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吴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学校”正式开课啦!
发布时间:2025-06-24 15:34 浏览量:11
在这个技术迭代加速、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位、年龄、身份不再是学习的终点,“终身学习”已然成为必需。博物馆作为一座社会教育资源丰富的“大学校”,架起了从课本到社会、从地区到世界的桥梁,成为培养“终身学习”理念和场景的最佳学习机构。
为顺应“终身学习”的时代潮流,满足广大市民充实精神生活的需求,吴文化博物馆计划面向全社会推出服务于全年龄段观众的“博物馆学校”。学校课程活动体系分为六个板块:以“吴地文化”与“江南文化”为特色的核心课程、传习工匠技艺的非遗研学课程、突破传统教育形式的演绎社活动、充满科技感的实景剧本游、深度体验的吴文化研学营以及与文物面对面的展厅课程,综合利用知识宣讲、手工体验、演绎互动、户外研学等多种授课形式,为小学阶段至银发群体提供全170多门方位的分众化定制课程活动,让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在这里寻觅到关于“生命的绽放”。
欢迎大家报名参加吴文化博物馆2025年博物馆学校,体验博物馆从“短暂参观场所”到“终身学习场景”的华丽转变,在这里学习不会是被动的接受,而将是发现文物艺术、传承国宝技艺、演绎历史文化、共振文明互鉴、体验情感陪伴的主动探寻。
注:
黑色 为非遗课程
红色 为低年龄段课程
蓝色 为初中课程
粉色 为高中课程
紫色 为老年课程
橙色 为成人课程与演绎社活动
绿色 为实景剧本游
青色 为随州展厅课程
棕色为吴文化展厅课程
课程活动简介:
吴文化博物馆
学
校
低年龄段课程
博物志与通识教育系列(Natural History & General Education):识绘吴地的山川地理、草木鱼虫、飞禽走兽,分享吴地的历史传说,初步拓展各学科视野,孕育独立思考能力,挖掘个性禀赋。
本阶段课程从“收藏”开始说起,引起低年龄段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好奇心带领学生们探索自然并认识织物印染这一自然技艺体验,同时化身神探探秘文物。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眼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们将共同欣赏关于眼睛的艺术作品,分析其所传达的情感意义。在聚焦学习完眼睛这一观察万事万物的关键所在后,我们将目光放置于古代的各类典型纹饰上,在下一节课中也将重点介绍与吴地有极大渊源的“鱼藻纹”,进而了解釉色与瓷器的制作。多姿多彩的瓷器上裹上的不同颜色釉衣同样值得我们一探究竟,馆藏文物“秘色瓷金扣碗”将为大家呈现瓷器釉色的独特美感。在学习完这些知识后,我们再次回到“眼睛”这个话题,引导学生用设计师的视角将纹样变成一件具有设计感的作品。
随后,我们将课程重点放置于馆内常设展厅,学习春秋战国历史并动手浇筑青铜器具。有了学习和动手实操的经验,学生下一节课对于干将夫妇所铸宝剑的揭秘将更为感兴趣。
1. 我的好奇柜
时间:2025年7月8日上午10:00、7月8日下午14:00
地点:吴文化博物馆一楼教育中心大教室
人类有两种似乎是普遍而永恒的自然倾向或「本能」,就是收集物品的渴望,以及向他人展示的企图。这就是收藏。收藏的源起,其实是基于好奇心之上,希望长久拥有某样特殊物品、并可以向其他人展示的行为。
结合当季的植物与吴文化博物馆“吴风”厅的展示项目,让参与者仔细观看、体会博物馆是如何展示、演绎吴地的常见植物。回到课堂中,我们将向学生介绍最早的“博物馆”、收藏行为的起源与演变、选择并分享古今中外各类博物馆的图片。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在课后自选主题,制作“我的好奇柜”,开始创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