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317:不昧己心,不拂人情,不竭物力
发布时间:2025-06-26 11:23 浏览量:20
《菜根谭》概论篇132:不昧己心,不拂人情,不竭物力
传统美德,古今相通的自觉。不昧己心,公正无私,光明正大;不拂人情,热情充沛,情感厚重;不竭物力,爱惜物力,细水长流。
【原文】:不昧己心,不拂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注释】:
①、昧:违背。
②、拂:违背,逆。
③、竭:竭尽,用尽
④、物力:可供使用的物资。
⑤、立:建立
⑥、心:指自然本性。
⑦、生民:人民,百姓
⑧、命:动植物的生活能力,这里指命脉。福:幸福,福气。
【译文】: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不做违背人之常情的事,不随意用尽财力,做到了这三点就可以为天地树立善良的心性,为百姓创造不息的命脉,为子孙后代创造幸福。
【心得感悟】:“不昧己心,不拂人情,不竭物力”这十二字,只觉平时如日用饮食,细品之下却见其中藏着贯通天地人的大智慧。不昧良心,光明正大。不拂人情,热情阳光。不消耗物力,节俭廉洁。
“不昧己心”是根基。心是人的定盘星,若为名利所惑、为欲望所迷,便如船失罗盘,终会偏离正道。古往今来,那些能在乱世中坚守道义、在顺境中保持清醒的人,无不是守住了这颗“不昧”之心。无论是医者悬壶济世时的“但愿世间人无病”,还是匠人打磨手艺时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本质上都是对本心的敬畏——知道自己为何出发,便不会在途中迷失。
“不拂人情”是温度。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人情不是虚与委蛇的客套,而是对他人处境的体谅、对群体联结的珍视。懂得在规则之外留一分余地,在理性之中存一分共情,看似是“让”,实则是为社会织就一张柔软的网。就像邻里间的一声问候、职场上的一次援手,这些不拂人情的瞬间,恰恰是“为生民立命”最朴素的体现——让每个生命都能在善意中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
“不竭物力”是远见。天地万物有其节律,草木有生枯,江河有盈虚,若一味索取、不计后果,便是在透支子孙后代的生存根基。古人说“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不是吝啬,而是明白“万物共生”的道理。当我们在餐桌上珍惜一粒米,在生活中节约一度电,看似微小的举动,实则是在为子孙守护一片蓝天、一汪清水,让“造福”二字不至于沦为空洞的口号。
这“三不”看似各成一体,实则环环相扣:不昧己心是向内的坚守,不拂人情是向外的体谅,不竭物力是对未来的担当。三者合一,便从个人修养延伸到了社会责任,从当下生活连接到了长远未来。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难以完全做到,但只要时时以此自省,便也算不负这天地馈赠,不负这生民相遇,不负这子孙可期。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