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山游记—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县河镇访古三
发布时间:2024-10-09 05:42 浏览量:20
五峰山游记—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县河镇访古三
记者 王开成 综合报道
五峰山高入云端,
寺钟悠扬夜未眠。
金州八景美如画,
报国寺立峰之巅。
月明人静钟声远,
音传数十里外闻。
古寺已废钟无存,
胜景难再现当年。
文献考证寻遗址,
县河镇村藏真迹。
五峰如掌耸云端,
寺钟朝贺昔时景。
文人墨客争相咏,
诗篇流传颂佳名。
普晖县令曾留墨,
明成化年忆旧情。
时光荏苒寺已废,
钟声远去留遗韵。
今日旅游多造景,
文化底蕴却难寻。
五峰寺名传古今,
历史沧桑记心间。
走进五峰山一游,
感受辉煌与厚重。
“幽境出仙宜养性,好去处无需远寻。”这句话用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县河镇大垛村的五峰山,恰如其分。
五峰山,因山上有报国寺而得名,距离安康城区仅40公里,是鄂渝陕古盐马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
报国寺,又称五峰寺,虽然它在清末的一场火灾中化为灰烬。但五峰山依然屹立,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一山之内能观五景,五峰寺便是其中之翘楚。
报国寺五峰山藏,山脚下黄洋河谷的车厢峡,明末李自成农民军被困的古战场,
东面平安宫、西面吉河、南面天池山、北面大垛山,每一处都如诗如画,仿佛天地间最精致的布局。
静坐在这里,观天地万象,已尽纳日月神气。
自明朝以来,报国寺香火鼎盛,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在这里交织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五峰梵钟响悠扬,历史沧桑诉衷肠。那迷人的故事和说道,如同五峰寺的歌,永远传唱。
五峰耸立天地间,龙脉地貌显奇观。环阴抱阳藏玄机,龙椅太师椅中安。古人以堪舆之术择地建寺,坐北朝南迎日月,天地万象尽收纳。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更是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道家学说此中源,安康之地重风水。山川形胜助人事,兴旺发达成栋梁。寺庙巍峨习仪朝,君恩浩荡泽四方。古人智慧今仍在,五峰寺名永流芳。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建筑的壮丽,更是文化的传承与智慧的积淀。
五峰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它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藏、蒙等民族的建筑特点,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五峰寺建筑风格。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建筑上,更体现在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
五峰寺的建筑布局非常讲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大雄宝殿,下层为法堂和僧房。大雄宝殿是五峰寺的主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殿内装饰华丽,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对佛教的崇敬与信仰。
走在五峰寺遗址的幽静小道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古人智慧的脉搏。
在这里,不仅是一个观万象的好去处,更是一个思考人生、领悟哲理的圣地。五峰寺的每一处都充满了深意与启示,让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生的厚重与深远。
在这里,可以学会敬畏自然、尊重历史、珍视文化,更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与价值。
五峰山,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坐标,更是一个精神上的归宿。它让后人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关于智慧、信仰与人生的哲理,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五峰山如同一方净土,让人在访古探今之际,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升华。
五峰山,是一个地理坐标,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一种历史的记忆。
它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也启迪着未来的思考。在这里,每一处风景都有它的故事,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五峰山之行,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探访,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或许更需要这样一方净土,来安放心灵,寻味那些被时光遗忘的故事。
《五峰山游记》
五峰耸立映青天,
报国寺名传世间。
幽境仙宜养心性,
好去处无需远探。
鄂渝陕道明珠灿,
佛教圣地心留痕。
清末火灾成灰烬,
辉煌沧桑诉无言。
一山观尽五大景,
五峰寺翘楚独尊。
黄详河谷车厢峡,
古战场迹犹可寻。
四周如画布局巧,
天地万象纳神气。
寺庙香火自明盛,
历史文化交织丽。
梵钟悠扬诉衷肠,
五峰故事永传唱。
龙脉地貌显奇观,
环阴抱阳藏玄机。
古人堪舆择地建,
坐北朝南迎日月。
敬畏自然察人生,
道家学说此中源。
安康之地重风水,
山川形胜助人事。
兴旺发达成栋梁,
五峰游记传千古。
(记者王开成综合报道)
- 上一篇:高级的养生:心无闲事
- 下一篇: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一线中轴传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