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风雨夜,润物细无声 | 寄语第四十个教师节

发布时间:2024-09-08 21:48  浏览量:13

文 | 朱荣林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区域规划咨询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上海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嘉兴发展规划院名誉院长。

值此我国第40个教师节之際,笔者作为一位大学教授,我记取了唐·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它描写的既是教育工作者毕生的奉献精神,更是刻画了陶冶教师人格的社会土壤和价值认同。

图一,我国教师职业之崇高在于教书育人,复兴社稷。

教师的抱负及其使命,体现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希冀。教师的奉献离不开这个群体之社会地位的被确认,及其在民族振兴中不可替代作用的被公认。

公元元年起近1800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经济总量曾遥居于全球之冠,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均处于领先繁荣的地位,与之相对应的是国人对人力资本开发意义的理性认知。

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在当时具有典型的认知意义。他断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年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牵动着民族肌体的无数神经末梢,堪称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国家设定的发展目标再宏大,再远程,再振奋,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国民教育是否落到社会的“根”部。国民教育的振兴和低技术的普及,从来都是一个国家发展高技术的两大支柱,舍此均是误国空论。而教育振兴的重要标志有三:

一是理念先行,国民教育要从其社会属性的公共地位之视野,摒除极端功利主义的商业化行为。

二是公平理念。国民教育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其配置应当走向公共选择,纠正那种倾斜发达地区,偏爱大城市的非公平化的布局结构,努力降低因教育资源配置失衡而导致学子异地择校求学成本的上扬。

三是努力提高国家的教育平台、技术平台、产业平台之间的互动效率,旨在降低毕业生求职规模与岗位供给规模之间失衡而导致的学历错配率,以确保国家稀缺资源的产出水平。

图二,作者(站立者)与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的研究生在交谈

新的人类进化模型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的多个祖先种群。因此,生物进化论认为,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这种进化的根本标志之一在于,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将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一种过程,同时又成为人与动物区别的界碑。动物哺育下一代,但动物一直是以生物实体的形式存在,缺失有目的教育活动。

与教育特性及其使命的內涵相比对,当前我国教育依然存在与人类社会活动缺失有效互动的特征。其主要表现有:

一是从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判断,我国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明显有失均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程度的差距甚大,导致相当部分“入围”的高中毕业生无法均等享受优质高等教育。例如,我国985和211大学分布基本处于不均衡的布局状态,自东向西呈现出逐渐衰減之势,大多集中在东部发达省份的沿海大城市(图三)。

高校布局结构的非公平状态,虽有其历史因素、区位因素和供求因素,但客观上存在着区域之间以产出论英雄的配置特征,导致相当部分执迷于优秀教育条件的家长散尽金银,背井离乡,提前从义务教育阶段规划和重塑孩子全程求学体系。他们辗转于具有择校优势和政策设计优势的省市落户,以求用时间换空间,以货币买政策,以远虑解近忧,举家纵横于华夏大地,旨在辨识和顺应教育地理坐标。

日前,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对今后5年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作出了明确部署,提出落实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要求,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放宽后的政策资源配置,其价值指向既有利于当地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才引进,也为异地发展的投资者指明了区位方向,还为部分中学生异地高考提供了机会空间。

政策设计者与政策受益者的双方,在逐利轨道上围绕机会成本展开了博弈,其博弈本质是当地政府政策趋利性动态管理,与外来寻求发展机遇者应对之策的举棋。

图三,985,211高校全国分布结构图。

二是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育理念涵盖了教育宗旨、教育使命、教育目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标、教育要求、教育原则等内容的系统集成。当前,我国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养成,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适应世事不永,人事不古的社会现状。

课堂上非理性的应试教育,正在导致学生课业负担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育。加之现行教育评价体系的单一性,过分依赖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主导标准,客观上漠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应对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

现阶段,促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是国家面临的极其重要的任务。各级政府应从拮据的财政支出预祘中加大对教育薄弱地区的投入,用以缓解城乡、地区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反差,推动教育发展的均衡化趋势。

根据现有资源禀赋条件,学校自身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重申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激发其内在的心智潜力。同时,要从专项支出管理角度,强化对教师的定向定期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巩固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与此同时,还应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多角度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要科学合理安排学生课程和作业,非必要不进行考试和竞赛,给学生营造合理的独立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发展各自的兴趣与爱好。要重塑多元教育评价体系,构建起考试成绩,人格修养,体质能力,实践精神,创新素质等指标集成的现代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图四,20多年前作者(右中)与复旦大学产业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共论华夏纵横。

喧嚣是孤独的外衣。正如弘一大师所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是有思想的人。能忍受孤独的人,是有理想的人。遇事能屈能伸的人,是有胸怀的人。”

当今社会,出自物质条件优厚门第的孩子多半与喧嚣为伍,与浮躁相伴,从小错失了静心苦练內功,专志集聚才识的黄金年龄段。更有甚者,恰遇父母举家颠沛,试图从高中浮动“锚地”中锁定投考高校目标。异地求学低龄化的决策思维,在于忽视了孩子个体差异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

疫灾之前我国呈现的留洋孩子低龄化的趋势,悖了时序,错了国情,苦了孩子。殊不知,中学生低下的自制能力无法适应国外(如美国)那种几乎放任的课堂秩序;孩子在国內养成啃书本的习性更难于迎合美国教师离开书本“东拉西扯”的授课方式。

代沟型的越爼代庖决策,令孩子从小丧失了自我,被动的唯命是从窒息了孩子幼小心灵深处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维。而父母喧宾夺主的设计,其行为终点只是瞄准了大学毕业,而忽略了与累积性的待业大军的再博奕,这是家长们无力替代的。

综观古今,一个主权国家之所以会发达,靠的是两大机制:

一是纠错机制,旨在反思过去,重塑未来;

二是创新机制,旨在借鉴过去,开拓未来。面对国事重大决断,匹夫均有关注之责,与其在燕尔里苟且,不如在寂然中蛰伏。

蛰伏是一种沉思,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历史,本质上是自下而上制度成功设计的案例实施的全过程。案例浮出水面之前,便是社会动向前的“沉思”。当前,为确保子女能如愿地参与“国考”而自费、自发的举家易地,似乎是一种“盲流”,其实,它是社会自我修复机制在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均衡布局的一种底层反思。

尽管这种行为的个体代价是高昂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孕育之下的中国家长,世代恪守“为父母尽孝、为子女尽责”的底线,一切行为的动力源从来不为自己的荣辱,而只为代际付出。人生底线就是生命逻辑之线:父母是佛,子女是债。它正在循环往复,世世代代,年年月月。

图五,作者(右一)30年前考察日本德岛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与全校师生员工(共11人)座谈后,与校长会晤,感佩曰本时年义务教育的投入。

(成稿于2024年9月7日)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