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十大精明人物:胤祉退居幕后,邬思道功成身退

发布时间:2024-07-27 03:40  浏览量:22

你知道雍正王朝有哪些精明的人吗?

1999 年,由胡玫执导,改编自二月河长篇小说《雍正皇帝》的电视剧《雍正王朝》,从播出后便广受大众好评,接连刷新收视率和各项大奖。如今二十多年已然过去,它在网络上的热度依旧不减,甚至还深受众多网友的追捧讨论。

在这其中,讨论最为广泛的,无疑是剧中那些个性鲜明、手段毒辣、智谋过人、可决胜千里之外,却运筹帷幄之中的各个人物。今天我就综合了大量网友的评论意见,盘点出雍正王朝十位最精明的人物,在此为大家一一奉上:

胤祉是雍正的三哥,虽然出场不多,但却在每逢关键时期都能押对宝。

不管是在文学书法方面,还是武力骑射方面,在众多皇子面前都是特别耀眼的存在,因而备受康熙喜爱。

要知道,古今图书集成就是康熙一朝在文治一道上的重要成就,而胤祉就十分巧妙的在康熙四十年大寿之际,献上初稿,深受康熙大大奖赏。

在剧中,太子与凌普逆谋造反的当夜,更是被康熙加封为诚亲王。

其实,他于九子夺嫡的早期,也曾积极参与,甚至还通过状告大阿哥胤褆在宫中魇镇,拉踩其他皇子等手段,铲除异己。

然而,这般下作的行为却讨康熙不喜,因而早早就退出了夺嫡序列。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胤祉不愧是有大学问之人,他非但没有自暴自弃,反而认清了自己的现况,最终选择作壁上观,退居幕后,静待各方势力此消彼长。

在康熙驾崩之夜,他就直接站了出来,力挺雍正承继大位,使得雍正继位后对他投桃报李,不仅保留了亲王的爵位,还特获御前免跪之权。

不得不说,胤祉的待遇与其他皇兄相比,肯定当属上位政策,当然,胤详除外。

胤祀排行老八,是雍正夺嫡后期的主要竞争对手,其为人十分谨慎,私欲极强,城府极深,又擅于笼络人心,在朝中常有“八贤王”的美誉。

我想大家肯定会说了,如此精明能干,又智谋过人的他,竟区居第九,恐让人难以信服。

别急,各种利弊且听我细细道来。

在剧中,无论是恰到好处的借 14 阿哥胤禵之手,通过模仿太子调兵手谕,成功引起康熙疑心,二度废掉太子,使自己参与夺嫡之争成为可能。

亦或是在康熙的寿宴上,通过把 14 阿哥胤禵的寿字天石调包成了死鹰,致使康熙气得当场晕厥,又大大增强自己成功夺嫡的希望。

甚至是在雍正继位之后,仍然通过串通关外四位铁帽子王,试图恢复八王议政来架空雍正。

而这桩桩件件的事,无一不是心思缜密、精明过人的体现。

然而,就像康熙对他的点评一般,“你是处处学朕,却处处学得不像朕”

毕竟胤祀在驭人与权术上,确实是远胜于常人。

然而,他虽身居高位,却不能像胤祉一般知进退,妄图靠一些小聪明逆风翻盘,殊不知,顺从形势才是大智慧。

第八 弘历

弘历是雍正的第四子,后来的乾隆皇帝,从小就机敏过人。

据说,因弘历在康熙末年间深得康熙的宠爱,使其父雍正在争夺储位的斗争中处于颇为有利的地位,以致于雍正在即位之初,便把年仅十三岁的弘历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储君,所以他的精明能干由此可见。

在剧中就有一幕,相信大家都有印象。

康熙携众皇子皇孙前往承德避暑山庄秋狩,在统计众皇子狩猎数目中,尤以 13 阿哥胤祥的数目最多。

在被问及如何奖励众皇子时,弘历虽年纪轻轻却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因而使得康熙对他大加赞赏,甚至一时盖过太子的风光。

