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学研究史料、文献全面整理,这本书法专业必备参考书迎来新版!
发布时间:2024-09-20 02:54 浏览量:26
2010年,《书学史料学》初次出版面世,随即成为众多开设书法专业的高等院校重要的参考书籍,其学术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初版早已售罄,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十年之后,鉴于读者的期盼与学术发展的需要,该书作者精心对原著进行了全面修订。此次修订不仅吸纳了近年来书法学领域新出版的研究成果与重要资料,确保内容的时效性与前沿性;同时,也细致地对原书中的部分错误内容进行了纠正与完善,力求为读者呈现一本更加准确、全面的书法史料学著作。
《书学史料学》首先对书学一词进行释名,厘清了书学的内涵。其次,对书家、书体、书论、书迹以及20世纪新发现的书迹等书学著述进行分类综述。此书还介绍了综合性的书学著作、书学史料的整理、书学研究的工具书等书学研究相关的情况。
如白谦慎先生所说:“中国书法在当代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变化:其一是书法研究从以品鉴和技法为主的传统书学向具有现代学术性格的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研究转变;其二是书法人才的培养进入了现代艺术教育系统。这两个变化都要求在书法的教学和研究中,对古今与书法相关的文字文献和书迹、既有的学术成果做比较全面的了解。陈志平先生的《书学史料学》就是在上述两大变化的背景下,针对书法学科提出的新要求而编撰的。此书兼有史料学和目录学之长,对书学研究的史料和文献做了相当全面的介绍。高校书法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其他学科对书学研究有兴趣的人们,宜以此书为步入书学研究领域之津梁。”
01
全面汇集书学研究史料和文献
02
专业洞悉,追溯书学根源
以书中第一章第一节历代史为例
第一章 书家史料
第一节历代有关书家研究的史著
研究古代书家,首先必须查阅历代有关书家传记的资料,确认书家的身份,然后才能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古代的书家,有时还会有其他的身份,或者是文学家,或者是政治家等,因此,查阅古代书家的史料又不能受到书家身份的限制。有关书家的史料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历代有关书家研究的专书,二是其他文献中所涉及的书家史料。就历代有关书家研究的专书而言,也有不同的编撰体例。
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卷一《史传》将历代有关记载书家事实的史著分历代史、专史、小传、通史四类。余绍宋在《序例》中说:“记载历代书画家者为历代史,专记一类之人如方外闺阁一类之书如院画、墨梅及一地方之书画家者为专史,其书虽非史传体制而附有略传者为小传。又一目为通史,非旧时著述所有也,故为书不多。”余著中历代史同时包括断代史,他说:“有记上古及于作者生时者,有续前人之书至其生时者,有断代为之者,必为区分,不免繁琐,兹故约称历代史。”(《序例》)本书斟酌其说,重新分别部居。鉴于小传一类与历代史只存在详略的不同,故将两者并为一类,同时析出“断代史”。《书画书录解题》在“通史”类中只录画学著作,故本书删去“通史”类,增加以书家个案研究为主的“专史”。同时将余著的“专史”改名为“地域史”。近现代以来的书法史著述多有涉及书家史料,但是性质已属综合类,将在后文专章论述。
