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概况

发布时间:2024-09-24 20:37  浏览量:28

中医养生康复学源远流长,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丰富内容的学科。在历代文献典籍中,关于中医养生的专著或内容较多,甚至在古代诸子百家的文献中也往往可以见到诸多关于养生保健的论述。而中医康复学的专著则相对较少,其内容大都散见于各类医学古籍当中。本书对中医养生康复学做了系统阐述,首先了解一下其发展概况。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按照历史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远古时期

从人类诞生的原始群居,到母系社会、父系社会,直至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在这一时期,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通过自己的劳动,不断地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在生活劳动实践中,人类产生了对人体生命的认识,而随之也就开始了养生与康复知识的积累,开始有了原始的医疗实践活动。人类在觅食的过程中,发现某些可增强体力、减少疾病的食物,逐渐催生了食物养生的萌芽,故有“医食同源”之说。燧人氏钻木取火,将生食化为熟食,既促进了食物的消化、营养的吸收,又减少了疾病的发生;由火可驱寒暖身的常识,衍生出某些简便易行、除病养生的方法,如灸、熨等。古人发现模仿动物跳跃和飞翔的姿态可以使身体轻盈强健,故逐渐将其转化为以舒筋活络为目的的舞蹈动作,又进而演变为运动导引的保健活动;在劳作后的养息时,或闭目静养徐徐吐气、或伸展肢体、或施以按摩,顿感神清气爽,由此萌生出导引、吐纳,又被后人发展成为“气功”等。诸如此类的劳动生活实践均与养生康复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早在殷商时代,就已经有一些关于养生保健以及康复内容的记载。例如,我国最早的文字殷墟甲骨文中就有“沐”、“浴”、“寇帚”等字,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注重身体的保养。在社会人群当中,还有“小疾臣”这种从事医疗管理、疾病治疗的专门职业,以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山海经》中也记载了某些疾病的康复治疗措施以及有关养生保健的内容,如:“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爰有嘉果,其实如桃……食之不劳”、“其中有箴鱼……食之无疫疾”,这其实就是关于食疗养生的方法。此外,据《周礼》记载,当时的医政制度不仅有明确区分,而且还设置了“食医中士”,专门负责王公诸侯的饮食保健。

由此说明,早在纪元时期我们的祖先即已积累了相当程度的养生与康复知识。

二、先秦时期

中华民族从夏王朝的建立,经历殷、商、周至春秋战国,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历史时期统称为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学术界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思想水平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诸子百家在探讨自然规律与生命奥秘的过程中,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思想也应运而生,其内容散见于各家的著作中。

道家主张人与自然都必须遵循“道”的规律,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人的生命活动只有符合自然规律,才能达到“深根固柢,长生久视”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健康长寿。道家思想中的“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等主张对中医养生康复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

《管子》强调“精”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主张存精以养生。他指出:“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源泉”(《管子·内业》),由此提出了存精养生的具体方法,并强调饮食起居、精神调养对人体生命的养护作用。

儒家经典《尚书·洪范》所载:“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这是要求达到身体、精神和社会意义上的完满状态,此与现代整体健康和全面康复的概念是相通的。儒家也认为“修身”首先在于“正心”“诚意”,而“正心”、“诚意”之要在于“执中”,就是时刻使自己的心情处于中和的状态。《大学》提出:“身有所忿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所以,儒家养生十分强调精神的调摄,强调日常生活行为的合度,包括饮食卫生、起居安排等。

先秦诸子百家提出的养生思想、原则和方法,渗透到医学领域,充实和丰富了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内容,为养生康复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作了科学的概括。《黄帝内经》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提出了著名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并且明确提出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如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等,创立了经络学说,为针灸、按摩、导引养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此外,《黄帝内经》中还记载了一些康复原则与多种老年病、慢性病的康复医疗方法,如《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跻。"这些原则和方法至今仍在指导中医养生康复的临床实践。

