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文化之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

发布时间:2024-09-05 21:32  浏览量:16

——以邯郸科技职业学院(邯郸市农业学校)为例

文/刘凤彪

摘要:人类社会通过与植物的种种关系创造形成了植物文化,同时提升了人们的人文素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以植物文化为切入点的学校文化建设,结合地域特色、专业特点,充分挖掘植物背后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教育和引导学生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感恩时代、感恩生活,乐于奉献、勇于担责,有效消除了后工业时代滋生的心胸狭窄、精致利己、佛系躺倒等负面心理情绪的影响。为解决当下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化解心理危机,邯郸科技职业学院(邯郸市农业学校)通过研究、推广植物文化,充分挖掘植物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打造植物文化校本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构建“敬畏·感恩·责任”三维道德伦理观,探索了新时代开展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植物文化;心理健康;人文素养;道德情感

基金资助: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植物文化的“敬畏·感恩·责任”三维道德伦理观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202081]。

植物文化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在青少年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革命的迭代发展和机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生活节奏极度加速,生活方式大大变革,对人们的思想、情感乃至世界观的形成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成为世界各国不得不面临的社会性难题,并呈现出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因此,重视并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完善生命教育内涵,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共识。

为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各级各类学校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努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推进了生命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邯郸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邯郸市农业学校)在探索植物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和引导学生构建“敬畏·感恩·责任”三维道德伦理观,帮助学生养成志存高远、崇德向善、乐观向上、担当奉献的阳光心态和健康心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古树名木传承人类文明

一、植物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助推实现全面发展

人文素养是人的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对涵养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陶冶道德情操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现代教育教授学生生存和发展的知识、技能以及必要的人文素养,将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人都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植物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基本能量来源和重要生态屏障。植物通过生产食物、建材、药材等基本生产生活材料,制造清新的空气,为人类提供衣食住行的物质资料和生态宜居的庇护场所。植物不仅养育了人类,更以背后的神话典故、诗词歌赋丰富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古往今来,人们在欣赏自然、赞美自然的同时,往往以自然景物作为文化的意象,并赋予这些意象以某种独特的文化特质,演绎着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情感抒发。植物正是因为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不仅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植物文化。“中国人民自古崇尚自然、热爱植物,中华文明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植物文化。中国2500多年前编成的诗歌总集《诗经》记载了130多种植物,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植桑养蚕而发展起来的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1]因此,广泛开展植物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将有助于帮助学生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提升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5年以来,邯郸科技职业学院(邯郸市农业学校)针对职业院校学生文化理论课基础薄弱、人文素养知识匮乏,但兴趣广泛、活泼好动、敢于尝试新生事物等特点,先后通过举办植物文化系列讲座,编写《植物文化赏析》《植物诗词三百首》校本教材,组织“植物诗词大赛”和“植物文化主题班会”,开设以“绿篱修剪”为主要内容的劳动课程和以“植物摄影”为主要内容的美育课程,组织学生在丛台公园、邯郸植物园等10余家联建单位开展植物文化研学等系列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习兴趣。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学院创办了“植明”微信公众号作为植物文化交流平台发布植物文化育人研究成果,在“喜马拉雅”听书平台发布植物文化系列音频作品,成立了“邯郸市植物文化研究中心”和“植物文化研究基地”,特别是组织有关教师通过承担河北省社会发展研究课题、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途径积极开展“植物文化与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研究”等系列专题研究,出版了《植物文化赏析》《植物的生命智慧》《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梅荷杏之约》《植物礼赞》等专著,进一步丰富了植物文化研究内容,扩大了学校文化建设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2]邯郸科技职业学院围绕植物文化建设组织的相关活动,挖掘植物背后的诗词歌赋、神话典故,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植物及植物文化的广泛兴趣。植物的自然美吸引了学生,植物的生命力唤醒了学生,与植物相关的课程启迪了学生。以植物文化为载体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兴趣和观察动手能力,对进一步开展技能学习、创新创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奠定了丰厚的人文基础。

沙棘

二、植物文化丰盈思想情感,涵养培育阳光心态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以及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梯度推进,科技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也让人类社会越来越多地面对着精神贫瘠、意志消沉、心灵麻木和审美低下的困惑。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文化理论水平相对较低、人文素养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学习无动力、情绪易波动以及缺乏纪律约束、沉于啃老、甘愿躺平等一些负面状况。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因为没有远大的目标追求,生活少激情,精神无寄托,或佛系、摆烂,或狂躁、焦虑,或空虚、无聊,成为“丧文化”一族。如何帮助学生打开心扉、直面挑战、丰富精神生活,就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为此,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纳入‘三全育人’大格局,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邯郸科技职业学院在落实这个行动计划的过程中另辟蹊径,通过开展植物文化研究将人的生命、心理、健康和自然界的植物联系起来,利用植物演化过程中生命的神秘、伟大来启迪学生敬畏生命、感恩生活,丰富了生命教育的内容,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花草树木承载了人们的无限情思,中国传统文化往往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感物喻志、表达情意。当把自然植物和人类文化密切联系起来的时候,从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到岁寒而不凋的松柏,从凌寒独开、铁骨铮铮的梅花到静处幽谷、无人自芳的芝兰,从挺拔有节、虚怀若谷的竹子到古朴苍劲、槐荫祥瑞的古槐,从“桃之夭夭”之桃花到“蒹葭苍苍”之芦苇,我们不仅看到了绵绵不绝的柔情蜜意,更有植物昭示人类的谦逊、团结、奉献、向上等种种美德和无穷力量。[3]

