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越来越爱穿“旧衣服”

发布时间:2024-07-29 14:00  浏览量:20

都说“物不如新,人不如旧”

可是看多了喧闹的新产品

还是会被一些“老东西”打动

大家好,今天是“旧衣服”爱好者@柿子。

你们应该也能猜到,这里的“旧衣服”指的是汉服。因为可参考的出土文物数量有限,来来去去就那些基础形制,所以现在的汉服能卷起来的主要就是面料和花样。

在深入了解汉服和买买买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很多时装几乎不会用的中国传统面料和工艺,今天就从资深消费者的角度,带大家看一看这些宝藏~

(非纺织专业人士,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01

“旧”面料

提起丝织品,我们常说“绫罗绸缎”,其中平滑光亮、质地厚实的“绸”“缎”还能在时装里偶尔见到,但软薄的“绫”“罗”几乎绝迹。

其实这两种不常见的丝织布料很适合夏天,尤其是“罗”。

01罗

罗是一种“绞经结构”的织物。一般布料的经纬线都是横平竖直的,只有罗的经线会像麻花一样扭绞:

罗的织物结构中国丝绸博物馆实拍

这种用丝线拧绞而成的绞经结构可以形成牢固而宽大的孔隙,筋骨感十足,不容易勾丝,而且罗的“透”很巧妙,大部分罗都有“透光不透肉”的特性,夏天穿起来尤其透气凉爽。

透光

不透肉

罗料下面是我的手,并看不到皮肤的颜色

真丝罗上身的筋骨感和垂坠感有点绝

参考价格:2680元

「参五khaos」销金长罗衫

这件对襟衫的价值不仅在衣身的罗料,还在于缘边的销金工艺,后文会提到

传统的罗一般指的是以真丝为原料的罗,每米的价格百元到千元不等,根据纹样和织造的复杂程度而定。个人觉得比较划算的入门用法是做成吊带,只需要半米的布料,就能贴身感受罗料的舒适。

不过现在也有与时俱进创新的“化纤罗”,就是以化纤(聚酯纤维)为原料,用绞经织法做的面料。

红色是真丝罗,蓝绿色是化纤罗

虽然化纤罗触感不及真丝罗柔软舒适,但继承了“罗”牢固不易勾丝、半透不透、暗纹美丽多变的属性,也更加耐造和方便打理(以及便宜得多)。

化纤罗的透光程度比较高

将聚酯纤维以罗的手法织造,就能减弱聚酯纤维厚重闷热的缺点,吸收真丝罗的部分优点,使之变得相对轻薄透气,还能定织各种复杂美丽的纹样,怎么不算一种古今结合的推陈出新呢?

当然,化纤罗的价格肯定会比普通聚酯纤维高(也就是单价几十块和几块的差距啦),但是作为真丝罗的平替,做成外层衣裳也是物有所值、性价比优秀了(不到两张毛爷爷即可拿下)。

化纤罗飞机袖上身效果筋骨感更强,垂坠感稍弱。

参考价格:168元

「淮边筱竹汉服文化工作室」雀蓝色短衫

02绫

相比大孔隙的“罗”,“绫”是一种密实的斜纹暗花织物。

绫的斜纹织法结构中国丝绸博物馆实拍

这种面料轻薄而不透,光泽柔和,质感柔软得像流水一样,还有精致而低调的暗纹。

“绫”的黄金时代在唐朝,当时的百官常服面料就以绫为主,明清时期“缎”开始兴盛,“绫”就慢慢退居到书画装裱的领域。

不过我觉得用“绫”做的衣服很耐看,花绫的纹样会随光影变化而若隐若现

参考价格:1100元

「云今YUNJIN」漳缎白绫袄

这件白绫袄的价值不仅在衣身的绫料,还在于缘边的漳缎,后文会提到

“绫”的质地比“罗”要密(护肤人警觉⚠️ 这不就意味着更防晒嘛!),而且织造难度更低,所以价格也会友好一些,大两位数就可以买到一米真丝提花绫。

左边纤维拧绞成疏松孔隙的是真丝花罗,右边纤维纵横致密交错的是真丝花绫

花罗孔隙疏到可以透出桌面的白色,但花绫不能

花绫的透光程度较弱

花罗的透光程度较强

不过单纯靠孔隙的疏密和布料的透光程度来辨别“绫”和“罗”并不准确,因此有些无良商家会用孔洞比较稀疏的提花丝织物来冒充花罗,还起名叫“花萝”(注意辨别⚠️所有写“花萝”的店家卖的都不是真正的罗)。

绫和罗的本质区别还是织造方式,一个斜纹组织,一个绞经结构。

既然说到了“绫”,那就顺便说一下“绮”。

相对于斜纹暗花的“绫”,“绮”是一种平纹提花的织物,工艺和“绫”很像,又叫“二色绫”。

这款唐背子就用到了“绮”,并且上面的花纹颇有模仿“绞缬”印染效果的感觉

图案和配色参考了唐三彩盖罐

图片来源小@古哩古哩古哩

上身后绮本身的暗纹和仿绞缬的图案交相辉映

03 苎麻

除了罗和绫这些桑蚕丝布料,亚麻、苎麻(夏布)等天然纤维织成的布料也很适合夏天。

尤其是苎麻,原产地就在中国,相比现在被追捧的“富贵褶”亚麻,苎麻要低调得多,但却是几千年来一直默默陪伴普通老百姓的主要服装面料,因此织造方式没那么多花头,一般都是经纬交错、没有提花的平纹织法。

苎麻的衣服容易皱但我觉得皱才是活人衣服的常态。

参考价格:300元

「青山草堂」烟紫色苎麻铁拐长衫

既然亚麻的皱叫“富贵褶”,那苎麻布料的皱是不是可以称为“劳动褶”?