三、汉晋时期

汉晋六朝时期,既经历了汉代封建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动荡。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承先启后的著名医家和养生家,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康复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医圣”张仲景创制了六经辨证体系,其著述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此书在临床医学方面贡献卓著。不仅如此,张仲景在养生康复方面也有杰出的成就,提出了合和五味、顺天避邪、清静调神等养生康复原则。对于病后康复护理,强调饮食调理防止“食复”,力倡导引按摩、动形以防病治病或促进身体康复。张仲景被后人誉为中医方剂学的鼻祖,其所创的很多方剂具备有病可治、无病则养的双重作用。此类方剂的特点:一是药性平和,兼具药食之美;二是具扶助正气、调理脏腑之功;三是宜于久服而有益无害。诸如黄芪建中汤、甘麦大枣汤、当归生姜羊肉汤、薯蓣丸之类,可谓开以方养生之先河。

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华佗在养生与康复中十分重视体育锻炼,他教导弟子吴普:“人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三国志·华佗》)。并根据《庄子》“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之法,在继承古代导引、行气吐纳等功法的基础上,编创了动形养生的“五禽戏”,既能防病健身,又能促使患者身心康复。东汉思想家王充在养生方面提出禀气的厚薄决定寿命长短的观点。他在《论衡》中强调:“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其寿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病寿短。”所谓禀气即是强调先天对人体的影响,因此他认为保健当从胎产开始。当然,人之所以长寿除了先天禀气渥厚之外,还与后天养护有关。他指出人的寿域有一定限度,多以“百岁”为寿限。

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书中将补身养命、养性补虚之药列为上中之品。在多种药的功效的解释中,多有“耐老"、“增年”、“长年”、“不老”、“不夭”的字样,以示其补益强身、防衰延年之功,如人参、白术、黄芪、地黄、枸杞子等。《神农本草经》确实为药物养生的开端。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指出若要延年益寿,必须注重服食养生药物和导引方法。同时他在《释滞篇》中倡导房室养生,指出:“人欲不可都绝,阴阳不交,则坐至壅遏之疾,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也。任情肆意,又损年命。唯有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说明房事适度有助于健康长寿,不可过度亦不可抑制。他还认为养生的功法,应以轻便易行、有益身心为原则,不必有所拘执。南朝陶弘景在总结梁代以前各类书籍中养生法的基础上,编撰了《养性延命录》,专列“服气疗病篇”和“导引按摩篇”,认为气功、导引按摩不仅是很好的养生手段,也是康复医疗的常用方法。

四、隋唐时期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到了隋唐时期,养生保健、康复医疗也在实践中有了长足的进步。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把1700多条疾病证候分成67门叙述,包括内、外、妇产、小儿、五官诸证。书中论述了各科众多疾病的病因病机,但未载一方,而是辑录了“养生导引法”289条,除去其重复的76条,共计213种导引功法,用来针对治疗110种病候。其功法之丰富,治疗疾病范围之广泛,都是其他医籍中所未见的。而且不同疾病选用不同功法,一种疾病亦可采用多种功法,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养生康复学辨证施养(施治)的特点。

唐代医家孙思邈,对养生学的贡献颇为卓著。他不仅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大量养生论述,还著有保健专篇《摄养枕中方》,其中内容丰富、功法众多。孙思邈在养生康复学的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重视养性。孙思邈在继承和发展《黄帝内经》“治未病”的基础上,提出“养性”之说。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中写道:“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迫于既逝之后”,通过养性、治未病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其二,重视食疗。孙思邈曰:“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认为饮食是养生防病的重要手段。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列食养、食疗食物154种,并分别论述其性味功能、适用范围、服食禁忌等,这为后世饮食养生奠定了基础。其三,强调房中补益的重要性。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设有专章讨论房中补益,认为对已婚男女来说,掌握房中之术是养生防病的需要。其四,重视导引吐纳之术。孙思邈很推崇彭祖的服气吐纳之术,对导引、吐纳、服气、调息等有较深刻论述。

