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十中评优课系列报道四——百花齐放展风采,精耕细作绽芬芳

发布时间:2024-09-27 01:44  浏览量:17

9月26日,徐州市第十中学的校级评优课活动已经进行到第4天,今天闪亮登场的是政治、地理、化学三门学科的参赛教师,他们是:马琳琳、张薇薇、庄璐瑶、孙甲欣、陈家旭。评委教师是:王春玲、程伟、秦树芬、杜黎明、周均福、张鹏、高会。

政治组

政治组的三位年轻教师同课异构,都执教《家的意味》。

马琳琳老师课上先让学生们观看视频《中国式浪漫“回家的路”》,引出“家是我们一生的牵挂”这一话题。接着,班内学生展示自己家的全家福照片,并“我说我家”,进行家庭故事分享,明确家的含义和家对我们的意义。为了更好地体会知识点,学生们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编排了课本剧,展示出“宽容”的优良家风。接着,马老师让大家结合梁启超的家风故事,体会“爱国”家风,再通过欣赏歌曲《国家》和进行辩论会来感悟家庭的重要作用。最后,马老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们为自己的家庭写一封推介信来参加徐州市举办的文明家庭评比活动,愉快地结束了本节课。

张薇薇老师先向学生展示视频资料《家有儿女》中的片段,再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自主学习本节课内容,明确:家庭的含义、结构,家的重要性,家风的意义等知识点。为了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张老师设计了“猜盲盒”游戏,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书本内容。她分四步带领学生逐步掌握学习要点:识家之意味,品家之情意,扬家之风气,筑国之基石。其间又以《家有儿女》的相关剧情串联整堂课,包括欣赏视频,故事续写,头脑风暴等活动环节,同时还播放了来自学生家长拍摄的视频,以及展示家长来信,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了家庭的温馨和情意。

庄璐瑶老师创设大情境:水上实景剧《彭城风华》里的苏轼与徐州跨越千年的故事,并以一贯之整个课堂,从苏轼的出生与童年谈起,涉及到他的仕途之路,他的家庭教育,直至总结出:家是生命的居所,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使我们的修身之所;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庄老师和学生代表化身为苏轼和其家人,带领大家一起共赴一场纵观古今之旅,使学生们在妙趣横生的课堂上传承家风家训,感悟家国情怀。

地理组

孙甲欣老师执教《中国的气候》。她创设情境:放寒假了,家在海口市的小明要去哈尔滨市的外婆家过春节,引入探究中国气候这一话题。她让学生们通过阅读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出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征。然后,再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们知道影响气温分布特征的因素,并能初步分析出气温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课程结束前,孙老师又通过课堂检测小题来帮助学生们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化学组

陈家旭老师执教《燃烧》。他以“吹不灭的蜡烛”入题,总结出: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接着,展示一系列的小实验,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的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且同时具备,缺一不可。随后,他又带领学生探究熄灭蜡烛的不同方法,从而联系讲解生活中灭火的不同方式,分析燃烧放热的利与弊,告诉同学们消防小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评优课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老师精辟的逻辑思路和优雅的教学教态,更多的还有学生们全情的投入和思考。这样的课堂早已由传统意义上的“老师教、学生听”,转变为在老师潜移默化又充满深意的引导下,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体会学习的乐趣。老师们在课上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渗透到课堂当中,依据新课标,探究新方法,大胆创新,精心研磨,为评委和观摩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百花齐放展风采,精耕细作绽芬芳。相信,在众多优秀教师的努力下,十中的教研水平定会达到新的高度。

撰文:孙琳

图片:王春玲、秦树芬、马琳琳、王心怡、高会、王珺彦、孙琳

审核:翟仁爱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