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白》:恶人的悲剧
发布时间:2024-10-06 04:58 浏览量:18
在2024英国舞台影像展上看的第二部戏是由英国著名演员拉尔夫·费因斯主演的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
因为对莎士比亚的痴迷,因为对拉尔夫·费因斯的偏爱,我选择了这部《麦克白》。更重要的是,《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悲剧气氛最浓厚的作品,还是世界著名悲剧作品中几乎绝无仅有的一部以恶人为主角的悲剧作品。所以,我很想看看拉尔夫·费因斯如何演绎这个著名的悲剧角色。
“英国病人”麦克白
多数影迷对拉尔夫·费因斯的印象主要来自《英国病人》。他的内敛、深沉完美地诠释了传统英国演员的特质,拥有着迷人的英国贵族优雅魅力。而麦克白则是莎士比亚悲剧中最心狠手辣的恶毒角色,与优雅迷人完全背道而驰。于是,拉尔夫·费因斯在这版《麦克白》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略显病态而优柔寡断的麦克白。
麦克白的故事有历史原型。麦克白是苏格兰贵族,其母亲出自苏格兰王室,所以他有王室血统和王位继承的可能。1040年,苏格兰国王邓肯一世与麦克白交战,邓肯一世被杀。麦克白以王室后裔身份继任苏格兰国王,延续统治17年。1057年,邓肯一世之子马尔科姆为父报仇,在战场上杀死了麦克白。麦克白死后,卢拉赫继位,数月后被马尔科姆谋杀。此后马尔科姆继位苏格兰国王。
莎士比亚把这个来自苏格兰的历史故事改编成了一个背叛与谋杀的悲剧故事。英国文艺批评家威廉·赫士列特曾经这样评价,“《麦克白》是根据比莎士比亚任何别的剧作更强烈、更系统的对比原则写出的”。他把麦克白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另一位篡位者、暴君理查三世作比较,认为“理查之残暴是出于天性与体质。麦克白之残暴是出于偶然条件。理查生来身体与思想都有缺陷,并且天生不能为善。麦克白则充满了‘人类慈善的乳汁’。他是让大好机会、妻子的怂恿和预言的告知给引诱得犯罪的。”
西蒙·古德温导演的这版全新的《麦克白》便依托拉尔夫·费因斯的个人魅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英国病人”式的麦克白,深刻挖掘了麦克白背叛与谋杀的心理原因。正如威廉·赫士列特所说,麦克白本来也是一位优雅的贵族,但是在3个女巫和他野心勃勃的妻子的煽动下,做出了大逆不道的事,终于遭致惩罚。
拉尔夫·费因斯延续自己善于饰演心理复杂角色的特点,演出了麦克白在妻子面前的软弱,在女巫面前的轻信,在罪行面前的后怕,在失败面前的恐惧,既让人唾弃,又让人可怜。剧中有一个细节,杀了邓肯之后的麦克白如惊弓之鸟,蜷缩在夫人的怀里,就像一个闯了祸的小孩。这个场面再明确不过地昭示了,这个战场上的强人,内心里其实是极其懦弱的。血腥的残忍手段,也可能出自一个胆小如鼠的懦夫之手。这是“英国病人”麦克白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是这版《麦克白》存在的理由。
恶人的悲剧
众所周知,悲剧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悲剧一直在戏剧作品中具有最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升华思想情操的目的。所以,悲剧的主角大多是好人,正面角色,唯有《麦克白》是个例外。麦克白是世界戏剧史上最经典的悲剧主人公之一,但却是唯一个恶人角色。
那么,恶人也可以成为悲剧主角吗?恶人的悲剧也可以具有崇高的美学价值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恶人也是从好人演变过来的。
威廉·赫士列特在他的《莎士比亚戏剧人物论》里详细分析了麦克白的性格,指出他坦率,喜欢交际,慷慨大方;他有同情感,也能怜悯人;他把失去朋友、失去随从者的挚爱、失去好名声列入使他厌倦生活的原因;他后悔用不正当手段夺取王位。即便后来的一桩桩暴行,也都是为了掩盖罪行不得已而为。
是荒原上的3个女巫,唤醒了麦克白内心深处的野心和渴望。是麦克白夫人的极力怂恿,让麦克白走进了万丈深渊。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不就是古今中外所有罪犯走上那条不归路的同样的规律吗?
每个人心里都有个魔鬼。每个恶魔都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恶人麦克白的悲剧正是因为有这样独特的审美意义,才屹立于世界戏剧舞台数百年不倒,成为被搬上舞台、银幕、荧屏最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