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良‖发现庄园之美

发布时间:2024-08-23 12:01  浏览量:16

发现庄园之美

◎鞠 良

“到此一游”而体验一次“终生难忘”的发现之美。上七层台阶,跨过牟氏庄园那道近一米高的大门槛,就可完成这个过程。

庄园坐落于栖霞古城的北端。南面环绕一条文水河,常年流水潺潺。北边依偎的是座浑圆如一枚大苹果的小山,小山的名字很是响亮,叫作凤凰山。往北一点距离,是一泓烟波荡漾的长春湖。湖边香霭缭绕,烟霞缥缈处,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太虚宫,安然端坐在波光粼粼的湖畔。真个是毓秀钟灵之地。

一座大庄园,就静卧在这山水福地间。坐北朝南,有着君临一城,傲视沧桑的气势。

粉壁石墙陪日月,青砖黛瓦伴云霞。这飞檐高脊的庄园,宛若一册壮美的画卷,一本厚重的线装书。

一扇“耕读世业”,一扇“勤俭家风”,两扇正大门,便是这一册画、一卷书的封面。而“耕读世业,勤俭家风。”八个端庄的大字,通古接今,伴着大门时开时合的吱呀声,一直都在向世人宣示,这座百年庄园的传世箴言。门两旁两尊雕刻着精美图案的抱鼓石,如同分垂在门楼下的两只耳朵,在那儿静静地听,百年岁月间,熙熙攘攘从这庄园进出的脚步声。

进得门来,踩过寓意着财富满地的过门石图案。庄园美画卷,便徐徐展开于眼前。

卵石铺就的甬路,不甚宽绰,延伸在庭院里,串联起一排排高大的房屋,显得整个庄园幽深而庄重。两面房屋的高墙,方方正正的大块花岗岩石,每一块都是精工细作,严丝合缝,使得整个墙壁平如镜面。为了保障畅通和打理卫生,连接各个院落的主通道两边,不种任何花草树木。干净利索,一览无余。

唯有一处特殊,走在庄园东首——“东忠来”院那条南北通道上,你会发现,道中间的月亮门旁,长着一株百年紫藤。遥想当初,庄园主人植下了它。或许是为了圆心底的一个梦,那梦里曾有凤凰衔丹霞而降。或许他看到了那片浩荡东来的紫气。于是就用了一架满溢馨香的紫色来作应答。

每逢五月,紫藤花开。那满架紫盈盈的香气就弥漫园中。一串串紫色的花儿,串起了太阳的七彩光线,也串起了天下游客接踵而来的赞叹声。

庄园古朴凝重,气势壮观。美在其独具北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和独具匠心的美学结构。

由六组大院落组成的整个庄园,有房屋近五百间,面积达两万平方米,清一色的砖石结构,整体呈规矩的长方形。 整个庄园按南北中轴线由门厅、客厅、寝室、后群房和东西厢房构成四至七进的院落。每一进院落又以正堂、东西厢、门庭及围墙形成一个一个独立的四合院。主体是两层楼阁,布局巧妙,构造合理。每一块砖石木材,都用料考究,精工细雕。庭院内植有四季花卉,名贵树木。

檐廊明柱连楼阁,花木轩窗出画屏。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庄园,浑厚古朴中,自是含着一份清新高雅的格调。

有一回,有位初次来的外地游客,惊叹于庄园的恢宏气派,房间众多。问了庄园导游这样一句话:“没想到栖霞这么小的地方会建了这么大个庄园,又有这么多的房间,这在当时会不会空置许多?”

