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古蜀道上的传承与保护
发布时间:2024-09-12 17:43 浏览量:25
古蜀道上的传承与保护
川观新闻记者 雷倢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阁雄关,李白留下如斯感慨。如今,这条连通古今的千年古道上留下了车辙马蹄、行人足迹,依旧绵长蜿蜒于山间树旁。
跨越天险的剑门蜀道作为其中尤为重要的一段,不仅是一条历史悠久的道路,还是一座文化宝库。而与剑门蜀道相伴而生的翠云廊,是目前存世时间最长、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人工行道古树群。
2024年9月11日,“万千气象看四川”三季度集中采访活动来到广元市剑阁县的翠云廊、剑门关等地,探访千年蜀道重要关隘的保护。
看保护
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古柏
进入翠云廊,踏上古老斑驳的青石路,蝉鸣阵阵,空气中弥散着清新的松脂香,姿态各异的古柏散布道旁,或挺拔入云、或蜿蜒虬劲,有的树径须几个成年人方能合抱。
剑门山区气候和土壤适宜柏木生长。千百年来,当地人民都有栽植柏木的传统,以致在剑阁形成了川北最大的柏木林区。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古柏。”行走在剑阁,记者时常看到这句话。保护古柏,广元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十九条措施》,并在剑阁县实施古柏保护“九大行动”,更加系统、完整、科学地保护古树名木,让苍苍古柏绿意盎然。
在翠云廊景区内,记者看到一块大屏幕实时显示着翠云廊古柏的病虫害数据、土壤酸碱度等信息。
翠云廊景区导游蒲元彬介绍,今年,剑阁县构建古柏智慧管理平台,集森林火灾监测、病虫害监测、生态环境监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气象监测与日常养护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科学保护古柏。
不仅如此,蒲元彬介绍,剑阁县还对古柏实施“一树一策”的科学救护。
“针对这棵树,我们定制了一个四件套——搞体检、套马甲、做微创、穿靴子。”指着“剑阁柏”,剑阁县古柏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崔剑斌告诉记者,翠云廊的每一棵树都有着自己的救护措施。
在剑阁,被保护的不仅仅是古树,还有古蜀道。剑阁县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徐程杰介绍,剑阁县整修古蜀道个别地段,增加了指示牌、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为徒步游客提供更完善的配套服务。
也正是得益于对生态和历史的保护,蜀道文化才能焕发生机。今年1—8月,剑门关翠云廊景区共接待游客18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
看传承
互动环节助力文化传承
“点树交印,乃朝廷法度,今存古柏分布如下……”9月11日,广元市剑阁县锣鼓声声,一场“点树交印”古制巡演正在上演。两位身着古代服饰的演员一路巡查、清点古柏、交代管理注意事项,将“官民相禁剪伐”和“点树交印”的古制鲜活地展现在游人眼前。
“点树交印”制度由来已久,从明代开始,每逢官员离任交接时,都要核查清点当地古柏生长情况,这一特殊的“离任审计”的制度也沿袭至今。
“通过沉浸式的表演,让人身临其境地了解古人如何保护柏树。得益于一代又一代的保护,才有了如今古木参天的奇观。”游客张先生说。
“这台戏让我们在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徐程杰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翠云廊景区的游览人数激增,尤其是来自古蜀道沿线四川、重庆、陕西等地的研学团队数量较多。面对日益增长的研学人数,如何将古人的生态智慧真正传授给下一代?“基于此我们希望以沉浸演出的方式,让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得益彰’。”徐程杰介绍。
采用游客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剑阁县正推动文化遗产资源更多地面向社会、走近大众,在活化利用中展现文化自信。
除了“点树交印”等沉浸式表演。剑阁县还推出了背诵《蜀道难》免门票、默写《翠云廊》送门票等活动,一方面增强游客体验感,一方面寓教于乐,传承蜀道文化。
此外,剑阁县还举办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节、古蜀道徒步游等系列活动,扩大了蜀道知名度。
采写:川观新闻记者 雷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