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超50亿元!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主体提前半年完工

发布时间:2025-06-26 04:33  浏览量:19

今天上午,

随着南湖枢纽

最后一面防浪墙浇筑完成,

省“千项万亿”工程——

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主体正式完工,

全面达到东苕溪200年一遇防洪标准!

这道守护杭嘉湖平原

1500多万人口的“生命防线”

进一步升级为

集防洪、生态、文化于一体的

现代化水利工程!

千年古堤展新颜

防洪屏障再升级

西险大塘始筑于东汉,是一条盘踞东苕溪右岸堤防的“长龙”,也是杭嘉湖平原防洪体系的核心屏障。它跨越余杭区及湖州市德清县,全长约44.6公里,其中杭州段38.7公里,是东苕溪流域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余杭加速崛起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区域经济要素高度集聚,防洪标准提升迫在眉睫。202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将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列为省级民生工程、“千项万亿”工程,该工程承担了包括西险大塘杭州段38.7公里在内的堤防加高加固、南湖枢纽新建、5座节制闸改建等核心任务,累计加高加固堤防52.9公里。

这项总投资超50亿元的重大工程,先行段于2022年8月开工,2023年6月完工;主体工程于2023年3月开工,历经800余天奋战,较原计划提前半年完工,防洪标准跃升至200年一遇,排涝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

创新驱动破难题

AI赋能提质效

在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中,科技创新、 AI技术与工程建设深度交融,为防洪安全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堡垒。

面对长距离、软地基、轻荷载等施工棘手难题,余杭研发了轻型液压抓斗设备及“五抓成槽”工艺,成功突破汛期施工限制,减少堤身开挖量,工效大幅提升4倍,不仅抵御住了洪水侵袭,更是成功实现了2024年“苕溪1号”洪水期间堤防零渗漏、零滑坡。

而在虚拟空间里,余杭更是再造了一条AI大塘。AI西险大塘专注于建设期堤防各类指标的变动,200余个监测点位如同精准的“心电图”实时传输数据,一旦偏差超5%便立即预警。为做好汛期施工安全保障,AI西险大塘根据气象预报自动生成虚拟水情,将未来即将发生的洪水形势提前预知,便于及早做好防御应对。

西险大塘数字孪生系统

“水利+”融合发展

绘就共富新图景

悠悠苕溪,串联起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遗址、广袤的农田湿地,也串联起四通八达的杭州西站、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核心区的万千广厦,余杭区的古今千年发展轴,跟苕溪紧密交织。

因此,西险大塘除了重要的防洪功能外,沿岸的景致更值得期待。余杭以西险大塘为主线,同步实施基础设施提升、重要节点打造、沿线村庄风貌整治等配套工程建设,串联起苕溪沿线共富路,逐步形成“点上出彩、线上靓丽、面上成景”的余杭和美乡村新图景。

西险大塘沿线环境综合提升工程效果图

今年,余杭还将聚焦西险大塘本体,同步实现骑行道、慢跑道、慢步道“三道”贯通,完善沿线设备租赁、休闲驿站、文旅体验点等配套设施,建设“平时可游、赛时可用”的活力赛道体系,打造连接良渚文化大走廊与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纵览五千年”精品马拉松线路,构建毅行、路跑、骑行等户外运动项目群,将西险大塘打造为又一标志性的“生态大道、文化大道、景观大道、共富大道”。

西险大塘沿线环境综合提升工程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