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社科】韩愈、王安石为何用中医之理进谏?

发布时间:2024-09-13 19:28  浏览量:30

治国平天下是古人心中最高的理想追求,治国之道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理谋略和智慧。中医药理论在构建的过程中,充分吸收了治国理政的智慧;古代政治家在治国理政时,也常常从中医汲取灵感。医事管理是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一个王朝的兴衰存亡,良好的医事管理对中医药的发展大有裨益。

医国医人相互借鉴

中医和古代治国之道具有内在理论的一致性,两者密切关联,殊途同归。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中医理论在构建的过程中充分吸收了治国理政的智慧,反过来中医也为古代国家治理提供借鉴。

中医理论与治国之道相通

春秋时期的医和提出“上医医国,其次疾人”理念,《黄帝内经》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确立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建立身国同构同治思想:“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

《黄帝内经》总结人体脏腑的功能,类比治理国家的百官。心主神明,具有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生命活动和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功能,在所有脏腑中最为重要,为君主之官。肺主治节,能够辅佐心君治理和调节全身,为相傅之官。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疾病都可以通过气血反映出来,如同谏议大夫能将善恶之事禀报君主,为谏议之官。肝为刚脏,主谋虑,具有刚强、急躁的特性,能调节气血抵御外邪,为将军之官。肾主藏精,主骨生髓,能养脑益智,肾气充盈则筋骨强健、动作敏捷、精力充沛、思维清晰,为作强之官。胆主决断,能够对事物进行判断,做出决定,如同不偏不倚、公正果敢的法官,为中正之官。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能接受容纳和初步消化饮食水谷,胃气不降,则纳呆脘闷,食不甘味,为仓廪之官。小肠主受盛化物,能接受容纳胃腐熟的食糜并进一步消化,为受盛之官。大肠主传导糟粕,为传导之官。膀胱主贮藏尿液,并能在肾气和膀胱之气的作用下固摄和排泄尿液,为州都之官。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津液的作用,为决渎之官。膻中为气海,可通畅气机,传达心志之喜,为臣使之官。或说膻中即心包络,为心主之宫城,能代心受邪。

治疗疾病的药物,也有君臣佐使之别。《神农本草经》按照药物毒副作用的大小,将药物分为君臣佐使。上品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品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品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黄帝内经》按照药物在临床配伍中的不同作用,将其分为君臣佐使。“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对某一疾病证型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为君药。辅助君药起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或针对相兼病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为臣药。佐助君药、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或消除、减缓君药臣药毒副作用的药物,为佐药。引经药和调和药性的药物为使药。

后世医家进一步发展了身国同构同治思想。葛洪《抱朴子》曰:“故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也。”唐代孙思邈提出“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医有三品”说。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医道通治道论》曰:“所用之药,各得其性,则器使之道。所处之方,各得其理,则调度之法。能即小以喻大,谁谓良医之法,不可通于良相也?”尤怡《医学读书记》曰:“夫治病犹治国也。治国者,必审往古理乱之事迹,与正治之得失,而后斟之以时,酌之以势,而后从而因革之;治病者,必知前哲察病之机宜与治疗之方法,而后合之气体,辨之方土,而从而损益之。”

上医医国和身国同构同治思想也是社会各界的共识,明代李东阳《恭题御书药方后》:“古来用药如用人,牛溲马勃皆通神。古来医人似医国,病未察形先察脉。”

古代政治家从中医借鉴治国理政智慧

由于中医药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汉语中常用医药比喻治国理政,如针砭时弊、决痈溃疽、养痈遗患、满目疮痍、良药苦口等。古代诗词中也常用治疗疾病比喻治国。宋代王庭圭《郡斋次张参政韵呈王舍人》:“使君医国手,顿若沉疴瘳。下免北征苦,上宽南顾忧。”王之望《赠范觉民》:“纵横五千字,字字医国药。期於必伐病,非徒事迂阔。”葛立方《九效·其五·医国》:“破纽绝络兮民不支,不了兰藏兮举世无医。病在腠兮废汤熨,未至血脉兮乃施针石。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阴阳倒置兮寒凉逆施。内实兮饵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天生卢扁兮授术上池,跻民寿兮至期颐。”

政治家也常通过医药说明自己的政治观点。脉诊是最具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法,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脉象的变化,与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密切相关。通过切脉,可以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判断病情的预后。韩愈生活的时代,藩镇割据,儒道衰微。韩愈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尊儒排佛,他以脉象比喻纪纲,认为纪纲是否破坏是天下安危的表征。《医说》:“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辨证就是从整体观出发,通过四诊合参,将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疾病属于何种证。辨证明确才能正确治疗疾病。苏洵以之为喻,说明调查研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审势》:“譬之一人之身,将欲乳药饵石以养其生,必先审观其性之为阴、其性之为阳,而投之以药石。药石之阳而投之阴,药石之阴而投之阳。故阴不至于涸,而阳不至于亢。苟不能先审观己之为阴与己之为阳,而以阴攻阴,以阳攻阳,则阴者固死于阴,而阳者固死于阳,不可救也。”