除《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唐·王焘《外台秘要》、孟诜《食疗本草》以及昝股的《食医心鉴》等多部医学著作,亦对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流派争鸣的局面。学术争鸣既活跃了学术空气,又促进了中医药学进步,同时还丰富了养生康复学的内容。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著作专论养生,如《三元延寿参赞书》、《寿亲养老新书》、《泰定养生主论》等。另外其他一些医学著作中亦有较丰富的养生康复学的内容。

宋代官方编著的《圣济总录》与《太平圣惠方》两部医学巨著,工程浩大,集各种疾病的治疗于一体,均有关于养生康复的内容。《圣济总录》中辑录了许多养生康复的手段与方法,诸如神仙导引、神仙炼丹、服气辟谷、服饵药膳等。尽管有的内容带有神秘色彩,但其中的方式值得借鉴,如其中所载治虚劳、治脾胃弱、治产后诸症综合运用了中药、针灸、按摩、导引等康复方法。

"金元四大家”不仅是临床家、理论家,同时也是养生家。他们精于养生,重视康复,并且将临床医疗的观点和理念融人到养生、康复实践中,对于养生、康复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寒凉派的刘完素强调“气”是生命活动中最根本的物质,阐述了气、神、形三者的关系:“气耗形病,神依气立,气合神存”。刘完素注重气、精的保养,尤其重视养气;主张养气可采用吐纳术,以吹气、嘘气、呼气、吸气以吐故纳新。他在方药方面创制了何首乌丸、大补丸等以补气固精。攻邪派的张子和以攻邪见著,并在其著述的《儒门事亲》中提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的观点,尤其重视患者病后胃气的恢复,故而提倡进食米粥等,助胃气恢复以祛除余邪。在养生康复中,张子和还特别重视机体与情志的关系,强调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从而丰富了中医学有关心身医学、社会医学的内容。补土派的李东垣重视脾胃的功能,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他认为人身之元气资生于脾胃,“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李东垣认为“调养脾胃之气,顾护后天之本”是防病抗病、延缓衰老的重要原则。论养生重“脾胃将理法”,应做到三个方面:一是调节饮食护养脾胃,二是调摄情志保护脾胃,三是防病治病顾护脾胃。滋阴派的朱震亨在其“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思想指导下,非常重视护阴养精,强调养生重在护养阴气,力倡节制色欲、私欲与食欲。他在《格致余论》中指出:节色欲以保阴精不妄泄而精充神旺;节私欲要正心、收心、养心使心静而精气内守;节食欲防过食辛温燥热之品以免耗伤阴精。朱震亨在理论上阐明了阴虚与衰老及老年病的关系,提出了有效的滋阴养生、康复的方法。

宋金元众多著名医家与养生家,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勇于提出新见解,产生了不同的医学流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体现了以医学促养生学、以养生学补充医学的理论特色,使中医养生康复学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重大的创新与突破。

六、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养生保健和康复医疗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中医养生的专论和专著大量涌现。明代医家赵献可、张介宾特别重视"命门真火”。在此思想指导下,张介宾提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景岳全书·传忠录》),重用温补真元的方法来养生防病治病。赵献可则强调命门与脏腑相关,为十二官"真君真主”,十二官的功能活动皆以命门之火为原动力,其(医贯·内经十二官论》主张养生治病,均以保养真火为要。

高濂的《遵生八笺》提出了养心坐功法、养肝坐功法、养脾坐功法、养肺坐功法、养肾坐功法等,丰富了调养五脏说。明末医家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一书中,阐述了虚劳的病机、治疗法则及预防措施。李中梓的《寿世青编》强调用“调神”、“节食”、“保精”来调养五脏。

