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名医大师】重庆市南岸区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夏中和:让中医薪火代代相传,是我毕生的信念和追求

发布时间:2024-10-12 00:24  浏览量:2

夏中和 重庆市南岸区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重庆市名中医,南岸区医疗“江南菁英”,原重庆市中医高级职称评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60年,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有效的治疗方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独创了行之有效的系列方剂,如降糖康抗癌系列方。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恶性肿瘤及内科各种疑难杂症。

医药导报:请问您是如何走上中医之路的?

夏中和:我出生在四川达州一户中医世家。从小就跟随父亲一同为患者看诊、研磨药材、熬制汤剂,长时间的浸润,让我对每一味药材的性味归经、配伍禁忌都了如指掌,更对每一种药剂的熬制时间都精准把握。

渐渐地,我内心萌发出对中医无尽的敬畏与深沉的向往。希望能够像父亲一样,用自己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于是在高考填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在那里,我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药知识,而五年的埋头苦学也为我此后的从医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1967年的夏天,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怀抱满腔热血,放弃了城市及大型医院的工作机会和优厚待遇,去到渠县、大竹和邻水交界的一处山区,成为当地唯一的中医。1986年,在山区工作十几年后,我被调至重庆市南岸区中医院工作至今。

医药导报:请介绍一到两个您从医历程中,让您印象深刻的病案故事。

夏中和:一个是身患宫颈癌的大学老师,一次偶然,她找到我,她无助地说:“在大医院接受了多次治疗,甚至把子宫都切了,血象指标就是降不下来。”接诊后,我根据中医理论和方法,为她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中药调理下,她的病情逐渐得到了改善,血象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

但好景不长,她的癌细胞复发,甚至引发肾积水压迫输尿管。“西医说只有动手术治疗,但可能终身都要使用尿管。我不能接受。”无奈之下,她再次找到我,服中药半个月的时间,就药到病除了。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病案,是20世纪90年代,身患肺癌的刘先生经历了化疗后,癌细胞不仅在双肺中复发,甚至还扩散至淋巴。他是全家的顶梁柱,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要活下去!”走投无路之际,经病友介绍,他来到南岸区中医院寻求我的帮助。接诊后,在了解到刘先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时,我决定从第二次开始以电话诊疗的方式,每月为刘先生开出处方,让他在当地的药房抓药,以节省看诊的路费和时间,以及长途跋涉给身体带来的痛苦。经过一年零八个月的精心治疗,刘先生所有症状竟奇迹般地消失了,且只花费了几百元,就解决了让人闻之色变的难题。

医药导报:您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有效的治疗方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独创了行之有效的系列方剂,如降糖康抗癌系列方。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

夏中和:行医近60年,我结合临床实践,以黄芪、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法半夏、山药、薏苡仁、北沙参、麦冬等为基础,针对恶性肿瘤、糖尿病、消化系疾病、风湿类疾病、慢性肺病、慢性肾病等疾病,自创出散结汤、抗癌基础方、攻癌散结汤、攻癌解毒汤、扶正养阴方、扶正升白方、扶正止呕方等方剂,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

以肿瘤为例,中医药治疗肿瘤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可以长期连续服用,但必须是在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或攻之,或补之,或攻补兼施,切不可“千篇一律”。通过对多年的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经验持续总结、不断探索,我提出了“以虚为本、以实为标”的病因病机理论,以调气机、祛痰凝、化瘀血、利水停、解癌毒等原则的综合治疗方法,做到了“攻癌不伤脾胃、解毒不伤气阴、久攻不伤肝肾”的治疗目的。

除恶性肿瘤之外,糖尿病也是城市中年高发病种。为此,我还独创了一套降糖方剂,让许多老糖友不再“谈糖色变”。

医药导报:为何在重大疾病、疑难病的治疗上,中医常能助患者转危为安?

夏中和:这源自中医药天然优势。西医强调赶尽杀绝,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中医讲究五脏六腑的协调、阴阳的平衡、气血的充实,通过调节体内脏腑功能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医药导报:2012年,夏中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立。可以介绍一下您在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以及培养中医药特色人才方面的相关成绩、心得及建议吗?

夏中和:在我眼中,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我希望能将它继承好、利用好、发展好。

2012年夏中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立时,即确定了7名学术经验继承人。在教授过程中,我通过与每位继承人充分沟通交流后,帮助他们都明确了自己主攻的专业方向。抄方学习、参加培训,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总结提炼学术经验,申报科研课题、研发院内制剂、发表学术论文……如今,继承人们已陆续成为重庆南岸区中医院各科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涵盖内、外、妇、儿全学科体系的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队伍。

不光是院内的学术继承人,院外慕名而来的学生也有上百名,遍及海内外。他们中有大学教授,还有公务员、工程师、普通医务人员……通过临床跟师带教、指导典籍研读和理论学习等方式,目前部分学生甚至已经能独自为病人看诊了。

如今,我已年过八旬,视力几近丧失,但在我的家中,由学生整理的一沓又一沓中医药音频磁带,却成了我的“宝贝”。正是这些宝贝,让我能时时温习经典、关注中医药发展。与此同时,为将毕生的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形成系统的诊疗方案传于后人,并推广运用,我还以口授听校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无奈身体情况所限,虽然整理过程有些艰难,但仍在坚持。近年来,共出版了《夏中和中医临床经验集》,整理了《中药临床应用精要》《癌症论》《新冠病毒感染疾病诊疗辑要》等近30万字的学术著作。

医药导报:作为医者,您认为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

夏中和:大医精诚,止于至善;道存万世,医德为先。

医药导报:请以一句话寄语中医药。

夏中和: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一枚银针连通中西,一株小草改变世界,让“中国处方”为人类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江麓 通讯员:张飞

编排:黎昕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