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唱兵团”:聆听兵团情怀的深挚表达

发布时间:2024-09-20 20:28  浏览量:23

9月12日,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新歌唱兵团”歌曲创作及MV首发仪式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悠扬激昂的歌声与经久不息的掌声相和,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在一幕幕画面里,现场的观众仿佛坐进了时光穿梭机,亲眼见证兵团70年的沧桑变化。

《边疆》《天山醉明月》《西去列车的窗口》……三首MV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内容表达,却让人们感受到了同一种感情:对兵团精神的崇敬,对兵团情怀的感召。

这是歌曲的力量,温柔而强大,如晨曦初露,照亮前行的方向。它起于平凡,却蕴含非凡,每一个音符,都是情感的流淌。

《边疆》:兵团早已是家乡

9月12日,在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新歌唱兵团”歌曲创作及MV首发仪式现场,MV创作者们畅谈创作感言。 王素凡 摄

9月3日,七师一二三团83岁的退休职工李花兰带着从河南老家来的妹妹,一起参观一二六团戈壁母亲文化广场,听着介绍,李花兰几次感叹,“我们在河南待的时间还没新疆长呢,现在团场多好啊,以后我就在这里养老了,不走了!”

在团场,李花兰带着妹妹进了地窝子,看了棉纺织厂旧貌,一边参观,一边回忆着过去的艰难岁月。

“我们以前住的地方还没这个好呢,小小一间房,屋顶几乎和地面齐平,屋里黑漆漆的,想回家都找不到方向。”李花兰说。

在茫茫戈壁上,一间间地窝子,就是军垦战士的家,是他们记忆中边疆最初的模样。

歌曲《边疆》这样唱道:“远来的客人叫它边疆/早来的我们都叫它家乡。”

这是几代兵团人的内心共鸣。

70年前,风华正茂的第一代兵团人奔赴兵团,许下了将一生献给边疆的承诺;

70年后,一代代兵团儿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开发史上的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建设祖国、守卫边疆的赞歌。

边疆早已是家乡,这句话在无数兵团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用双脚征服死亡之海的“沙海老兵”,在水到头、路到头的十四师四十七团,用双手建设出了一个美丽家园。如今,他们的后代也生活在那里,成为建设兵团、开发新疆的新生力量。

“沙海老兵”后代雷建民现在和子女生活在四十七团,他说:“当初团里还是一片荒漠,寸草不生,现在出门就能看见成片的树木和绿化带。团场的变化日新月异,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

上世纪60年代,从黄埔江畔来到西北边陲的李梦桃,在兵团一待就是60年。

第一批西部计划志愿者之一的王棏,在服务期满后,毅然选择留在兵团继续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正是因为一代代兵团人用青春和热血塑造兵团,才有了如今的现代化城镇,才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

眼下,正是兵团最美的时节,片片胡杨林,叠翠流金,层林尽染,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一个个美丽小城镇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然而,游客们或许不曾想到,今日在他们眼中的美景,昔日黄沙漫天,举目无边。

“沙漠白天很烫/黑天很凉/绿洲春天很美/秋天很忙。”《边疆》中短短两句歌词,唱不尽军垦战士们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

上世纪50年代,新疆解放初期,转战数万里的战士们放下战斗的武器,用扛枪的肩膀,拉起 “军垦第一犁”。战士们进入生产地区,支帐篷、割芦苇、搭窝棚、挖地窝子,建立居住点。

无磨磨面,就煮食原粮。粮食供应不上,就减少口粮。没有蔬菜,就用盐水拌辣椒面下饭。生产初期,劳动工具严重不足,战士们就主动捐钱购买或制造工具。仅二十二兵团九军二十六师,就自制手工工具3586件。

开春后,战士们积极投入垦荒工作,早出工晚收工,每日苦干14个小时,超时超强度开荒。有的战士劳累过度,仍坚持开荒,走路睡觉撞在树上;有的战士困得端不住碗,把饭碗掉在地上。不少战士的手磨破,鲜血染红了劳动工具,也不曾放弃。