或许就是这时,弘历便开始真正进入康熙与雍正两代帝王的视线,使自己得以在众多皇孙之中脱颖而出,故排名第八。

第七 张廷玉

作为曾前后辅佐康雍乾三代帝王的三朝元老,官拜保和殿大学士、军机辅政大臣,其能力不可谓不强,心思不可谓不缜密,甚至还可以说,他的为人精明到让人细思恐极。

在剧中,从一个细节便可窥得一二。

在一个夜晚,康熙因看八阿哥胤祀连夜提审肖国兴,指认太子以权谋私的证词后,彻夜难眠,于是踱步至上书房。

而正在值班的张廷玉仅凭脚步声,便识得康熙起身跪迎,这不仅说明他对康熙十分熟悉,同时也反映出了自身的精明过人。

毕竟,若是跪错了人,不仅出了洋相,传到康熙的耳中受罚,还可能留下马屁精的印象。

不仅如此,在看过康熙递过来的证词后,竟当着康熙的面将胤祀连夜呈上的证词烧掉,为的就是解康熙之急,替康熙做了想做却又不能做的事。

这其中对康熙帝王心术的把握,甚至可以与人形外挂邬思道所媲美,实在令人叹服。

此外,张廷玉还是在八王乱政时,为数不多敢站出来为雍正皇帝说话的大臣,这也进一步加深了雍正父子对他的倚重。

对于身为汉臣的他,还要面对疑心病极重的雍正来说,实属不易。

晚年时,不仅得以寿终正寝,还配享太庙的荣誉,而这不仅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也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所以位列第七,妥妥的。

弘昼是雍正的第五子,弘历的弟弟,大清知名摆烂王。

在剧中,他虽然只有少数几个镜头,但给人的印象却是十分深刻。

不管是胤祀还是胤祉,都有过对他的评价,总结起来,不外乎八个字:明哲保身,和光同尘。

所谓和光同尘,便是随俗而出,不露锋芒。与弘时不同的是,他很早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成为储君,于是便只专注于做个富贵亲王。

要知道,正值血气方刚,又是皇亲国戚,真正想要抑制住自己对权力和帝位的野心,没有很强的毅力是很难做到的,毕竟无情乃是帝王家的代名词。

而弘昼知道,只有在不威胁皇权,不挡别人路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为自己求得平安富贵的人生。

所以在后来胤祀失势倒台,被贬为阿其那的时候,也没有同弘时一起落井下石,始终远离政治漩涡。

可见得弘昼才是大智若愚的典范,也正因如此,他才得能活到乾隆 35 年寿终正寝。

第五 胤祥

胤祥是康熙第十三子,雍正的左膀右臂,人称侠王。

你或许会觉得有些奇怪,人人都说十三爷忠肝义胆,为人大大咧咧,怎会和精明二字扯上关系,但其实恰恰相反,他的一生谨小慎微。

尤其是在经历宗人府被圈禁的十年之后,整个人可谓是脱胎换骨。

此后,雍正的历次危机,几乎都是靠他力挽狂澜,实可谓救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可以说,若没有他,且不说雍正能否保住皇位,甚至能否登上皇位都犹未可知,所以胤祥的精明能干自是不必多说。

而他真正为人称道之处,还在于识人的准确。

记得在胤祥病危弥留之际,始终放心不下,拖着一口气,强撑着身体等待雍正。一生谨小慎微的他,在此时也不忘隔墙有耳的教训,用蒙语说出了那句“我在弘时的身上看到了八哥的影子”,瞬间点醒了雍正,为后来雍正弑子埋下伏笔。

可以说,从这点不难看出,胤祥识人之明,甚至还要在雍正之上

第四 李卫

李卫本只是个目不识丁的小混混,小名狗儿,乃是在胤禛和胤祥赴江南筹款时偶然相识,得缘成为二人的随从,并跟随回京。

又因为人机敏,做事认真灵活,入得四爷府中当差。因雍正照邬先生所提供的意见,又将李卫放在年羹尧身边,以便暗中监视。

在雍正即位之后,更是几经提拔,一路官运亨通,官至两江总督,一时风光无量纵观全剧,再无人如他一般一路顺遂。

要知道,雍正最为史上出了名的勤政严苛,又是心思极重,出了名的好面子。又将区区一个目不识丁的混混,在其手中屡次破格提拔至总督高位,其中所要承受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

但即便如此,雍正也对李卫可谓是用人不疑。看到这里,还有谁觉得李卫不够精明吗?

