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职业倦怠,如何寻求最优解?丨睡前聊一会儿
发布时间:2024-09-25 17:54 浏览量:35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晚上好。早晨醒来不愿起床,到公司后更提不起精神;周五过了12点,心就飞出了工位,周日的晚上止不住地忧愁……这样的心态,许多人一定不陌生。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汇,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参考——职业倦怠。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职业倦怠是什么?用专业的话来说,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伴随长期压力体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用网友们的话来说,就是“无论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常常觉得“没意思”“心累”。疲惫的概念我们并不陌生,不同的是,如今,我们更加科学地看待这个问题。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职业倦怠”作为职业健康综合征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人们更多关注这个问题在职场上的表现,认识、承认、应对所处的这一困境。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问题症结所在。有专家表示,从组织层面看,职业倦怠主要源于工作要求与工作资源之间的不平衡。这与个体的感受相符。去年12月,有机构对1000名职场人士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93.8%的受访者对工作有倦怠感。不仅仅是工作强度带来的身体疲惫,患上“职业倦怠”的个体,在社会压力或自我要求等因素影响下,往往还容易陷入内耗。反复挣扎中,工作的意义被消解,生活的节奏出现了紊乱。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