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武术之乡名片——第十一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8-28 03:38  浏览量:15

河海狮城,文武沧州。

8月21日至25日,第十一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举行,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4800名运动员、教练员齐聚沧州,一展武术风采。

武术是沧州市的一张亮丽名片。沧州市是全国首批唯一的地级市武术之乡,沧州武术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沧州市坚持以赛事为引领、以人才为支撑、以国际化为方向,推动武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好武术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不断加快运河武术名城建设步伐。

以赛为媒,展示武术风采

8月25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在沧州体育馆内有序进行,参赛选手们身着专业服装,气宇轩昂地展示武术招式。

在女子青年组比赛场地,一名英姿飒爽的女孩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只见她左手挂臂,迈右腿,右手拍地后向上撩,左手向前推掌,一招一式劲力畅达。

这名女孩叫张澜瀛,来自沧州市武术协会代表队。张澜瀛告诉记者,她今年19岁,已习武9年,刚刚展示的参赛项目是劈挂拳。

“这种国际武术大赛很棒,不仅可以展示沧州的武术项目,还可以见识到各地武术精英的风采。”张澜瀛说,习武已成了她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沧州武术历史悠久,源起或流传于此的拳种器械种类达53种。沧州市积极推动和展示沧州武术特色,扩大沧州武术影响力,提高武术竞技水平。从1989年开始,沧州市成功举办10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吸引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来沧州参赛。今年,经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批准,第十一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更名为第十一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以全新面貌亮相。

“传统武术推广需要全民参与,也需要高水平的竞赛带动。”沧州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敬学才说,这次大赛给国内外习武者提供了一个切磋武艺的平台,也为国外习武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沧州武术的窗口。

来自俄罗斯的参赛选手斯克里普尼克奥列格告诉记者,这是第一次来沧州参加国际武术大赛,参赛项目是八极拳和苗刀。“沧州武术太厉害了,我爱沧州武术!”斯克里普尼克奥列格说。

坚持专业引领、群众参与、扩大影响、塑造品牌原则,沧州市不断完善武术赛事体系,积极承办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套路比赛、全国武术馆校散打比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举办沧州市与中东欧国家武术交流大会等国际交流活动;开展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惠民展演,举办“沧海武韵 魅力狮城”系列特色拳种比赛、展演节以及线上武术“云”比赛,将传统武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具有沧州特色的武术品牌。

这些赛事不仅为武术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促进了武术技艺的交流与提高。

创新形式,传播武术文化

8月21日晚,武术舞台剧《武魂》在沧州荀慧生大剧院精彩上演。

这部舞台剧以武术表演为主,融合杂技、戏剧、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运用灯光、音响、视频等手段,再现沧州武术的历史、传承和发展,展现沧州武术文化魅力。

“我习武几十年,第一次参加武术舞台剧的演出。这种形式很新颖,可以让人们以轻松的方式了解沧州武术、传播沧州武术。”中国武术八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沧州武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志海,携徒弟一起参演了舞台剧的序,展示了劈挂拳的精髓动作。

武术舞台剧《武魂》是第十一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的一项辅助活动。此次大赛共安排两大类九项活动。其中,主体活动包括开赛仪式、主体赛事、闭幕仪式;辅助活动还包括第三届中国·沧州武术文化博览会,以及此前已举办的2024年京津冀武术交流大赛、“沧海武韵 魅力狮城”武术惠民系列活动、2024年全国武术八极拳公开赛、武术发展研讨活动。

8月22日,记者来到第三届中国·沧州武术文化博览会,看到现场设置“武健泱泱”武术古今名家展、“武脉流长”特色拳械门类展、“武影沧澜”古代武备典籍文化展、“武偃文修”古代兵器文化交流展四大展览板块,集中展示沧州武术的悠久历史、优秀拳种及代表人物。

