碑识之。 ”《襄阳县志》 卷六又载 : “王叔和高平人,晋乱寓居襄阳,本《黄帝素问》《越人八十一难经》暨仲景、元化之书。撰《脉经》九十七篇,又纂张仲景《伤寒论》三十六卷行世,卒葬岘山,有碑表其处。 ”

清光绪《麻城县志》曰 : “晋名医王叔和墓,位于县南三十余里的 青龙区”。民国二十四年 (1935 年 )《麻城县志》记载 : “晋名医王叔和墓, 在县南三十余里青龙尾,相传王系本邑人,为一代名医,著有《脉经》行世,后人钦墓,名其地为药王冲。”据药王冲王姓道光二年(1822 年 )《王氏族谱·序言》称: “余母族王氏,晋神医,敕赐药王。王公字叔和。”民国六年 (1917 年 )《王氏续修宗谱记·序》 记载 : “同里王氏 自远祖叔和公,当五胡之乱,由泽州避地来楚,注籍麻城,递传至子林公,几历千载。”湖北麻城白果镇药王墓前曾有残碑记载 : “药祖晋代人也 ,世居山西泽州府高平县,及元帝渡江,五胡乱华……乃渡河南徙避居于世焉 ……祖以神医寿世,朝廷敕赐‘药王’,今 ‘药王坟’ ‘药王庙’ ‘药王冲’其名所由来也 ”。这是王叔和是山西高平人最直接的证据。

关于王叔和的里籍,因 “山东说 ”的异军突起,现在好多行文中都写为两说 (一说在山西高平,一说在山东济宁 )。2018 年第一期《 中医文献杂志》上发表过一篇《王叔和籍贯新考》。笔者对此文有关 “山阳高平 ”在邹城市的论证并无异议,但把王叔和与王粲同归为 “山东琅王氏 ”没有任何证据。另外邹城市郭里镇独山村出土的刘宝将军墓志,只能说明那里曾属古代阳高平,并不能说明王叔和故里就在那里。且在微山县实地考察中发现,当地很少有人知道王叔和。而麻城市白果镇药王冲的《王氏族谱》和碑文为王叔和里籍是山西高平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也对他为何从洛阳避乱麻城作了说明 。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