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分层作业(答案次日)

发布时间:2024-10-30 10:27  浏览量:2

*基础达标+能力提升+链接高考 三步提升 建议用时:50分钟

一、基础达标(必做)(27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1.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透过世事的洞察,将追求仙道作为其人生目标,对此,同学们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以下评论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隐居山林,养性修身,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

B. 诗人的逃避现实,这种思想似乎带有些许消极色彩。

C. 诗人出于无奈而选择的道路,已展现出不随波逐流的坚持。

D. 这是一种通过远离尘嚣来表达对权贵的不屑一顾。

2.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歌摒弃了传统送别诗中常见的惜别伤离的陈词滥调,转而利用留别的情境来表达诗人不屈服于权贵的政治立场,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受。

B.诗歌的开头以对仗工整的句子勾勒出两个相互映衬的虚实形象,通过描绘仙山的虚无缥缈来反衬天姥山的真实存在,展现了诗人对壮丽山川的无限向往。

C.这首诗既是一首记录梦境的作品,也是一首游仙诗。诗人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技巧,描绘了一个幻想中的世界,塑造了一系列幻想中的形象,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D.在诗歌的结尾,诗人展现了自己不羁的个性和不卑不亢的气度。他劝诫世人应当及时享乐,探访名山大川,以此来维护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

3.对下列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势拔五岳掩赤城”是说天姥山的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赤城是南方一座山城的名字。

B.“一夜飞度镜湖月”的意思是一夜之间就飞过了倒映着月影的镜湖。镜湖又名鉴湖,“镜”“鉴”同义。

C.“谢公宿处今尚在”句中的“谢公”是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住宿。

D.“身登青云梯”一句的意思是自己登上了直上云霄的山路。梯,指山路上的石阶。

4.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描述,而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天姥山之高耸;他并未直接陈述山的高度,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生动描绘了山峰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

B. 《梦游天姥吟留别》既是一首描绘梦境的诗,也是一首充满仙气的游仙诗。诗中所描述的梦游经历,或许并非完全虚构。尽管诗的结尾流露出不卑不亢的气度,但诗人似乎在逃避现实,其消极颓废的态度,难免让人感受到一种消沉的情绪。

C. 《登高》是杜甫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七言律诗之一,它展现了杜诗中景象的苍凉广阔和气氛的沉郁悲凉。诗的前两联描绘了登高时所见的景物,后两联则表达了登高时的感慨之情。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情景交融,浑然天成。其格调雄浑高远,慷慨激昂,堪称古今独步。

D. 在《登高》的前四句中,诗人以“风急”二字为全联的引子,生动描绘了登高时的所见所闻。这开头的十四个字,每一个都恰到好处,无一多余,用词造句达到了难以言喻的高妙境界。

5.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小洲(陆地)。

B.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C.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

D.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政治上不得志。

(二)名篇名句默写(12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擅长描绘幻想的世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以“”和“”等诗句,生动地勾勒出云中仙人的装束与出行工具,令人赞叹不已。

(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通过“,”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

(3)杜甫在《登高》中,以“,”两句,深刻地表达了自己旅途中的忧愁和孤独之感。

(4)杜甫在《登高》中,用“,”两句,从空间的广阔角度描绘出秋天的壮阔与萧索,这两句诗常被用来象征旧事物的衰落和历史的不断前进。

(5)《琵琶行》中,白居易以“,”两句,生动地刻画了琵琶女犹豫不决而最终出场的情景。

(6)在《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感激作歌行”的原因,被浓缩为千古流传的两句诗:“,”。

二、能力提升(必做)(2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古风①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②,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③栖鹓鸾④。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赐金放还,初离朝廷之时。②徂晖:落日余晖。③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④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诗的开篇,诗人勾勒出了一幅天地广阔、霜雪覆盖万物、西风在荒野中肆虐的景象,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

B. “荣华东流水”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两句,传达了相似的意境。

C. “梧桐”两句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技巧,诗人巧妙地将讽刺的深意隐藏在连续出现的物象之中。

D. 本诗与《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同为李白的同期作品,两首诗均展现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气质。

8. 请深入剖析全诗的每一个细微之处,细致地体会诗人深邃而复杂的情感世界。(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赠李白①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②愧葛洪③。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①天宝四年(745年),李白被唐玄宗逐出宫廷后的第二年,与杜甫同游齐赵。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相别,杜甫写下这首赠诗。②丹砂:即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李白好神仙之学,曾入道炼丹。③葛洪:东晋著名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

9.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开篇运用了借喻手法,借助随风飘扬的蓬草形象,生动描绘了李白和杜甫两人携手漫游、居无定所的境遇。

B. 同时,首句还传达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情感。杜甫在为李白鸣不平的同时,也流露出自我感伤的情绪。

C. “愧”字呼应了“未就”,表明李白对葛洪感到愧疚,这暗示了李白在炼丹学道方面的挫败。

D. 此诗言简意赅,遗神取貌,蕴含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赞美以及劝诫等复杂情感。

10.请分析这首诗中所描绘的李白形象与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塑造的自我形象有何相似之处,并结合两首诗作进行简要阐述。(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经过了九十余年的安定,唐朝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开元年间,唐朝迈入全盛时期。由于近百年的繁荣发展,唐朝文化在当时的世界文化中处于十分先进的地位。通过先进文化的长期哺育,以及艺术经验的不断积累,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营造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于是诗坛群星涌现,诗歌艺术日臻成熟,富有盛世精神的唐诗成为了我国诗歌史上的高峰。