在“武健泱泱”武术古今名家展板前,不少市民驻足观看,更有家长在展板前与孩子交流武术文化知识。

“我想着让孩子也学习武术,今天特意带孩子来感受下武术的氛围。”沧州市民刘欢欢说,在博览会上不仅了解到很多沧州武术的历史,还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古代兵器,孩子很感兴趣。

来到展销区域,记者看到,这里汇集了各类武术兵器、训练器械、服装、鞋帽、特色文创产品等,可满足参观者对武术装备及沧州特色产品的需求。

为擦亮武术之乡这张名片,沧州市深入整理传统武术资源,挖掘武术文化内涵。以开展沧州武术资源系统普查为抓手,对沧州武术资源进行抢救性发掘和系统性规范,用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构建“智慧武术”服务网络和平台,推动传统武术文化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高层级实现信息共享与高效传播。目前,沧州市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29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76个。

为加快推进沧州武术创新性发展,沧州市还创编了大型武术舞台剧《武脉流长》《武健泱泱》《八极雄风》等,制作《沧州武术》典籍6套60册、宣传画册1部,修编《沧州武术志》,记录沧州武术的历史与现状,让更多人了解、传播武术文化。

坚守传承,播撒武术种子

在第十一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上,有一支来自孟村回族自治县八极拳国际培训中心的队伍。这支队伍共有120名队员,有的参加了武术舞台剧《武魂》的演出,有的参加了大赛开幕式的表演,有的参加了主体赛事。

“我们参赛队员中,年龄最大的48岁,年龄最小的6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沧州武术·孟村八极拳”代表性传承人吴连枝说,此次大赛是弘扬传承武术文化的良好契机,通过参加这种国际武术大赛,不仅可以展现八极拳的魅力,还可以让队员们见识到其他武术项目的魅力,更好地传承保护中国传统武术。

作为孟村八极拳第七代嫡传人,吴连枝深知传统与创新的平衡非常重要。他不仅保留了八极拳的传统精髓,还根据时代的发展,对拳法进行了适当的创新和改良,使其更加适应现代人的健身需求,让“老拳”打出“年轻态”,绽放新光彩。

吴连枝非常重视武术的教育和传承,编撰出版了《中国传统武术规定项目——八极拳》《吴氏开门八极拳》等书籍,系统介绍八极拳的历史、理论和实践技巧,为八极拳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八极拳国际培训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不仅免费教授本地八极拳爱好者,还承担起培养职业运动员和接待国外八极拳爱好者的重任。”吴连枝说,“只要有人来学,我们就倾囊相授,并通过设立传习所更好地向世界传递中国武术的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八极拳、爱上中国武术。目前,该中心已经设立158家八极拳传习所,其中有9家设在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日本、新加坡等地,定期开展交流、举办活动。”

为更好地传承保护沧州武术,沧州市聚合传统武术精英,积极参与武术之乡师资培训、办赛参赛、表演交流等公益活动,并优化武术师资队伍结构,畅通优秀武术后备人才输送渠道,培育武术新秀,打造高水平优秀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孵化基地。目前,全市已培育武术类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及骨干力量5000余人。同时,建有武术晨、晚习练点253个,武术馆校、俱乐部66个,沧州传统武术传承基地18个。

沧州市坚持把“武术进学校”作为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之本、弘扬之基和发展之源,积极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目前已在孟村回族自治县、渤海新区黄骅市、泊头市等6个县(市、区)全域铺开,10余万中小学生研习16种沧州特色拳种和武术操,在习练中强身健体、感受传统武术的魅力。

这场武术“盛宴”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8月23日,第十一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开赛,俄罗斯选手奥尔佳在比赛中。河北日报记者 王伟宏摄

8月25日闭幕的第十一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上,“老外”选手颇受关注。他们中有些人武技看起来并不纯熟,但也有些人一出手就“技惊四座”,一招一式颇见行家风范。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发挥着展示中华文化魅力、讲述中国故事的特殊功能。如何让中国武术“出海”?作为全国首批“武术之乡”中的重要一员,沧州摸索出了自己的路子。他们用了35年,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打造成了以武术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的窗口,吸引着越来越多外国武术爱好者参加。

