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观察|不鼓自鸣!当总台秋晚遇见别样沈阳

发布时间:2024-09-18 17:22  浏览量:23

月华圆满正秋中,天上人间此夕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龙年秋晚以传承传统文化为纬,以立足当下时代为经,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呈现一场“思想+艺术+技术”创新融合的视觉盛宴。歌曲《赤伶》将传统戏腔与交响乐融合,并运用AI技术让沈阳故宫、辽宁省博物馆里的文物“动”起来;歌曲《不鼓自鸣》片头动画联动敦煌莫高窟著名的“三兔共耳”图,打造文化传承的时空之旅。整场晚会虚实光影流动,兼具观赏性与科技感。

融合

中华三千年文明共赏一轮明月,晚会主会场丁香湖广场在灯光矩阵与圆形背景屏幕下形成一个时光的通道,用科技赋能中华儿女穿越古今的思乡之情,用文化彰显中华民族文明的生生不息。伴随歌曲《赤伶》优美旋律的是用AI技术动态“活”起来的国宝文物们。观众们可以看到仙鹤挥动着翅膀仿佛从《瑞鹤图》中飞出,仙音袅袅,一派天趣;镜头一转,“唐代穿搭博主”从《簪花仕女图》中款款走出,纱衫笼罩中尽显大唐气韵流转。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也体现在旋律的改编上。演唱者李玉刚谈道:“《赤伶》交响乐版本是我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探索,也是跨界融合的一次尝试。这首歌曲不仅保留了原版《赤伶》中那份对家国情怀的细腻描绘,更是尝试通过交响乐的宏大叙事,将歌曲中的情感推向新的高度。”整首歌在展现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同时,赋予它更加现代化、国际化的表达方式。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对历史的敬畏、对先辈的敬仰,激发中华儿女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桥梁

歌曲《不鼓自鸣》片头动画的双层八瓣莲花中,三只兔子奋力追逐、耳朵竖立。莲花外侧,飞天裙带飘飘、翱翔天宇。这便是著名的敦煌莫高窟第407窟“三兔共耳”藻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有吉祥、完整、无限的寓意。三阳开泰、三生万物、三生有幸等词语为人熟知,三兽纹、三雁纹、三鱼共首纹等纹样广泛出现在秦汉时期的漆器、瓦当,甚至更早的彩陶中。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赵燕林介绍,莫高窟出现“三兔共耳”图案的洞窟达20个,而第407窟的“三兔共耳”藻井,可谓典范之作。该洞窟开凿于隋代中晚期。

这三只小兔子蹦蹦跳跳地开启了一场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神奇之旅”:阿富汗的金属盘、蒙古的铜币、埃及的陶瓷、德国的教堂钟表、英国的瓷砖画……上面都有它们的身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

敦煌莫高窟是镶嵌在历史长河中的瑰宝,演唱者尚雯婕谈到《不鼓自鸣》时说:“这首歌创作灵感取自莫高窟第321窟北壁所绘的《阿弥陀经变》,‘各种乐器身系飘带悬浮天空,虽无人拨弹打击仍仿佛乐声飘逸’,即‘不鼓自鸣’。我创作这首歌的初衷是希望在古典文化和流行音乐之间建起一座桥梁,把敦煌一千多年前的‘声音’,通过音乐传递给一千年后的今天。”

甲辰中秋,情满中华。观众在时空之旅中,品味古老东方文明史诗般的精彩华章。这既是一番自由磅礴的古今对话,也是一曲恢宏浪漫的艺术之歌。今天,“思想+艺术+技术”的创新融合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无限可能,虚拟与实体的边界、梦境与现实的边界、人与机器的边界都在不断消融。科技凝结艺术生命力,文明根植华夏沃土中,文化使者们必将前仆后继、继往开来、连贯东西。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