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退役军人杨秀云:让古桥焕新

发布时间:2024-08-29 19:10  浏览量:19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宜阳风雨桥实景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宜阳风雨桥,全长399.6米,宽28米,不仅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精巧的设计赢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更承载着一位退役军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与坚守。

从军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杨秀云出生于地处桂、湘、黔三省交界之处的湖南通道县,这是一片侗族文化浓郁的山地地带,村落多依山傍水而建,展现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孕育了自成一体的建筑艺术。杨秀云的父亲是一位木匠,杨秀云从小跟随父亲外出做工。那些充满智慧的榫卯结构,深深吸引了杨秀云的目光。

1996年,向往军营生活的杨秀云踏上了军旅生涯的征途,5年的锤炼,磨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军旅生活更成为他一生宝贵的财富。退役后,他被安置到乡政府企业办,这在外人眼中或许是一份稳定而令人向往的“金饭碗”。然而,面对这份安逸,喜欢挑战自我的杨秀云心中泛起阵阵涟漪:走出舒适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看着学习古建筑这一传统手工艺的人日渐稀少,2006年杨秀云决定放弃稳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古建筑的设计、建造与修复工作中。

一切从零开始,资金与技术的双重匮乏,让这条道路显得尤为艰难。面对重重困难,有过部队生活经历的杨秀云,决定从最基础的学徒做起。这股坚强不屈的毅力,支撑着他度过了创业初期最为艰辛的时光。时至今日,他说:“是部队这所大学校,教会了我面对任何困难从不服输。”

踏入新领域,从“门外汉”到“专业通”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杨秀云深知,要想在这一行扎根,必须精通专业。因为侗族建筑建造不用一钉一卯,历来就没有图纸,都靠老师傅心里丈量和经验,要突破设计图纸的痛点就得不断去学习。

于是,他走遍了湘、桂、黔三省区侗族村寨,研究和学习侗族木构建筑技艺,光建筑方面的设计图纸就积攒有几箩筐。木工每一项技艺都需要他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练习。由于隼卯结构需要对几十甚至上百根木材进行精确计算,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整个作品功亏一篑,杨秀云经常对一个细节反复琢磨。除了技艺上的困难,工作环境也让他倍感艰辛。古建筑修缮往往需要在户外进行,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他都必须坚守岗位。有一次,正值盛夏,他在屋顶上工作,突然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与汗水交织在一起,模糊了他的视线。这样的事情不计其数。

杨秀云(中)和工匠们看图纸

走访民间工匠过程中,一些木构建筑技术问题迎刃而解,杨秀云的业务能力和业务范围也得到增强和扩大。新的困难和问题也随之而来,技术工人持证上岗、安全管理出现漏洞、业务范围受到限制等等。杨秀云带领管理层认真研究剖析企业发展现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并建立了企业党总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攻坚克难,使企业增强了战斗力和凝聚力。他也完成从“门外汉”到专家的转身。

古今交融,传承新篇

后来,杨秀云根据湖南、广西、贵州三省区少数民族文化特点,对100多个侗寨景区进行侗族风貌改造。其中也是困难重重,侗族古建筑多采用本地特有的木材建造,但近年来由于生态破坏,这些木材变得越来越稀缺。他不得不亲自带领村民到深山中寻找合适的木材,过程艰辛且危险重重。随着老一辈工匠逐渐老去,许多技艺已经面临失传的风险。年轻的村民大多外出打工,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和认同,很难找到合适的工匠来参与改造工作,李秀云便用以老带新的方法,将技术传承下去。

杨秀云还有个更大的梦想,让侗族古建筑一代代传下去。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