我们的导游姑娘回答的倒是有情趣:“这庄园可是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始建于清朝雍正年,早已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当初建的可不是什么形象工程,也不是什么投资房。每一栋房子都是刚需。庄园里的房屋只是牟氏家族主要成员的住宅,五百间也仅是一小部分。整个牟氏庄园鼎盛时期要有五千五百多间房产。所有的房子在当时都有各自的作用。这里被称作北方小故宫,当初可没有一处是冷宫。有的是庄园上下老少人员忙碌的身影,有的是袅袅的炊烟和温热的炕头。”

世代变迁陈画卷,时光荏苒渺炊烟。被称作庄园建筑怪现象之一,那一个个构造精美,独立于山墙外的烟囱,贴着墙壁,悬空而立,如同建在半空中的小阁楼一般。如今,只是朝迎红日,暮浴晚霞,再也不见到那袅袅的炊烟了。个个安安静静。只在游人欣赏的目光中,以凌空的姿态,蹲守着庄园变幻的四时风光,眺望着小城苍茫的云烟。

有幸做了栖霞人,会常到庄园内走一走,感受这里取之不尽的美。

我想把这庄园美画图,比做挂在云霞中的四季条屏来欣赏。春天,庄园就是一朵散发着幽香的白玉兰,芬芳中带着几声催醒春耕的鸟鸣;夏天,庄园就是一抹意味深长的朝霞,脉脉含情,在抚摸着一个个粮仓里,那缕缕金色的麦香;秋天,庄园就是一枚颜色斑斓的枫叶,灿烂里映着情人的笑脸;冬天,庄园就是一片晶莹剔透的雪花,洋洋洒洒,张罗起迎宾的锣鼓。

徜徉在庄园的大美画卷中,最令人难忘的那一幅长卷画,当属庄园“宝善堂”东群厢的那面长七十米、高两米的“虎皮墙”。一幅用无数块形状各异的五彩河石拼接成的巨型画作。古典而浪漫,又有着十足的印象派风格。花鸟鱼虫、有着各种吉祥寓意的中国传统画图案、若隐若现的各类“写意”图形。有的形似,有的神似,精美绝伦。

五彩的石块,化作一个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跳动在色彩斑斓之中。我想,这一定是哪一位浪漫的能工巧匠,把一段令人难以捉摸的时空,拼嵌进了这一面墙上。留待后来者,用心灵来发现,用眼光去穿越。

驻足在这近百米画巷里,惊叹声之外,常会发现有些观赏者,因为某个构图像什么和不像什么而争论不休。见仁见智,见性见情,甚是有趣。

天上的白云悠悠,飘过庄园那龙头凤尾的楼阁高脊;空中的鸽哨阵阵,穿过庄园那蹲着辟邪神兽的翘檐斗拱;风中的马蹄,雨中的油纸伞,曾游走在庄园的门外庭前。而这高高的墙壁,又留下几处影像?深深的庭院,又荡来几处回声?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走过庄园的幽径石巷,看过庭院里的花开花落,吹过庄园的风来风去,抚摸一下瓦檐石墙上那寂静的日光月影。

静下心来,翻开庄园这本厚墩墩的大书。你会发现,这里不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是一处由信念和血汗浇筑的传世样板。

在中国的版图上,这座牟氏庄园,就如同落在胶东大地上的一粒麦子。恰是这粒顽强的麦子,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耕读文化的土壤里,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书写出了中国北方一卷散发着泥土芳香的鸿篇巨制。

一部庄园的发展史,就是一本耕读文化的教科书。而整个庄园,就是一座耕读文化的纪念馆。

行走庄园,不难发现,庄园的每个角落都渗透着与耕读相关的思想内容。

从入庄园的第一步,“西忠来”正大门“耕读世业;勤俭家风。”霍然在目,我喜欢称之为整座庄园的“封面”。

庄园内部最重要的祭祀场所“日新堂”楹柱上:“绍祖宗一点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条正路曰读曰耕。”在门前两株高大粗壮的白玉兰树的掩映下,似乎隐隐透着一股教人省心进取的香火气。

还有庄园创业第一人——“日新堂”牟墨林故居正门庭前:“墨守耕读呈陶富;林立懿德诏封翁。”笔墨古雅端庄,言词意味深长,高度浓缩了主人公辉煌传奇的一生,和他对事业功德的圆满追求。

这三副楹联所充分体现“耕读传家,宽厚济世。”的内涵,是铭刻在牟氏庄园中最闪亮的传世格言。

从明代牟氏家族一世牟敬祖,自湖北公安县来栖霞任主薄算起,到清朝后期牟墨林把牟氏家族经营到全盛期。整个家族拥有土地六万多亩,山林十二万多亩,佃户村就有一百五十五个之多,成为胶东地区乃至全国赫赫有名的大地主。牟氏庄园也达到空前的规模,令人叹为观止。

