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有哪些千户侯和万户侯?蜀汉和东吴各一人,曹魏最多!

发布时间:2025-06-24 15:19  浏览量:14

各位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古代君主会对功臣或宗室成员进行赏赐,赐予他们食邑,这是一种可世代享用的爵禄。

通常情况下,功绩越大,亦或是越受君主信赖,所获的食邑便会越多。

如今,便来梳理一番汉末三国阶段,那些享有千户食邑以及万户食邑的人物。

注意:下文户数后面的年份是确定食邑数量的时间

郭嘉获封一千户食邑,时间为公元207年(他是曹操的知己,后世对其评价甚高)

董昭获封一千户食邑。公元226年,他是个不太引人关注的谋士,主要为曹操谋划封魏王、魏公之事。

卫臻获封一千户食邑,时间在公元240年至249年期间(他的父亲是曹操的天使投资人卫兹)

乐进获封一千二百户食邑,公元214年离世(他是曹魏的攻城利器,率先登城的猛将,只可惜过早离世)

于禁获封一千二百户食邑,公元209年(此乃一位前期辉煌后期落魄、晚年声誉受损的杰出治军将领,一次失误便铸就了无法挽回的遗憾)

傅嘏(其名读作gǔ,这个人绝大多数人或许都不了解,他是司马家族的党羽)在255年获封食邑1200户。

王朗受封一千二百户食邑,在公元226年离世(在演义里,他是被黑得最厉害的人物之一,但在历史上,他是一位大儒,专注于学术研究)

华歆获封一千三百户食邑,公元226年,其官职做到太尉,他与管宁之间有“割席分坐”这一典故流传。

陈群在公元226年拥有1300户(在政治领域颇具建树,创建了九品中正制,制定了《魏律》)

王凌治下有一千三百五十户人家。公元241年,他企图暗中策划拥立曹彪为新君,不料计划败露,最终畏罪自尽。

钟繇(曹魏元老级人物,大书法家)在226年获封1800户

文聘获封一千九百户。公元226年(在归降曹操之后,文聘依旧出任原先的江夏太守一职,他威震敌国这一情况,是拜孙权所赐)

夏侯尚获封一千九百户食邑,于公元222年离世。此人为多情将领,因其爱妾被曹丕处死,最终抑郁而亡。

张绣获封两千户,时间是公元205年。(他曾除掉老板的爱将与至亲之人,却依旧得到优厚待遇,这般情况古今少见)

荀彧食邑两千户,公元207年(遗憾啊,这么一位王佐之才,一生过得极为纠结。只能说他抽身太晚)

曹洪获封两千一百户食邑,在公元220年,有“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这样体现其心意的话。他军事才能平平,然而确实十分忠诚。

王肃获封两千两百户,在公元255年。他父亲是王朗,女婿是司马昭,个中缘由不言而喻。当然,此人在经学领域颇有建树,还得以配享孔庙。

卢毓(他乃卢植幼子,于法治领域颇有功绩),公元256年时,其食邑达2300户

曹休获封两千五百户食邑。在公元226年时,实际上曹操所说的“千里驹”,最初仅仅是指曹休历经千里前来与他一同共事,并非是对其才能的称赞之意。

王观获封两千五百户,公元260年离世。他是司马懿阵营之人,在高平陵之变时协助司马懿掌控曹爽弟弟的兵营与军队,最终官至司空。

夏侯惇获封两千五百户食邑,于207年离世(他是曹操最为信任的心腹,被任命为大将军仅一个多月便与世长辞,是第一批得以配享太庙之人)

张辽获封两千六百户食邑,于公元220年离世。他身为曹魏外姓将领中的翘楚、五子良将的首位,仅有的不足是曾为降将且寿命不够长久。

陈泰获封两千六百户食邑,在公元257年(其父为陈群,陈泰在文治方面不及父亲,但武功却远胜之,堪称与郭淮名望相当的曹魏著名将领)

郭淮(曹魏后期抵御蜀汉的关键人物,曾多次看穿诸葛亮的谋划,还对司马懿的战略进行过调整),250年获封2780户

曹真获封两千九百户食邑,于公元229年离世(在演义里,他是被抹黑得最为严重的曹魏著名将领,自他死后,再没有能制衡司马家族之人了)