至于养生保健的专书,则有冷谦的《修龄要旨》,其中详细论述了四时起居调摄、四季却病、延年益寿、八段锦导引法等,其以歌诀形式介绍,易于传诵实施。万密斋的《养生四要》提出“寡欲、慎动、法时、却病”的养生原则,对于违反此原则而产生的疾病,列有药物治疗方法。

明清时期,众多医家对老年人的养生保健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如明代嘉靖年间,新安徐春甫的《老老余编》,将养生与“忠孝”相联系,把养老尊老上升到伦理道德的更高层面。御医龚廷贤在《衰老论》和《寿世保元》中对衰老的原因作了深入探讨,并辑入前人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搜集了大量延年益寿的秘方。最具代表的是清代著名养生家曹庭栋,据自己的长寿经验,参阅三百余家养生论述,从日常琐事、衣食住行等方面,总结了一整套简便易行的方法,著成《老老恒言》,特别是他根据老年人脾胃虚弱特点编制的粥谱,为食疗养生增添了色彩。温病大家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载300余例老年病的治验,并指出中年以“阳明脉衰”为主,60岁后则以“肾虚”为主,创“久病入络”的新理论,将疏通脉络、活血化瘀的治疗法则运用于老年疾病治疗与康复过程当中,为老年病的防治开拓了新的思路。

这一时期,药物养生及饮食养生的理论日渐完善,方法也日趋丰富。明代朱楣等编著的《普济方》不仅收入大量养生名方,还详细地记录了膏、丹、丸、散、酒等剂型的制作方法,使养生药物在剂型上更加丰富,便于实际应用。明代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收录了许多饮食养生方面内容,包括食养物品、饮食禁忌、服药食忌等。此外,汪颖的《食物本草》、钟惺的《饮馔服食谱》、袁子才《随园食单》、章杏云《调疾饮食辨录》、陈修园《食物秘书》、黄鹄《粥谱·附广粥谱》等均涉及诸多饮食养生的内容。

康复医疗发展至明代,除内、外、妇、儿科外,还涉及眼科、口腔科等,且康复医疗的手段亦日趋增多。如薛己《口齿类要》中记载关于口腔护理的内容,傅仁宇《审视瑶函》中的“动功六字诀”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对瘫痪、消渴、积聚、虚劳等病证,分别采用针灸、按摩或气功等方法,均有一定效果。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在其卷首,列有“运动规法”,认为每种疾病的病后皆可用导引运动之法。在道光年间日本人丹波元坚编撰的《杂病广要》中列有“调摄法”一节,其中“调理”、“善后"等论述都属于康复医疗的范畴。

七、近代及现代

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由于帝国主义的侵入,社会的动荡不安,不仅谈不上科学文化的发展,中医学等传统文化还屡遭摧残,中医养生康复学更是几近夭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获得了新生,中医养生康复学也开始复苏。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大批古代养生文献整理出版,现代医家的养生专著不断问世,尤其是1987年国家教委决定在中医院校开设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并把《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列为中医高校的课程,均推动了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自此以后,全国各中医院校先后开设了中医养生文化研究生课程,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中以养生康复作为专题研究的不断增多,各级科研课题中养生康复研究立项比重也在逐年增大。

近几十年来,中医养生康复学科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关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养生康复学理论和方法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如从脑科学、免疫学、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等层面研究探讨中医养生保健的机理;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现代物理学及系统科学等方法武装、改造传统的养生康复形式和手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养生康复学更加得到重视。国际社会“回归自然”的趋势不断加强,各国对天然药物、食物的研究日趋活跃,为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中医养生康复学在理论研究上将不断创新、突破,在实践运用上将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演进,普及于民众、服务于社会。在人才培养上以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向社会输送人才,构建养生康复体系。同时,中医养生康复学通过学术交流以及其他方式,向世界各国传播。有理由相信,中医养生康复学将为整个人类健康长寿、医疗保健作出更大贡献。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