“在葡萄醉了/牛羊睡了的晚上/有一个遥远的梦/做得很香……”军垦战士的美梦,就是建设一个美丽的兵团。

如今,这个梦想已然成为现实。

原始简陋的地窝子变成了高耸林立的城市高楼,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现代化良田,手拉肩扛的人工劳作变成了科技高效的智能生产……70年的风雨兼程,铸就了兵团辉煌。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边疆》演唱者吕继宏说,“我是怀着庄严礼敬的心情演唱这首歌的。这首歌以宏大流动的音乐线条,歌颂了兵团人70年来扎根边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建设边疆的家国情怀,让人深受震撼。”

“生命昨天很弱今天很强/岁月曾经走过永远不忘。”听着这句歌词,再看如今,征程乍起,满目葱茏,兵团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无数青年人前赴后继,用双手建设着一个更强大、更美丽的兵团。

《天山醉明月》:如今的兵团已“如您所愿”

歌曲《天山醉明月》MV导演郁刚在谈起创作初衷时,眼眶总是湿润,“我到兵团采风时,听说了‘沙海老兵’第一次来到乌鲁木齐参观时的故事:为兵团奉献了一辈子的他们,却因为怕脏不敢睡到床上。这份真情让我在创作这首歌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让第一代兵团人看看如今的兵团。”

70年前,劳作一天的军垦战士们躺在沙地上,时常想,“以后的兵团会是什么样子?”

70年后,当一代代青年人面对博物馆的老物件、旧照片,那些饱含着艰辛与汗水的岁月瞬间展现在他们眼前……

如果真的能穿越时空,看到如今飞速发展的兵团、踔厉奋发的兵团人,军垦战士们会是什么感受?

带着这样的想法,郁刚将MV主角设定为脸庞黝黑、带着劳动印记的年轻战士,他们从过去穿越到现在,亲眼看看今天美好的兵团。

绿染山川满目春,平整的条田上,无人机穿梭而过;偌大的广场间,栩栩如生的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现代化机械、智能化工厂,一幕幕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展现在眼前,向昔日的军垦战士们回应:过去奉献的一切都值得,如今美好的兵团,如你们所愿。

中国音协理事、著名作曲家、音乐制作人王备介绍,《天山醉明月》是他创作中耗费精力最大,也是最难写的一部作品。从筹划到拍摄制作完成,前后历时3个月有余。

慷慨激昂的音乐,动人心弦的画面,这首歌打动了几代兵团人。

退休教师刘新民说,“我为父辈是兵团军垦事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而骄傲,为自己是军垦二代而自豪。”

军垦三代张妍说,“军垦先辈的热血激励着我继续建设兵团,让兵团越变越美好。”

江苏网友丰年说,“虽不是兵团人,却也感同身受,泪意阑珊。”

……

这是歌曲的力量,穿越古今,振奋人心。

“回望千里五谷香/三生无悔践承诺。”1954年,军垦战士们放下枪、拿起镐,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大生产。

兵团人的奋斗史,沾泥带血,永远脱离不了土地。

“当年连队犁地,只有一台东方红拖拉机作业。偌大的条田,修毛渠、打埂子、除草、灌溉,全靠人力来完成。”回忆团场建设初期的艰辛,86岁的第一代兵团人高景感慨道,到了中午,为了节省时间,饿了大家就吃几口带的干粮和咸菜,渴了就喝“涝坝水”。最苦的还是冬天。为了来年庄稼有个好收成,大家冒着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往地里拉农家肥。很多职工手脚冻伤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

1959年4月,年轻的高景满怀激情,从河南支边来到农七师共青团农场(现七师一三〇团)一连工作。那时的她不会想到,会有那么一天,一个个“大家伙”取代人力,不费力就能完成所有的农业生产。

60多年后的今天,站在田间地头,高景脑海里浮现的是当初与战士们一起拿着锄头,唱着劳动号子的场景,眼前看到的则是一辆辆农机穿梭田间。虽然曾听说过如今兵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但亲眼见证后,高景仍然惊叹不已。

