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刊登哈密道小学三年三班赵浩然同学优秀习作《徽巷漫步》

发布时间:2024-08-23 23:06  浏览量:17

暑假正是“行万里路”的好时机,同学们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过程中,探索自然,感受世界,感悟颇丰,以游记的形式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今日,哈密道小学再传喜讯,三年三班赵浩然同学的优秀习作《徽巷漫步》在《今晚报》“小作文”专刊上发表。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品读这篇佳作,走进美丽的徽州村落,感受小巷的古朴与水墨江南的雅致。

佳作欣赏

青石板小路延伸到小巷深处,白墙黛瓦的民居,斑驳出岁月的沧桑,瓦檐上几茎小草在雨中瑟瑟颤动。

在西递村傍晚时,细雨蒙蒙,推窗远眺,目光所及之处仅有黑白二色。此时,一个身着长裙、撑着雨伞的女子走过,与徽派建筑的魂灵十分搭调,一幅水墨江南的雅韵。

暑假里,随爸妈来到黄山市旅游,他们先不去爬黄山,或看看名胜古迹,偏爱穿梭于宏村、西递等古朴的村落,走遍街巷的各个角落。

上午去往宏村时,旅游大巴行驶在古时的徽州大地上,我看到一幅古今交织的画面,一样有着高楼林立的城市核心区,一样有着宽阔熙攘车水马龙的街道。进入老城区后,“小桥流水人家”逐渐多了起来,房舍高低错落古朴雅致,高高的马头墙若隐若现,随处可见参天古树。

我们走在宏村的街上,游人摩肩接踵,青石板路被踩得“哒哒”清脆作响。店铺鳞次栉比,纹理细密的六角素池砚,润出星晕;浅黄色的桐油纸伞上,手绘的兰花,迷蒙出江南烟雨;洁白的宣纸,透明轻盈,覆在纱网上……折进一条小巷,有许多厢房和祠堂,房中每一片雕刻,每一副对联,都有着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光华内蕴。看着墙上密密麻麻的家规家训,以及为家族作出贡献的人名,爸爸说这是中国传统的自省精神。

下午时分,大巴车来到西递村畔,岸边垂柳依依,水面波光粼粼,一个老奶奶手执木棒,敲打着蓝布衣裳。有一摇橹船从远处姗姗而来,似乎穿越了千年的流年岁月,身着古装的船娘一边摇橹一边清唱着,风扬起她鬓边的碎发,随手挽至耳后的动作都是那么从容不迫,浑然天成。

广场戏台上,水袖曼妙的花旦,正舞动着巾花帕,宛若惊鸿。走至街角第一家店铺,“窸窸窣窣”雕木的声音吸引了我的目光,只见一老者手中闪着银辉的刀片轻巧地飞舞,少顷,木雕因势象形,颇具情态。

雨后的傍晚更加湿热,氤氲的水气将我们环绕。沿着青石板小路漫步着,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芳香,那是清新的味道,是自然的味道。

指导教师:柴雅瑾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游记体裁的习作,以“我”和父母漫步徽州村落的小巷为主线,以时间轴线展开当地风土人情的画面,徐徐展现出自然美景、建筑风貌和人文韵味,选材不落俗套,写法耳目一新,语言生动形象。

一、时间轴线,首尾呼应

倒叙开篇的写作技巧,本来是记叙文体裁的“专属”,却被这篇游记巧妙地“利用”,写法别具一格。倒叙就是先写出事情的结果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作用是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习作的叙述时间顺序是这样的:开篇傍晚在西递村→当天上午游览宏村→当天下午游览西递村→结尾傍晚在西递村(首尾呼应)。

不仅仅时间,还妙以“蒙蒙细雨”和“小巷”辅助,使时间轴线和主题更加清晰。一是开篇傍晚“细雨蒙蒙”,结尾傍晚“雨后更加湿热”,下雨和雨停推动时间轴线(故事情节)进展;二是开篇漫步在小巷的青石板小路上,结尾仍收在青石板小路上,首尾呼应环环相扣。

这样的写法引人入胜,不仅使内容丰富多彩,还避免了平辅直叙的单调。

二、景人合一,人比景美

习作并非像一般游记那样只是重点描写景物,而是以景物为背景,穿插描写了人们的活动,展现出浓郁的当地风土人情:“一个身着长裙、撑着雨伞的女子走过,与徽派建筑的魂灵十分搭调”“一个老奶奶手执木棒,敲打着蓝布衣裳”“身着古装的船娘一边摇橹一边清唱着”“花旦正舞动着巾花帕”“一老者手中闪着银辉的刀片轻巧地飞舞”……

这些人物活动为景色增添了灵性,老村落新气象,二者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读到“这是中国传统的自省精神”这句话时,使读者不免感到,原来最美的风景,是画面中的人。

三、描写细腻,语言生动

习作描写细腻入微、语言生动形象,例如,纹理细密的六角素池砚,浅黄色的桐油纸伞,洁白的宣纸透明轻盈,这些古朴的景物,赋予了细致的美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小巷的古朴与宁静。

另外,文中多处运用拟声词描写,比如青石板“哒哒”作响、雕木声“窸窸窣窣”等,以及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

“沿着青石板小路漫步着,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芳香,那是清新的味道,是自然的味道”,结尾既简洁明了,又寓意深刻,能引起读者情感共鸣,进一步彰显主题思想。

小作者感言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三年三班的赵浩然。自己的习作能在《今晚报》发表,我充满了喜悦与自豪,这将会激励我继续努力学习积累,坚持热爱阅读和写作。

首先感谢语文柴老师,她不仅是我们学习上的指导者,更是我们成长之路的引路人。在完成习作的初稿时,柴老师用心倾听我的想法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让我在文字的海洋中不断突破。

还要特别感谢报社的杜编辑,正是她对我的习作仔细打磨,才能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以更加完美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

这次投稿和发表经历,使我懂得,写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艺术,需要用心去雕琢,用情去浇灌。

未来,我会继续怀揣对阅读和写作的热情,不断观察和挖掘生活的点滴,用文字书写更多的精彩。

家长寄语

孩子的习作能够在主流媒体《今晚报》上发表,我们全家人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和自豪。感谢学校联手报社提供这么好的学习、交流、展示平台,不仅会增强孩子对写作的热情,更会激励他在今后的学习中追求更大的进步。

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离不开“校家社”协同共育。感谢学校营造了阅读和写作的良好氛围,感谢语文柴老师长期以来的“因材施教”,感谢报社杜编辑的专业指导,让孩子大放光彩。

祝愿同学们,在老师们的悉心培育下,未来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希望你们眼中有光,心中有爱,在学习、生活的大舞台上,不负韶华,尽情挥洒。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