余氏著作中有“互见”和“别见”两类著作。“互见”是指一书而跨两类以上者。如《宣和书谱》,虽然其叙书家事实甚详,但它是为著录而作,因此余氏著作将它归入著录类。“别见”指那些不能以单行本流通的书画类著述,如《古今图书集成》中的字部、画部。本书则根据该著的主要内容将余氏著作中的这两类归入相应的类目,而不另作区分。
一、历代史
凡收两代及以上书家之书称为历代史。
1. 《书小史》(《书画书录解题》卷一《史传·历代史》)
宋陈思著。十卷。前有宋咸淳丁卯(1267)天台谢愈修序。本书汇编历代书法家小传为一书,是这种体裁著作中最早的一种。卷一为“纪”,记历代帝王能书者51人,卷二至卷十为“传”,记后妃10人附诸女13人,诸王27人,仓颉至郭忠恕430人,共531人(方爱龙先生统计为623人)。此书所用资料虽未注明出处,但其采辑精审,叙次得法,足可信赖。本书常见版本为《武林往哲遗书》本、《美术丛书》本,此外有《四库全书》本。另有影宋抄本(原藏八千卷楼)、宋刊残本(存后四卷,汲古阁抄补前六卷,黄丕烈旧藏,今在日本静嘉堂文库)。
2. 《书史会要》(卷一《史传·历代史》)
明陶宗仪著。九卷,补遗一卷。据书前自序,成书于洪武九年(1376)。本书分卷著录上古至元代末年书法家,本书是继陈思《书小史》、董史《书录》之后最重要的书史著作,所涉范围不仅远过以上二书,而且“摭采至为繁富,文笔简当,间加评论,褒贬颇得其平”(《书画书录解题》)。本书所收历代书家姓名较各书为多,并非作者故意炫其广博,实是有可靠的资料来源。本书主要版本有:明洪武九年(1376)初刊本,明崇祯三年(1630)朱谋垔重刊本(有续编),崇祯八年(1635)刊本,清顺治十六年(1659)朱统鉷刊本,《四库全书》本,民国庚午(1930)武进陶氏景明洪武本(后有陶鉷跋,无续编),1984年上海书店影印陶氏景明刊本。
3. 《式古堂朱墨书画记》(卷一《史传·历代史》)
清卞永誉著。八十卷。分“书纪”五十八卷,“画纪”二十二卷,康熙三十年(1691)开始编写,康熙三十五年(1696)成书。编辑过程中,林一璘曾参与其事。本书稿本各卷标题有的不称“纪”而称“史”,知其书名尚未最后确定。前有凡例12条,无序跋。本书共收历代书画家、书画鉴赏家6700余人,各为编年,每人各一篇,自其始生之年起,逐年开列年数及干支,直至其卒年止,生卒年不明者就作者所考知者注出,其历官、赠谥等均注于是年之旁,篇末附载其人本传及其他资料,编次先后以卒年为准。书中凡朝代、帝王以朱色书,年号用蓝色书,其余墨书,故书名称“朱墨”。本书体例精当,征引浩博,编次得法,是一部极有参考价值的著作。本书的编辑体例虽然仍属古史书中“表”的范畴,但作者的精博学识使这种体例有了新的创造,所反映的内容也远远超出了旧史表的范围,在古代书画研究史上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进展。本书仅有原稿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缺“书纪”第四十五、五十五两卷,“画纪”第十九卷。
《书画书录解题》中小传2种,今并入历代史:
1. 《古来能书人名录》(卷一《史传·小传》)
一作《采古来能书人名》。南朝宋羊欣著。一篇。旧题王僧虔撰。本书收录秦至晋时的书法家69人,各有小传,叙其人爵里、字号,并记学书渊源、所善书体以及当时和后世的评价,间记其有关书法的逸事。本书保留了不少早期书法史的重要资料,是我国第一部书法家传汇集。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收入卷一,题为“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题下注云“齐王僧虔录”。元陶宗仪辑《说郛》(宛委山堂本)卷八十七收入此书,题为“齐王僧虔撰《能书录》”。
2. 《金石家书画集小传》(卷一《史传·小传》)
西泠印社编。一册。杭州西泠印社创建于光绪甲辰(1904),至民国十三年(1924)为二十周年,该社同人收集自元赵孟至清赵之谦等150余位金石家的书画作品陈列展览,以为纪念,会后影印成《金石家书画集》,后附有作者小传,依作者姓氏分韵编次。这一部分内容后来又单独印行,即为本书。其实所谓“金石家”并无一个公认标准,因而本书实际上可算是一部元代以后的书画家传记。本书仅有西泠印社仿宋聚珍本。