大自然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生命家园,植物是人类延续生命、发展壮大的能量源泉。所以,“植物文化关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把生命的终极价值追求推向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使得生命在相互照亮中增添了精神的、社会的温柔色彩,从而将单向度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提升为多向度的‘人’的生命。”[4]“在植物文化的视域下,生命教育不仅是基于普通生命意识中的珍爱生命、关爱身心健康那种自然的生理生命、肉体生命,更是扬弃了动物本能后的精神和社会存在,更加注重生命的伦理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为幸福奠基,为生命增色。”[5]有了植物文化的渗透和推动,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饱满、更具活力,对学生的影响也更加持久。

高原植物 耿国彪 摄

三、植物文化弘扬传统美德,陶冶培养道德情操

近年来,邯郸科技职业学院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承担了一系列与植物文化相关联的研究项目,切实体会到植物文化是一个可以不分学校类别,兼顾学龄年级,打破地域行业界限,融合古今文化的教育利器和抓手。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总结经验、探寻规律,课题组又申报了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植物文化的“敬畏·感恩·责任”三维道德伦理观构建研究》(2202081),以邯郸科技职业学院为主体、辐射相关学校组建专业队伍,开展了具体研究。

课题组结合后疫情时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复杂和未来不确定性带给人们的焦虑、恐慌,尝试挖掘植物背后的文化寓意,探析植物文化中蕴藏的精神价值、道德理念、规则规范,丰富道德教育内容,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内涵,为培养身体健康、心智健全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培养学生的非智力社会情感探索了新的思路。

在植物文化丰富的人文素养以及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广泛影响中,课题组重点围绕青少年学生健康心理养成,主要梳理了敬畏、感恩、责任三方面的道德元素,帮助学生奠定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在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断涵养非智力社会情感的同时,希望敬畏、感恩、责任三方面的道德伦理观念能够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构建出一个能够支撑青少年学生实现健康阳光心理、自我养成人生的基础的、稳固的道德体系架构。

一是敬畏。敬畏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敬畏,即恭敬畏惧。人有恭敬畏惧之心,必遵礼义廉耻之规。敬畏是源于内心深处的自觉自愿的约束。心存敬畏,方能有所不为,不去乱为。回望自然界生命演化的漫长过程,植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到繁的进化历史,谱写了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生命逻辑和自然法则。“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站在植物、动物、微生物同源一体的生态伦理角度,天地万物间的一切生命实为一脉,人类活动只有与大自然合拍,生命力才能强大,才能得到永生。今天的教育,就是教会学生以敬畏之心仰视自然、仰视生命,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蕴含着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基因。”[6]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植物文化就是一曲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道德赞歌。依托植物文化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生命教育,在青少年学生中播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种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价值导向。而这个过程,自然而然地将心理健康与敬畏生命密切联系在一起。

二是感恩。感恩是朴素的社会情感,是积极健康的社会美德。感恩发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心理以及自然植物对人类在生产生活资料和生存环境的无私馈赠方面。自然赋予了人类生命,犹如母亲一般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承载和庇护。在自然中,“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7]作为积极的、阳光的心理活动,感恩奠定了一个人健康、快乐的道德情感基础。无感恩,不快乐。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道德良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流淌着深厚的感恩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恩情结。在植物文化中发现感恩、体悟感恩、感知感恩、学到感恩,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价值呈现。

三是责任。责任是每一个社会人对应自己的身份必须履行的职责或承担的义务。“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8]一个人如何认识和履行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反映了这个人的责任意识、责任观念。我们常说责任无处不在,担当义不容辞。有了责任意识、责任观念,就自觉树立了责任思维,也就自然有了履行责任的自觉,就成就了道德上的高尚。另外,责任也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健康和生命的负责。无责任,不成人。而在植物生态系统中,植物植株通过个体的生长、繁茂承担着植物群体繁衍壮大的“责任”。这个“责任”,和人类社会中社会成员应该承担的为社会服务的责任,在生命上的意义是一致的。

从生命的视角观照植物,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植物每时每刻都在展示自己博大的胸怀。无论是参天的大树还是无名的小草,它们都以“无意苦争春”的境界格局承担着延续生命、壮大植株、繁衍种群的职责。每一颗种子,都承载了延续生命的遗传基因密码;每一枚叶片,无论哪种形状,都错落有致以更多地接受阳光;每一段根系,无论粗细都用力深扎以更多地吸引水分营养;每一条枝干茎节,都在寻找周边的空隙以极力伸展。矮小的灌木、柔弱的苔藓、攀爬的藤蔓,就在底层空间或者地表一点点生长、蔓延。高大的枝干,既让乔木昂扬参天,也会为柔软的攀援植物提供友好的支撑。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在一个个春夏秋冬中完成生命轮回,最后也没有忘记把枯枝落叶化作“香如故”的腐殖重回大地,滋养新生、融入新生。

这就是君子比德、乐山乐水的植物文化。接受了植物文化熏陶的学生,心理怎会不健康?生命怎会不阳光?

所以,用植物无言的生长激活青少年学生的敬畏心、感恩心、责任心,用植物文化的厚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学生的心田,健康学生的心理,昂扬学生的生命,对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作者单位系河北省教育厅)

植物文化对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致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7-07-25(1).

[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21年12月14日)[N].光明日报.2021-12-15(2).

[3]刘凤彪.在植物文化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3):54-59.

[4]刘凤彪.植物文化启示生命教育新指向[N].中国教育报.2020-06-18(7).

[5]刘凤彪. 植物文化:生命的时代价值[J].绿色中国,2020(22):36-39.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2023年9月)[N].人民日报.2023-09-27(6).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1.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28-329.

《绿色中国》 A(上半月) 2024年8月号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