耕读砥砺千秋业,风雨沧桑几百年。从一般家庭到名门望族。这样的历程,如谜一般,其间又会有多少传奇故事,在苍茫的岁月中演绎。

让时光倒流千年之外,回到一场对话当中去。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这是孔子与弟子冉有,以及众贤人的一次关于事业财富的探讨。这里,圣人总结出了“一庶,二富,三教。”以成就大事业的思想。

那一刻,我想,牟氏家族肯定有哪一代创业先祖,或许与冉有他们同列一班,也在聆听孔夫子的课程,从中也颇得了圣人的真传。

试想,如果没有如此广袤的土地山林,没有如此众多的佃户作坊,牟氏家族怎能富甲一方?没有“富之”,这等规模的庄园又从何谈起?

“一庶”成广置田亩,勤耕广播,多产多收。“二富”就有了如今牟氏庄园的气势壮观,名扬天下。

从默默无闻到兴旺发达,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大功德,需靠天时、靠地利、更多是靠人和,更要有“宽厚济世”的胸怀胆魄。“庶”不是目的,要“富之”,最终要达到“教之”。

“教”的终极关怀就是“人和”。“人和”对外是人事和谐,对内是自心和平。“教之”是保持世业长盛不衰的法门。

唯有读书,才能有修养、明事理、晓礼义、通大道。“读”在“教”上着眼,“教”在“读”上下手。读书是从“教”的最佳路途,也是能够出仕为官,造福一方的不二选择。

懒惰奢靡必荒业,富贵淫逸定败家。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完善是相得益彰的。物质的缺乏会造成道德的堕落,穷生奸邪,富长良心。而精神的贫瘠则会导致事业的衰亡,天下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皆是从精神信念的执有或丧失开始的。

牟氏家族中一代代明智的创业人和杰出的经营者是深谙此道的。为了达到“教之”目的,可谓孜孜不倦,呕心沥血。因此,三百年来,家族便有了“耕读世业,勤俭家风”笃志励心的传承信条;就有了每逢灾年开仓放粮、施粥救民的善举;就有了《体恕斋家训》以伦常、笃学、祛私、勤俭、守法、行恕、为善、服官、作忠十八字做纲要的家训条例。

在北方、在栖霞、在这人杰地灵,流宕霞光万道的人间福地上。牟氏庄园,是一朵开放在耕读田野上的奇葩。

想象一下。每当东方欲晓,晨曦微明的时刻。庄园的石板路上,第一个会响起庄园主人的脚步声。紧随几声早起的鸟鸣,是管家的一声吆喝。整个庄园就从梦里醒来了。长工伙计们忙于分发农具,安排一天的农活。婆姨女佣们忙着取水蒸饭。凌空的烟囱上,升起袅袅炊烟。小姐楼里的姑娘在梳妆打扮。太太、夫人们在为自己孩子入读学堂做着准备。门前的大路上更是牛欢马叫,鸡犬相闻。在缕缕霞光辉映中,整个庄园鲜活在一片响动声中。

那可是品读庄园这本大书时,你会发现的,最动人的生活篇章。

我想,每一位走进这座庄园的人,都是它的有缘人;而每一位走进这座庄园,并读懂它的人,则一定是这庄园的知音。

庄园是耐看的一册画,庄园是耐读的一本书。庄园耐人品味的故事,则是一首充满传奇色彩的长诗。

行到水源处,坐看霞宕时。在胶东屋脊之上,胶东河流的发源地——栖霞,就有这样一座大美的庄园。三百年来,这一座“耕读传家,宽厚济世”的精神丰碑,静静矗立在这片山水福地间。

等着你,等着天下有缘人来发现。

鞠良,出生于烟台市福山区,现居栖霞市。经营烟台良诚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近年来在《齐鲁文学》《现代作家》《长春湖》及《霞光》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文学作品若干。

壹点号 烟台散文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