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凶日,今年秋分不一般,提醒老年人:秋分最要做的4件事
发布时间:2024-09-21 17:16 浏览量:29
在阅读之前,温馨提醒您,本文仅供参考娱乐,权当茶余饭后的趣谈,旨在对美好生活的寓意,不可迷信!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分,这个承载着自然界阴阳平衡之美的节气,在今年的9月22日悄然降临,却伴随着一些不同寻常的传言,让这日添上了几分神秘色彩。
然则,凶日之说,实属无稽之谈,我们不妨借此机会,深入探讨秋分对于老年人的养生之道,以及那些流传千年的习俗与智慧,让这一日成为我们向自然致敬,关爱长辈的佳期。
一、登高望远,抒怀解郁:以古人之智,启今人心扉
《诗经·卫风·河广》有云:“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古人以浩渺河流比喻人生征途,寓意虽前路漫漫,却总有方法可渡。
而今,于秋分之际登高,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追寻,更是心灵上的一次跨越,仿佛驾一叶扁舟,横渡心河,寻求那片豁然开朗的心境。
“秋高气爽,正宜登高”,这不仅是民间流传的俗语,更是老年人养生智慧的结晶。此时节,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正是老年人走出家门,登高望远的最佳时机。
登高,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锻炼,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登高望远之间,筋骨得以舒展,心胸随之开阔,那些平日里积攒的忧愁与烦闷,仿佛也随着山风飘散而去。
这一行为,恰与《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理念不谋而合——“形弱则精不足,精不足则气虚”。
它告诉我们,身体的强健是精神饱满的基础。通过登高这样的外在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能在无形中促进内在精神的提升,使人心神宁静,气定神闲。
试想,当一位老者站在山巅,俯瞰着脚下的世界,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豁达与从容,不正是对生活最好的诠释吗?
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所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更远的风景,更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无论是老者还是少年,都应在适当的时候,放下手中的琐事,走出户外,去感受那份登高带来的愉悦与释放。
让心灵在登高望远中得到净化,让生活在抒怀解郁中变得更加美好。这,或许就是登高望远给予我们的最宝贵启示。
二、秋分食补,润燥养生:古今智慧下的饮食哲学
在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中,《齐民要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秋季饮食调养的智慧之路。
该书不仅详尽记载了四季变换中的饮食宜忌,更特别强调了“秋宜收,宜食酸以收之”的养生理念,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秋季饮食指南。
秋分,这个标志着秋季正式过半的节气,其气候特点便是天气干燥,人体易受“秋燥”之扰,尤其是体质较弱的老年人,更易感受到这份来自自然的“干燥之力”。
在饮食上,我们应遵循古人的智慧,以润燥为主,选择那些能够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之清甜、藕之脆嫩、百合之温润,它们如同自然界的甘露,缓缓滋润着我们的身心,帮助我们抵御秋燥的侵袭。
同时,适量增加酸味食品,也是秋季饮食调养的一大法宝。
山楂的酸甜可口,醋的醇厚提味,不仅能够刺激味蕾,增进食欲,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助收敛肺气,在人体内部形成一道微妙的平衡,使得阴阳得以调和,身体更加和谐。
而谈及秋分时节的美食,怎能不提江南食蟹的传统?
蟹,这一水中贵族,在秋分时节达到了其美味的巅峰。蟹肉鲜美异常,且富含蛋白质,适量食用,无疑是对身体的一大补益。
古人所言,“物无美恶,过则为灾”,蟹虽好,但其性寒,不宜多食,否则恐伤脾胃,这便是现代人应当汲取的古老智慧,即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懂得节制与平衡。
古今中外,不乏名人雅士对秋季饮食有着独到的见解。
如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便详细阐述了秋季应如何通过饮食来调养身体,强调食物的寒热温凉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而在西方,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也曾提出“食物即药物”的理念,认为合理的饮食是维持健康的关键。这些跨越时空的智慧,共同指向了一个真理:在自然的四季更迭中,我们应顺应时节,合理膳食,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三、添衣保暖,防寒护阳
《黄帝内经·素问》中明确指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古人对于顺应季节变化、调养身体的智慧总结。
秋分之后,随着昼夜温差逐渐加大,人体易受寒气侵袭,特别是老年人,由于体质相对较弱,更需注意保暖,适时添衣,以防寒气伤及阳气。
在古代,人们深知添衣保暖的重要性,并有许多相关的名言和俗语流传至今。
如《摄生要集》中指出:“冬季棉衣稍宜晚着,仍渐渐加厚,不可顿温,此乃将息之妙矣”,强调了添衣应逐渐进行,不可一下子穿得过厚。
民间也有“白露身不露,秋分脚不露”的说法,提醒人们随着节气变化,应及时调整着装,保持体温,以维护身体健康。
在腰部、足部等易受寒部位的保护上,古人也有独到的见解。腰部为人体重要的阳气汇聚之处,一旦受寒,易导致腰膝酸软、疼痛等不适。
古人在秋冬季节,特别注重腰部的保暖,常穿戴厚实的腰带或护腰,以防止寒气侵袭。
足部作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其保暖同样重要。民间有“寒从脚下起”的说法,强调了足部保暖对于预防感冒、关节炎等疾病的重要性。
古人在秋冬季节,常穿厚袜、棉鞋,甚至使用热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足部温暖。
相传在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王充的养生家,他在《论衡》一书中提到:“夫衣与食俱辅人体,食辅其内,衣卫其外”。据说,王充在秋冬季节,总是穿戴得十分保暖,尤其注重腰部和足部的保护。他常对人说:“腰为肾之府,足为阳之根,保暖此二处,方可安度秋冬。”他的养生之道,在当时广为流传,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狗”,形象地描述了冬季的寒冷程度,提醒人们要及时添衣保暖。
又如“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冻着胳膊,暖着腰”,强调了腰部保暖的重要性,同时提醒人们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也要注重身体的健康。
四、调和情志,静养心神——古今智慧下的心灵颐养
《伤寒论》有云:“心静则神安,神安则气和”,此言道出了内心宁静对于身心健康的至关重要性。在秋分这一自然界由盛转衰、收敛内藏的时节,落叶纷飞,凉风习习,易使人触景生情,情绪低落,尤其是历经沧桑的老年人,更需格外注重调和情志,以静养心。
古人云:“秋风秋雨愁煞人”,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虽科技日新月异,但人心的浮躁与压力并未因此减轻。
故而,借鉴古人智慧,老年人不妨重拾笔墨,练习书法,在一笔一划间体会“书为心画”的意境,让心灵随着墨香缓缓流淌,归于宁静。或是阅读经典,在《论语》的智慧、《道德经》的深邃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让古人的哲思成为指引心灵的灯塔。
又或,尝试冥想静坐,如古人所云“闭目养神”,在呼吸吐纳之间,感受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让心灵从日常的琐碎中抽离,达到一种超脱的平和。这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放松,更是心灵上的一次深度洗礼。
俗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人应常伴左右,共赏秋日美景,或漫步林间小道,或登高望远,畅谈家常,分享生活的点滴喜悦与感悟。
这样的时光,不仅增进了情感的交流,也让老年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
总而言之,9月22日的秋分,非但不是凶日,反而是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关爱自身及家人的好时机。
通过登高望远、合理饮食、适时添衣、调和情志,我们不仅能享受秋日的美好,更能促进身心健康,让这一传统节气成为连接古今,传承智慧的桥梁。
让我们以一颗敬畏自然、珍惜当下的心,共同迎接每一个平凡而又不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