有些著作虽然为类书体例,但是主要收录的是书画家的资料,亦可归入此类:
1. 《翰墨会纪》
明金阶编。十九卷。本书为作者从历代文献记载中采辑有关书法史事人物的文字编成,可作为校勘古代书法史论的材料。本书流传甚少,有明万历间(1573—1620)刊本。
2. 《书学汇编》(卷十一《未见》)
清万斯同编。十卷。本书集录历代书法家小传,起于上古,迄于明季,共计收1054人。作者是著名史学家,广泛利用史籍,对书法史上的人物详加考订,纠正了不少旧来流行的错误说法。清修《四库全书》时,以为《佩文斋书画谱》既出,则此书用处已不大,故仅列入《四库全书总目》子部艺术类存目。
3. 《书画缘》(卷八《丛辑·类书》)
清沈辰编。三十六卷。本书为历代书画家传记的汇编。书画两部分各自为卷,书家传称“书谱”,二十卷,前有首卷,为历代帝王、后妃、宗室传,后有末卷,为名媛、无名氏、释氏传,各卷均按时代依韵编次。本书材料完全来自《佩文斋书画谱》书画家传,除略有删节外,并无更多的内容,因而学术价值不大。有嘉庆二年(1797)刊巾箱本。
近现代的一些书法(学)史著作,以收录书家资料为主,亦可归入此类:
1. 《书林记事》
马宗霍编著。四卷。前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自序。本书收集历代书法家逸事,以人物身份类次,分为卷一帝王后妃,卷二公卿士庶,卷三神仙方外,卷四闺阁名媛。每类再以时代先后排列。此书为编者《书林藻鉴》一书的副产品,但《藻鉴》引用书籍均注出处,本书则为编者参考群书重加整理而成,不注出处,是为遗憾。本书足为学习书法者参阅。1935年商务印书馆初版,1984年5月文物出版社重印,重印本与《书林藻鉴》合订一册,前有文物出版社出版说明及1981年马雍再版前言,16开,345页。
2. 《书学史》
祝嘉著。一册。前有民国三十一年(1942)于右任序、民国三十年(1941)自序。本书共十五章,论清代以前的中国书法史,重在文献的征引而略于书迹的考察,以朝代为断,一朝一章,第五章汉,第七章晋,第八章南北朝下各分两节,述两汉、两晋、南朝、北朝书学,后有“历代书家一览”“引用书目”二则作为附录。本书为现代中国最早一部以朝代先后划分章节的书法史。1947年上海教育书店初版,1984年8月成都古籍书店重排再版,再版本小32开,附图14幅,正文407页,附录25页。又本书的简编本《书学简史》,由香港中华书局于1975年初版。
3. 《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
徐邦达著。一册。前有作者1980年前言,后有1983年9月勘误一则。本书收集了作者考辨历代书画家传记的文章27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考订个别书画家传记的,如《王羲之生卒年岁旧说的平议》《孙过庭字虔礼、孙虔礼字过庭是否一人质疑》等,一类是考察某一类型的问题的,如《书画家名字相同或相近致二人误混为一考辨》《将书画家名与字分开以致误定为二人考辨》等。本书所涉及的书家有王羲之、孙过庭、米芾、米友仁、鲜于枢、柯九思、张雨以及李邕、俞和、马治等人,所作考辨亦深浅详略不等。本书1983年10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初版,32开,附图39幅,正文共106页。《书画书录解题》收录的《王羲之笔势传》,虽为别见,但是也可以归入此类。
《王羲之笔势传》(卷一《史传·别见》)宋佚名撰。一篇。本篇虽名为“王羲之笔势传”,但实际上又附有皇象、索靖、卫瓘、萧何、宋翼、李斯、张芝、钟繇诸人小传,而且文字过于简略,又大都抄自他书,编次也无条理,学术价值不大。本篇见于宋陈思《书苑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