李白的诗是盛唐诗歌的精华,它奇妙地凝聚着盛唐诗歌的艺术风貌,兼有豪壮和明秀的美。他的诗充满自信,充满理想主义,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有一种巨大的、逼人的气势。他奔放的热情,坦荡的胸襟,率直的性格,豪侠式的行为,也是典型的盛唐式的。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他个人的性格气质,全都反映在他的诗里。他的诗如长江大河,奔泻直下;如天风海涛,不知自何而来,向何而去。追求理想,抨击黑暗,感慨人生,蔑视权贵,幻想神仙,纵情山水等等,凡是他要表达的,都脱口而出,没有任何拘束,没有任何隐瞒。出口之后,便滚滚滔滔,不可遏止。他的诗情是爆发式地倾泻出来的,而不是流淌出来的。

11. 请修正文中画线句子的两处语法错误,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可以适当添加或删除一些词语,但不得改变原句的意图。(4分)

12.在探讨文学作品时,我们时常会遇到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句子,请深入分析画浪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及其背后的文学魅力。(5分)

三、链接高考(必做)(29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9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3.下列对两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两首诗歌的起始对句均采用了对仗技巧,句型规整,节奏明快,意旨简洁有力。

B. 两首诗歌的第二联均描绘了景物,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展现出雄浑的韵律。

C. 两首诗歌的第三联均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哀叹,漂泊、孤独、疾病等多重不幸汇聚一身。

D. 两首诗歌的结尾对句情感各异,前者因个人困境而忧愁,后者则因国家的战乱而悲泣。

14. 请分析两首诗歌的首联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哪些差异,并结合具体诗句进行简要阐释。(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20分)

材料一: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履,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节选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材料二:

从南明入台,山如剥笋根,又如旋螺顶,渐深遂渐上。过桃墅,溪鸣树舞,白云绿坳,略有人间。饭斑竹岭,酒家胡当垆①艳甚,桃花流水,胡麻正香。过会墅,入太平庵看竹,俱汲桶②大,碧骨雨寒,而毛叶离屣③,不啻云凤之尾。使吾家林得百十本④,逃帻去祥⑤其下,自不来俗物败人意也。

行十里,望见天姥峰大丹⑥郁起,至则野佛无家,化为废地,荒烟迷草,断碣难扪。农僧见人辄缩,不识李太白为何物,安可在痴人前说梦乎?所谓“半壁见海”“空中闻鸡”,疑意其颠,上至石扇洞天,青崖白鹿,葛洪丹丘⑦,俱在明昧之际。不知供奉何以神往?天台如天姥者,仅当儿孙内一魁父⑧,焉能“势拔五岳掩赤城”耶?山灵有力夤缘⑨入供奉之梦一梦而吟一吟而天姥与天台遂争伯仲席。嗟呼!山哉!天哉!

(选自明・王思任《天姥》,有删改)

[注]①酒家胡:酒家妇。当垆:卖酒。②汲桶:水桶。③离屣:此处形容竹叶纷披之状。④本:棵,株。⑤帻:包头巾。祥(kūn):有档的裤子。⑥丹:指代寺庙。⑦葛洪:晋代炼丹家。丹丘:传说中葛洪炼丹的遗址。⑧魁父:小土丘。⑨夤缘:攀附。

15.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3分)

山灵有力A夤缘B入供C奉之梦D一梦而吟E一吟F而天姥与天台G遂争H伯仲席

1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谢公屐”是诗人谢灵运所创制的,一种专为登山设计的活齿木屐。其鞋底装有两个木齿,上山时移除前齿,下山时移除后齿,从而使得行走于崎岖山路更为便捷。

B. 在“使吾家林得百十本”这一句中,“使”字的用法与《陈涉世家》中“上使外将兵”一句的“使”字含义是一致的。

C. “俱在明昧之际”中的“昧”字,与成语“拾金不昧”中的“昧”字,其含义是不同的。

D. “不知供奉何以神往”中的“供奉”一词,特指李白,因为李白曾担任过翰林供奉的职位。

1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描绘梦境的诗作,从“我欲因之梦吴越”至“仙之人兮列如麻”均为对梦中景象的叙述,构成了诗篇的核心部分。

B.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选段中,诗人细腻地勾勒出梦中攀登天姥山的沿途风光以及那迷离恍惚、光怪陆离的仙境,笔触生动而鲜明。

C. 王思任抵达天姥山,原期望体验李白诗中所描绘的壮丽景色,然而亲眼所见与李白笔下的梦幻世界相去甚远,这让他感到极度失望。

D. 王思任在攀登天姥山后,对李白诗中所提及的“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以及“且放白鹿青崖间”,“俱在明昧之际”的描述感到讽刺,认为李白的言辞过于夸张,与现实不符。

18.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2)农僧见人辄缩,不识李太白为何物,安可在痴人前说梦乎?

19. 王思任亲自游历天姥山,目睹了哪些与《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中描绘的景象截然不同的场景?请简要概述。(3分)

标签: 天姥 登高 梦游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