徐晃受封三千一百户食邑。公元226年,这位五子良将里颇具谋略的将领,于沔水一战打败武圣关二爷,自此功成名就

曹仁,获封三千五百户食邑,于公元220年离世。他是兼具进攻与防守能力的曹魏宗族将领,也是首批得以配享太庙之人。

臧霸获封三千五百户食邑。公元226年,他于曹魏集团里呈现出半独立的态势,确保了曹操掌控的青州和徐州两地的安稳。

诸葛诞(诸葛亮的族弟)在255年获封3500户。他最为人所知的事迹或许是兵败身亡之际,其手下数百将士无一人投降,皆慷慨赴死。

毌丘俭获封三千九百户食邑,在公元238年,他身为曹魏的忠烈臣子,一心效忠于曹家,遗憾的是最终被司马家族攻灭。

高柔拥有四千户食邑,于公元260年离世(享年九十岁,历经曹家五位皇帝并见证他们先后去世)

张郃受封四千三百户食邑,卒于228年(其为五子良将里寿命最长者,是曹魏中后期的重要支柱,最终被司马氏那老贼设计害死)

王昶拥有四千七百户,在公元257年(其出身太原王氏,文韬武略兼备,实际能力强于名声)

王基获封5700户,在260年(和王昶有些相似,都是文武双全之人,不过王基军事才能更为突出,是平定淮南三叛的大功臣)

满宠获封九千六百户食邑。公元239年,曹仁能够成功守住樊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满宠给予的激励。此外,满宠在守卫合肥时,还曾击退孙十万。

220年,刘协被迫退位后,被曹丕封为山阳公,享有一万户的食邑。作为东汉的亡国之君,他待遇尚可,得以安享晚年。

264年,刘禅受封一万户食邑,成为乐不思蜀的安乐公。同刘协一样,他也得以安度晚年,是蜀汉的亡国之君。

曹奂受封一万户,于公元265年退位,成为被司马家族罢黜的陈留王,也是曹魏政权的亡国之君。

张昭获封一万户食邑,在公元229年成为东吴唯一有明确记载的万户侯。他终其一生,都在为吴国的利益兢兢业业地谋划着。

在215年,张鲁获封一万户食邑(要知道,这可是曹操掌权时期的万户侯待遇,这般优厚堪称前所未见)

220年,曹丕继位后,曹彰被封为万户侯,食邑一万户。有传闻称曹彰之死是曹丕所为。

217年,曹植获封食邑一万户。不过,其食邑后续遭到削减,最终定格为3500户。

公元263年,钟会获封食邑一万零三百户。而在此之前,他仅有三百户食邑。灭掉蜀国后,他直接晋升为司徒,食邑增加了一万户,只可惜他没机会享用这些了。

曹爽获封一万二千户食邑。公元239年,这位佳人曹子丹那不成器的儿子,被司马懿轻易击败,导致曹魏政权落入他人之手。

263年,邓艾获封食邑26600户。他的这些食邑皆是凭借自身实力打拼而来,仅灭蜀这一功绩便让他的食邑直接增加了两万户。遗憾的是,如同钟会一样,他最终也没能享受这些待遇。

通货膨胀级食邑

216年,曹操获封30000户食邑,此时他被封为魏王,表面上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实则已拥有天子般的实际权力。

司马懿获封五万户食邑。公元251年,司马懿诛杀曹爽并夺取政权后,食邑数量开始大幅增加。

司马师享有食邑九万户。在264年,司马师离世时,其食邑数量近乎是他父亲的两倍。实际上,就能力而言,司马师比他弟弟要强出许多。

公元264年,司马昭获封二十个郡的食邑(须知,一个县的食邑通常为两千五百户,郡的等级高于县,其户数大多在万户以上。由此可见,司马昭的食邑规模已远超他人)

综上所述,这些便是汉末三国时期享有千户侯和万户侯食邑的人物。

倘若存在缺漏之处,欢迎于评论区留言予以补充,大家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