正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治则,即采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王安石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理进谏宋神宗,坚定改革信心。《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宋神宗想提拔怠慢变法之人,王安石坚决反对,他对神宗皇帝说:“若方以慢法玩令被劾即迁擢,人何所忌惮。为天下如医方,若寒时,虽纯服乌头、附子、硫磺,不为过热;热时虽纯服大黄、朴硝,不为过寒。陛下当察时病所在而劝沮,其缓急不可以不应病也。”

未病之前,养生是保持健康的主要方法,未病先防,能防患于未然。患病之后,攻疾去邪是获得健康的主要方法,强调早期积极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东汉政治家崔寔(shí)吸取西汉治乱经验,以疾病治疗比喻刑罚,以养生比喻德教,从养生和疾病治疗的辩证关系入手,说明德教和刑罚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政论》:“盖为国之法,有似理身。平则致养,疾则攻焉。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梁肉也。夫以德教除残,是以梁肉理疾也;以刑罚理平,是以药石供养也。”

扶正祛邪是中医的基本治则。扶正即虚则补之,扶正固本,用滋补之法扶持助长机体正气,使正气充足以消除病邪;祛邪即实则泻之,用攻邪之法祛除病邪,使邪去复正,恢复健康。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要根据虚实的主次与缓急,决定扶正祛邪运用的先后与主次。在《三国演义》“舌战群儒”中,诸葛亮以扶正与祛邪在疾病治疗中的辩证关系入手,说明他辅佐刘备的策略:“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

愈后防复是中医的基本原则。大病初愈,一般仍有邪气留恋之势,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要求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扶助正气、消除宿根、避免诱因等多种措施,使脏腑经络功能恢复正常。唐太宗居安思危,将听真话、纳诤言作为愈后防复的措施。《资治通鉴》载:“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tǎng)遽(jù)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治国必须加强医药管理

健康是民生之本,医药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因素。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大多风调雨顺,人民康乐,而王朝的覆亡,则往往和疫病的大流行密切相关。宋代邹浩《喜捷应方成》:“上医医国有谁知,且集方书捷用之。疾苦一齐安乐后,自然遭遇太平时。”

东汉是中医理论形成的关键期

东汉时期,伤寒疫病频发。东汉政府加强医药管理,改革太医管理制度,并在疫情暴发时派遣高官作为代表,进行巡诊和赐药。《后汉书》载:汉安帝元初六年,“夏四月,会稽大疫,遣光禄大夫将太医循行疾病,赐棺木,除田租、口赋。”汉顺帝永建二年二月,“甲辰,诏禀贷荆、豫、兖、冀四州流冗贫人,所在安业之;疾病致医药。”汉桓帝建和三年十一月,诏曰:“监寐寤叹,疢(chèn)如疾首……又徙在作部,疾病致医药,死亡厚埋藏。”元嘉元年春正月,“京师疾疫,使光禄大夫将医药案行。”汉灵帝建宁四年三月,“大疫,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熹平二年春正月,“大疫,使使者巡行致医药。”光和二年春,“大疫,使常侍、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地方官员也开始给百姓治疗疾病。《后汉书》载,钟离意少为郡督邮,光武帝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钟离意独自留下医治照料病人,所部多蒙全济,因此举孝廉,后官至尚书仆射。华佗举孝廉,为候补官员。张仲景传说为长沙太守。董奉为侯官县小吏,归隐后开始行医。

由于政府重视,中医在东汉时期有了质的飞跃和发展。《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相继成书,郭玉著《针经》《诊脉法》,华佗著《青囊经》。当时的医家构建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能够有效地运用药物、针灸等治疗疾病,而且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医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中医药文化也多姿多彩,费长房悬壶济世、恒景重九登高插茱萸、南阳菊潭延寿、董奉杏林春暖、徐登赵炳济世救人等故事均发生于东汉。

唐宋是中医药发展的鼎盛期

唐宋经济文化繁荣,君臣都非常重视中医药。唐太宗曾多次召孙思邈入京,予以褒扬,并命甄权等编撰《明堂人形图》。唐高宗命功臣长孙无忌、李勣等编写《新修本草》,该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药典。唐玄宗颁布《医疾令》,与《唐六典》《唐律疏议》等,共同组成了比较完备的医政医疗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完备的医政管理制度、医学教育制度、医生资格考试制度、公费医疗制度、药物管理制度、疫病防治制度和违反诸制度及医疗犯罪的惩治法律等。唐玄宗组织人员编写《广济方》,并全国各地推广,《旧唐书》载:“开元十一年九月己巳,颁上撰《广济方》于天下,仍令诸州各置医博士一人。”