来自俄罗斯的安东,8年前在俄罗斯看到青县盘古文武学校校长刘连俊的表演,于是喜欢上了武术,来到沧州青县学习八极拳。学成回到莫斯科,他创办了自己的武术学校,每年都带着学员到青县学习。如今,他作为领队带队来到沧州,自己还技痒难耐,上场参赛。“这次我们俄罗斯有大约20人来参赛,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份礼物。”他说。

来自尼日尔的西马喜欢中国功夫电影,来到中国留学后就跟着指导老师段书兴学习武术,如今已是河北大学武术协会国际队队长。他说,在本次比赛上他与各国武术爱好者同场竞技,学到了很多,也结识了新朋友。毕业回国后,他想开一家武馆,让更多尼日尔的年轻人通过武术了解中国文化。

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设置了境外组,抱拳礼成了这些“老外”们上场比赛和见面时的“标配”礼仪。不仅如此,他们中一些人还因为酷爱武术而学习了汉语。

是什么,吸引了这些“老外”不远万里前来沧州参赛?他们对武术的热爱是原因之一,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

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的前身,是国内创办最早的届次性武术节庆活动——中国·沧州武术节。经过35年探索,这项赛事活动的组织者硬是把一个地级市的赛事办成了“世界级”,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赛,成为各国武术爱好者的一个竞技、交流平台。本届赛事,就有32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加。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11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的背后,更有沧州厚植群众基础、拓展海外交流的不懈努力。

沧州武术历史源远流长,源起或流传于此的拳械种类多达53种,占全国129个拳械种类的四成多。几十年来,沧州各拳械种类传承人不仅在国内开馆、办学、进校园,更坚持常年走出国门,向外国人展示、传授中国武术。如今,沧州武师的足迹已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沧州对外文化交流中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

沧州的努力,让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今后,他们该如何更进一步,把这项赛事办成全球武术界如奥运会、世界杯那般“殿堂级”的存在?除了继续在传承与创新中探索,沧州或许还应该做更多“台下功”。

8月23日,第十一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开赛,俄罗斯选手安东在比赛中。河北日报记者王伟宏摄

分析本届赛事国外选手的构成,可探寻“捷径”。

这些外国选手主要来自国内高校和国外武馆,其中仅河北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就有15名留学生参赛,占比超境外选手总数的两成。特别是河北大学,数十年如一日向留学生传授武术,如今该校已有近30个国家“会武术”的留学生毕业回国,他们中一些人正在家乡传武。在留学生中广泛开展武术教学,更充分地利用沧州本地高校留学生资源,甚至“进军”石家庄等留学生资源更丰富的城市,沧州必将有更多海外“代言人”。

更多沧州本地“武林高手”到国外开馆授艺,也是一条可取之路。事实上,沧州武术界已经走在这条路上,此前已成立中国沧州群英武术培训基地欧洲总部等海外培训机构。而在这条路上,拥有大量武术人才的沧州,步子或许可以迈得更大一些。

据了解,目前国际武术联合会拥有158个会员国家,武术被列为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太极拳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海外民众对武术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在不断提升。这也意味着,海外武术培训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

除了“捷径”,沧州还可以从更多方面入手。

中国武术文化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期浸染下形成的。此前曾有众多专家认为,如何跨越语言障碍,让那些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的外国人更贴切地把握中国武术内涵,是中国武术“出海”的主要难点之一。

未解决的难点意味着空白的存在。沧州可以结合沧州武术的悠久历史和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的影响力,从翻译更多本地乃至中国武术典籍、学术著作,培养既有武术特长、又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武术传播人才,探索更科学的方法来阐释武术的技法、拳理、健身价值等方面入手,填补中国武术“出海”领域的空白。

如此,不仅可以为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夯基、引流,更能抢占中国武术“出海”高地,真正让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乃至沧州蜚声海内外。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