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典教授:走向以“功能”为核心的中医康复学
发布时间:2024-09-29 17:34 浏览量:17
陈立典,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康复医学会会长,曾任国际物理与康复医学会执行委员,美国雪兰多大学访问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等。
“康复”一词,最早见于《尔雅》,《尔雅·释诂》曰“康,安也”,《尔雅·释言》曰“复,返也”,泛指伤病的恢复、痊愈。
中医康复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功能状态及其对健康影响的中医理论和技术应用的知识体系。
中医康复学基于“形神合一”“天人合一”两个基本观点构建了整体功能观的中医康复理论体系,并以此形成了中医康复预防、评价和治疗的原则与方法,用于指导中医康复临床实践。
中医康复学理论以整体观为基础,以功能为核心,以全面康复为目标,起源于先秦,历经汉魏、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不断充实,及至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获得蓬勃发展,日益成熟。
先秦时期,导引术的形成,标志着中医康复思想开始萌芽。《黄帝内经》不仅确立了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记载了许多中医康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体现了与中医康复有关的理论、原则,尤其是形神共养、天人相应、顾护阳气、扶助正气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奠定了中医康复学整体功能观的理论基础。张仲景、华佗、葛洪、陶弘景等医家不断丰富着中医康复的思想和方法,为中医康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等医学著作出现,将中医康复技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到了宋金元时期,《圣济总录》等诸多医学著作系统介绍了导引、体育疗法等方法,形神共调的中医康复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杂病源流犀烛》等医学著作的出现对疾病康复的认识逐渐深入,关于中医康复的相关记载也更加全面、系统。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疗养院、中医院和综合医院的中医科、骨科大量应用了中医康复的思想和技术方法,中医康复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知识与技术的引入,以功能观为主的康复思想逐渐融入中医康复理论体系。从2007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中医康复重点专科,2009 年设立中医康复学科,2016 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到2021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提出积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切实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中医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医康复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均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建立中医整体功能观,重视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联系性,自身的整体性、稳定性,强调“形与神俱”“形神合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健康状态。
中医康复技术以传统运动疗法为代表,与针灸、推拿、药物内外治法等共同构成了中医康复技术体系。传统运动疗法在康复医疗中的价值,历代医家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如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田绵淮的《援生四书》、清朝官修的《古今图书集成》等,都记载了丰富、具体的导引治疗方法,体现了传统运动疗法在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康复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康复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数千年的中医学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医康复技术,逐渐形成了整体功能观的中医康复理论体系。在中医康复理论指导下,中医康复技术不仅在疾病康复中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还广泛应用于改善和提升身体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的健康服务中。
随着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以功能为中心的康复医学思想越来越清晰,中医康复学科发展日益成熟,以功能服务为中心的康复学科属性也越来越明确。
左右滑动查看 详细信息 →
《中医康复学》(陈立典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 9)一书首次提出中医康复学以功能为核心,以全面康复为目标,以整体功能观为指导思想,促进功能的全面康复和提升,提升健康状态。紧紧围绕如何运用中医康复理论知识、中医康复技术方法,对功能障碍进行预防、评价、治疗,改善和提升身体功能,促进功能恢复和重建;或是运用中医康复技术方法进行调摄,从而不断改善身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本书紧紧围绕着“功能”,从中医康复学的发展历程、中医康复学的功能观、中医整体功能观的康复思想、人体不同时期的功能状态、人体功能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功能与健康、人体功能的中医康复评价以及中医康复治疗等角度,对于中医康复学的理论内涵与实际意义进行了深刻阐述,可供康复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本文摘编自《中医康复学》(陈立典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 9)一书“前言”“绪论”,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978-7-03-078721-7
责任编辑:鲍 燕
本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中医康复学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中医康复学的功能观。第三章,中医整体功能观的康复思想。第四章,人体不同时期的功能状态。第五章,人体功能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第六章,功能与健康。第七章,人体功能的中医康复评价。第八章,中医康复治疗。本书首次提出中医康复学以功能为核心,以全面康复为目标,以整体功能观为指导思想,促进功能的全面康复和提升,提升健康状态。紧紧围绕如何运用中医康复理论知识、中医康复技术方法,对功能障碍进行预防、评价、治疗,改善和提升身体功能,促进功能恢复和重建;或是运用中医康复技术方法进行调摄,从而不断改善身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本书可供中医康复临床工作者、医学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