唐德宗组织编撰《贞元广利药方》,令各州府县抄写流传。《旧唐书》载:“上制《贞元广利药方》五百八十六首,颁降天下。”白居易《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其三》:“节表中和德,方垂广利恩。悬知千载后,理代数贞元。”王焘著《外台秘要》,宰相崔知悌著《纂要方》《骨蒸病灸方》《产图》,宰相李绛著《兵部手集方》,宰相陆贽著《陆氏集验方》。明代李詹《读史感遇·其四十三·陆贽》:“兴元章奏蔚琅琅,当日施行十一强。袖里卷怀医国手,南来祗自抄新方。”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盖有宋一代,于医学最为留意。”这与宋代君臣有“仁政之务”与“医书辅世”治国思想有很大关系。宋太祖命刘翰、马志编撰《开宝本草》。宋太宗奉献出自己收集的千余首药方,命王怀隐编撰《太平圣惠方》,并下《行圣惠方诏》:“其《圣惠方》并目录共一百一卷,应诸道州府各赐二本,仍本州选医术优长治疾有效者一人,给牒补充医博士,令专掌之,吏民愿传写者并听。”

宋仁宗成立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中医典籍都是当时校订和刊行后流传下来的。校正医书局校修《开宝本草》,编撰《嘉祐本草》。为弥补《嘉祐本草》存在的不足,又命苏颂编撰《图经本草》。宋仁宗认为针艾之法,极宜慎重,命王惟一铸造针灸铜人,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并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为针灸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宋徽宗组织编撰《圣济总录》,该书是国内现存最早的由政府组织编纂的综合性医学著作。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系数代人合力编撰完成,堪称历史奇迹。宋神宗熙宁变法,规定药物实行专卖,开办“太医局熟药所”,“诏天下高手医,各以得效秘方进,下太医局验试,依方制药鬻之。”并因此编撰《太医局方》。宋徽宗时,《太医局方》应用更加广泛,乃诏命陈师文等校正《太医局方》,书成后更名为《和剂局方》。南宋将“熟药所”更名为“太平惠民局”,宋高宗下诏增补《和剂局方》,更名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理宗时,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先后加入《宝庆新增方》《淳祐新增方》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才正式定型成书。《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并称为宋代官修三大方书。南宋绍兴年间,医官王继先等人修订《大观本草》,著成《绍兴本草》,该书是宋代最后一部药典性本草著作。

由于朝廷大力提倡医学,儒医在宋代蓬勃发展,司马光、文彦博、沈括、苏轼等皆有医学著作,进士许叔微著《本事方》,翰林医学士、太医院丞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郡守史堪著《史载之方》。医学人才也能获得社会认可,灃州司户曹事寇宗奭著《本草衍义》,朝廷将其提拔为朝廷医官。唐慎微著《证类本草》,成为蜀帅李端伯的座上宾。

唐宋时期,国家大力提倡医学,地方的医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巫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促进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元代李孝光《送陈杏林赴潮州医学教授》:“不用越巫驱瘴疠,家家传取卫生篇。”

明清是中医发展的成熟期

与唐宋相比,明清时期更加注重医学管理的制度建设。‌明代通过太医院、‌惠民药局等机构建设和世医制度,‌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医疗管理体系。明代太医院是医疗管理的核心,‌负责宫廷医疗保健,医官的任免与派遣,各地惠民药局和边关卫所的医疗管理,以及‌处理疫情工作。太医院设院使1人(正五品),院判2人(正六品),分为大方脉、妇人、伤寒、小方脉等13科,更加适合临床需要。

明代府、州、县均设专职医官,府设医学正科1人,州设典科1人,县设训科1人。惠民药局是地方诊病卖药的官方机构,掌管贮备药物、调制成药等。将全国户口分三类:民、军与匠,并规定各户须子袭父业,不许妄自变乱。医户属于民户,又称世业医生。《大明会典》载:“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世医制度加强了对医生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医生队伍,提高了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了医学发展。

明代各藩王府均设良医所,主管王府医疗保健。各藩王财力雄厚,便于医学研究。周定王朱橚编撰《普济方》《袖珍方》《救荒本草》《保生余录》,宁献王朱权编撰《活人心法》《寿域神方》《‌神应经》《‌乾坤生意秘韫》‌等。王履任秦王府良医正,著《医经溯洄集》。兰茂著《滇南本草》,据《滇南本草》序言载,沐英后代沐琮著《苴兰本草》。李时珍曾为楚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

清代沿袭了明代的医疗管理制度,明末清初,天花流行,顺治皇帝因患天花而英年早逝,康熙因幼年曾患天花,获得终身免疫,得以登上皇位。清初太医院设立痘疹科,聘请名医为皇族种痘,康熙皇帝还派朱纯嘏到蒙古地区,专门为蒙古人种痘、医痘。‌牛痘种植术传入我国后,迅速推广,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清时期编撰的《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类书,均记载了大量医学内容,促进了医学的传播与发展。

医药是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在医事管理的过程中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古代治国之道博大精深,中医善于从中汲取智慧,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医药文化中闪烁着治国智慧,上医医国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古代治国之道与中医文化互相交织融合,互相促进发展,都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