从挥舞坎土曼、人拉犁到驾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从“汗水驱动”到“智能驱动”,随着兵团不断加大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的引进、研发、更新力度,沉睡千古的戈壁荒滩被唤醒,一片片田连阡陌、渠系纵横、林带成网的绿洲建成。

天山醉明月,明月照天山。

《西去列车的窗口》:在兵团绽放青春芳华

9月12日,首发仪式现场,汤非演唱“新歌唱兵团”音乐专辑歌曲之一《西行列车的窗口》。 李钟鸣 摄

与前两首歌曲不同,《西去列车的窗口》是一首配乐诗朗诵。

诗作《西去列车的窗口》,是著名诗人贺敬之1963年在新疆创作的,是一首洋溢着强烈革命激情的时代颂歌,以其深刻的主题、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情感,被誉为鼓舞人心的号角之音。

在新时代,这首诗作重又唱响。

中国剧协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声情并茂、极富表现力的朗诵,辅以情景表演,融合配乐及音效,既突出体现了经典作品的文学性,又以真实的氛围感,充分调动空间想象力,创造出沉浸式的综合体验,使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辉。

濮存昕说,自己一直被新疆和兵团这片热土感动着,每每从北京坐飞机来到乌鲁木齐,看到天山的壮阔景象,都更加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不倒。通过配乐诗朗诵《西去列车的窗口》这首作品,就是想告诉人们不忘当年的青春奉献,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建设美丽新疆、繁荣兵团再立新功。

“从第一天/老战士看到你们啊/那些激动的面孔/那些高举的拳头/

从第一天/年轻人看到你啊/旧军帽下根根白发/臂膀上道道伤口……”

透过这两句诗,仿佛又回到了那年——

1958年,一场大规模进军塔里木的战鼓擂响了。前半生为解放大西北浴血而战、出生入死的三五九旅老战士,转战数万里,为开发塔里木披荆斩棘,死而后已。他们用热血和汗水,在新疆创建了四大垦区,从伊犁河谷到昆仑山下,从开都河畔到塔里木河两岸。

三五九旅的“南泥湾精神”、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激励着上海支边青年“告别黄浦江,高歌进新疆”“好儿男志在四方”,争先恐后报名支边。

1963年,一个震撼人心的口号“把青春献给塔里木”在黄浦江畔震响。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城市知识青年支援边疆。王震亲赴上海作动员报告,他鼓励广大青年继承发扬“南泥湾精神”,到“解放军部队当生产兵”。

到1966年,短短三年,农一师的上海支青达45402人,大多数支边青年是稚气未脱的少年、朝气蓬勃的青年。他们和老红军、老八路一起,给“死亡之海”带来极强烈的生命活力,一个个现代化军垦农场崛起,一个个先进青年的名字出现在全国的大报大刊,在亿万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

那几年,在阵阵火车汽笛声中,一批批上海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赴新疆支边,参加生产建设兵团。创新创业创造的澎湃大潮激荡之下,成千上万的创业者怀揣梦想埋头苦干,共同点亮追梦路上的璀璨灯火。

“我来了!我来了!决不退后!”一句响亮的口号,一句朴实的承诺,广大支边青年茁壮成长起来,成为开发建设塔里木的生力军,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

这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品格,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知难而进,愈战愈勇;这是“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这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质。

如今,一批批西部计划志愿者再次唱着嘹亮的号子,迈着坚定的步伐来到兵团,深入各行各业发挥才干,完成一场跨越几千公里、实现伟大梦想的双向奔赴。

学校、田野、工厂、社区……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们年轻忙碌的身影。20年来,一批批西部计划志愿者奋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基层治理一线,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把理想和抱负熔铸在脚踏实地的前进征程中,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人生。

“看车窗外/已是朝霞满天的时候/来/让我们高声歌唱呵/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新时代的热血,是用青春建设兵团的延续。

今天的兵团,山河静美,气象一新。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