第三 雍正

雍正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三代皇帝,也是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利者。

曾利用种种手段,成功的从康熙手中接过帝国的指挥棒,可以说,纵观中国史册,他是最有含金量的皇位继任人之一。

要知道,康熙一朝实际参与夺嫡之争的每一位皇子,随便挑出一个,都可以胜任帝位,而他们的能力放在历朝历代,都可以说在平均水平以上。

要想从中脱颖而出,更是得获得康熙的首肯,其中的艰辛,与雍正本人的精明可想而知。

在剧中,看似雍正的重大决策总有邬思道的参与谋划,使得雍正本人反倒像个言听计从的提线木偶,但其实不然。

因为雍正始终保持着一名上位者的决策者,该有的清醒绝不会少。例如,在邬思道建议不要参与清查刑部的冤狱,不要做把太子拉下马的第一人,恐将不容于康熙,也就是不容于天下,因而失去争夺储君的机会时,而这些,雍正并没有依言而行

他选择的是从康熙手中接下差事,营造出自己积极为君父分忧的形象,却又设计自己因受风寒,无奈不能胜任的计策。所以这样的心机与狠辣,就连邬思道都不曾料及。

此外,雍正在即位后为推行新政,抑制官绅敛财和宫廷内部斗争和挤压,所展现出的种种手段,无一不可谓不精明。因此排名第三,确实无可挑剔。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也是康乾盛世的直接缔造者,他的精明自是不必多说。

且不说多次在朝中暗流涌动之间,轻而易举的化险为夷,前后两度废掉太子,却使朝中局面平稳运行,展现出远胜于常人的魄力,以及对朝政的绝对掌控力。

又是使得众多阿哥之间始终保持平衡,准确识别参与夺嫡的阿哥们,谁才是精明能干之辈,谁又是阿谀奉承之徒,不到最后一步,都不会让众人轻易揣摩出帝心。

其中,最绝的也是最多人忽视的地方,在于他的一生为维持明君形象,从不曾与师生文人为敌,一不加征课税,二不勒令徭役,致使国家的盛世形象,在康熙四十年以后逐渐徒有其表,以致于黄河发水之后,国库却拿不出钱来赈灾。

即为救国家于危难,又不愿担青史骂名,最终康熙决定传位于“坚刚不可夺其志”的雍正。

所以在全剧的后半段,雍正即位后就不惜一切代价推行新政,不过这都是在延续康熙生前就定下的国策之上。

而拥有这样恐怖设计于布局能力能力的康熙,位列第二,实在是毋庸置疑。

第一 邬思道

邬思道是众多网友心中毫无争议的第一人,人称“人形外挂”“雍正王朝的编剧”。因为他的种种操作及预判,实在让人感到细思恐极。

不论是在雍正低迷时期还鼓励他蛰伏以待,进而正式参与夺嫡,还是用李卫监视年羹尧,用年羹尧钳制在西北用兵的 14 阿哥胤禵,进而确保雍正在即位之初,政权的平稳过渡,都是能突显邬思道的精明之处。

总之,在雍正谋取皇位的过程中,他多次稳住局面,为后者揣摩圣心,指明方向,是雍正夺嫡之路上的第一智囊。

不仅如此,就连邬思道的出身都非比寻常,因为他本就是康熙朝获罪之人,隐居江南,后为四阿哥邀请出山,引入府中出任谋士。

对于要参与夺嫡的雍正来说,私自窝藏前朝钦犯,所冒的风险可想一般,不过这也是从侧面反映出了雍正的足智多谋。

而最令人称道的,还得是邬思道竟然在心思极端深沉的雍正手中功成身退,最终寿终正寝。想想看,如此既有大谋又有后手之人,纵观全剧,除此一人,再无其它。

好了,除了以上所述人物,你还知道雍正王朝中有哪些智者吗?欢迎留言讨论。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