02

“老”工艺

光绫罗绸缎、苎麻夏布这些面料就已经很让人眼花了‍,但那些只是传统织造的冰山一角,更让人称奇的是下面这些巧夺天工的老工艺。

01漳缎

刚才介绍“绫”时提到的这件交领长袄,如果全是白绫,未免有点乏味,但它的领缘和袖口用到的“漳缎”,就给大片的素白增色不少。

“漳缎”是一种部分采用起线组织,表面呈现出线毛的丝织物 。

这个面料极富有层次感,微微闪光的缎底和毛毛的丝绒两种不同质感的材料互相映衬,显得缎面更华美,丝绒更密实,很适合用来做素色衣服的点缀。

02销金

“销金”也是一项能让素色衣服变得富丽堂皇的老工艺。

这项工艺需要用专门的金箔胶水在布料上画出需要的图案,然后贴上(仿)金箔片,再用小刷子轻刷,一是将金箔扫碎,让没沾到胶水的部分脱落,呈现出图案,二是将胶水部分的金箔压实,使之更贴合图案。

销金过程视频截图,来自小红书@金矜

不过刷胶水扫金箔的制作过程实在费工,而且价贵,所以现代也有用烫金来模仿销金的工艺,比如下面这款宋抹吊带,就烫印了仿销金的柿蒂纹,连不规则的销金图案边缘也仿得十成十地像

参考价格:168元

「雁忘归」仿销金宋抹吊带

03盘金绣

传统服饰对于金的运用不只是销金,还有种更富丽豪华的工艺叫“盘金绣”(也叫蹙金锈),就是以捻紧的金线作为刺绣线材,使用跨线将金线横向钉在绣地(底布)上,形成一种类似皱纹状的线型刺绣结构。

法门寺罗地蹙金锈宝相花纹拜垫

它在唐代成为宫廷刺绣的主要针法,晚唐的法门寺地宫就出土过蹙金半臂

现代做盘金绣的商家不多,可能是因为太耗时了,我订过一件整套工期花了半年。

但拿到手以后会发现,那种金光闪闪、咄咄逼人的气势果真是其他工艺难以替代的

「山涧」盘金绣唐背子

04刺绣

《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里夸汉代的邓绥皇后节俭,说她“御府尚方织室,锦绣、冰纨、绮縠(hu2,绉纱类丝织品)”等“皆决不作”。

(这么看来我们现代人在物质上也不比邓绥皇后差嘛~)

纯手工刺绣很是费工耗材的,安陵容的母亲作为绣娘,眼睛都熬瞎了。放在以前,用绣常被认作奢侈,好在如今有了机绣,就可以利用数控设备高效产出刺绣了。

但价格相对低廉的现代机绣普及后,刺绣仿佛被滥用了,大量缺乏美感、无序堆砌的绣花开始出现在衣物上,给很多人造成了刺绣=粗制滥造=难看的消极印象,很是招黑。

其实经过合理设计的机绣也可以非常养眼,比如「及时着衣」这款唐半臂上的刺绣,色彩鲜明,图案饱满大气,渐变层次丰富,过渡柔和。

参考价格:650元

「及时着衣」刺绣唐半臂

纹样参考了唐代的绿绫地刺绣蝶恋花纹幡头和绫地花鸟纹绣袋进行了二次设计。

上身后那个殷实开阔的唐味儿就出来了

当然手绣能达到的精细程度是现有的机绣比不了的,不过现在有种半机器半手工的“手推绣”,相比纯手绣,效率提高了很多,精细程度也比机绣要高,优质的手推绣成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能“以假乱真”成手绣。

题外话——关于上述衣物的清洁问题

很多人在接触真丝前都会担心:哎呀真丝是不是很娇贵啊?真丝衣服很难打理吧?能不能碰水呀?

其实真丝没那么脆弱,大部分都可以水洗。只要不是过于轻薄的面料,甚至可以直接套袋丢洗衣机,倒点中性洗衣液轻柔地滚一滚,有了褶皱再熨烫 (是的,真丝可以熨烫) 。

除非是销金、盘金绣、漳缎、刺绣需要专业手段清理,用到这些工艺的衣物尽量要减少洗的次数,非必要不清洁 (其实如果你能接受非专业清洁带来的损耗,也不是不可以自己洗啦) 。

衣服是用来给人穿的,不是用来供奉的,爱惜衣物是本分,但为此而草木皆兵不值得。如果一件衣服颜色永远鲜艳、褶子永远锋利,真的会觉得像是泡过了福尔马林 (bushi) 。

今天说的这些,只是中国传统面料和工艺的冰山一角,有太多东西受制于篇幅无法一次盘点完。

得益于生产力的发展,很多曾经只存在于宫廷,服务于权力中心的顶尖好物,现在已经可以被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买到,甚至还发展出了化纤罗、烫金(仿销金)、机绣/手推绣这样省时省力省钱的平替。

传统文化这座深不见底的宝矿,我会继续挖掘~

参考资料:《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尚刚,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