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醉打蒋门神这个段落太假,伙计为啥不助蒋门神?
发布时间:2025-06-05 04:05 浏览量:23
诸位看官,若说《水浒传》里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武打场面,武松醉打蒋门神这一出必定榜上有名。当年我初读此书时,看到武松提着酒坛子摇摇晃晃走进快活林,三拳两脚把那号称“普天之下没对手”的蒋门神打得满地找牙,直叫人痛快淋漓。可等年纪稍长再细品,却品出了几分蹊跷——偌大一个酒楼,少说也有十几个伙计,为何眼睁睁看着自家老板被人胖揍,却没一个敢上前帮忙的?今日咱就搬个小板凳,泡壶粗茶,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
话说武松为兄报仇,血溅鸳鸯楼后被发配孟州,多亏小管营施恩看他是条好汉,每日好酒好菜伺候着。原来这施恩在孟州城外开了个快活林酒楼,生意火爆得很,却被那蒋门神仗着一身蛮力给抢了去。施恩早就听闻武松打虎的威名,便想借他之手夺回产业。武松这人最是知恩图报,当即拍着胸脯说:“我这两只拳头,除非是真铁打的,才扛得住几下!”于是乎,一场“醉拳戏恶霸”的好戏就此拉开帷幕。
书中写道,武松当日离了孟州城,每过一个酒肆就喝三碗酒,一路喝了十四五处,直喝得“脚步浮漂,却似仙风过体;酒气横秋,犹如明月当头”。等晃到快活林时,日头已西斜,酒楼里正是热闹的时候。您道这快活林是何等光景?但见“门悬酒望招过客,户列青旗卖醉人。室中摆着苏东坡真迹,案上陈着李太白诗章”,端的是个风雅所在。可谁能想到,这风雅之地却是恶霸的巢穴。
武松一进店门,就扯着嗓子喊:“主人家,快把酒来卖!”那店小二连忙赔笑迎上来:“客官请坐,要打多少酒?”武松却故意挑刺,先是嫌酒不好,让店小二去后头换好酒,等酒端上来又说要找老板娘陪酒。这一通胡搅蛮缠,气得那老板娘抄起扁担就要打人,却被武松一把拎起来扔进了酒缸里。这时,蒋门神听到动静,大步流星从外头进来,只见他“头上裹一顶红绢抓角儿头巾,身上穿一领绿罗战袍,腰里系条红绢搭膊,下面穿一双油膀靴”,长得是“面圆耳大,鼻直口方,一脸横肉赛玄坛”。
按理说,自家老板被人欺负到这份上,伙计们怎么着也该抄起家伙上来帮忙。可您猜怎么着?满屋子的伙计竟跟被施了定身咒似的,一个个呆立在原地,连个咳嗽声都没有。要知道,这快活林酒楼里,不说有百八十号人,二三十个伙计总该有的吧?难道他们都是铁石心肠,看着老板挨打不管?这里头啊,怕是有好几层缘故。
头一层,咱得看看这些伙计都是什么身份。古时候的酒楼伙计,说白了就是给人打工混口饭吃的穷苦人。他们既不是蒋门神的亲兄弟,也不是跟着他混江湖的小弟,不过是拿一份工钱,干一天活。您想啊,要是哪天来了个更厉害的角色,把蒋门神打跑了,这些伙计还不是照样该干啥干啥?犯得着为了一个老板把自己搭进去吗?就像那首诗说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伙计们心里头透亮着呢,犯不着为了点碎银拼命。
第二层,蒋门神这人心狠手辣,平日里没少欺压手下。您想,他能从施恩手里抢下快活林,靠的可不是什么仁义道德,而是拳头和狠劲。对待手下,他恐怕也是非打即骂,伙计们心里头指不定多怕他呢。如今见有人敢来砸场子,说不定心里还偷着乐:“可算有人治治这恶霸了!”再者说,武松一进店门就装疯卖傻,又是摔酒碗又是骂大街,任谁看都是个不要命的主。伙计们就算想帮忙,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本事——万一上去被武松捎带手揍一顿,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三层,就得说说武松的手段了。这打虎英雄可不是白叫的,一出手就把那老板娘扔进酒缸,这份力气就够吓人的。再看他摇摇晃晃却又步步沉稳的醉态,明眼人都能瞧出这是个练家子。伙计们在江湖上混,最会看的就是眼色。他们心里清楚,这主儿惹不起,与其上去找打,不如躲在一边看热闹,等事情过去了,还能跟别人吹嘘:“昨儿个来了个狠人,把蒋门神打得那叫一个惨!”
其实啊,这伙计不帮忙的事儿,搁在江湖上一点都不稀奇。您道那江湖是什么地方?“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哪有什么真交情,有的不过是利益往来。蒋门神占了快活林,靠的是武力威慑,可武力这东西,能镇得住一时,镇不住一世。他对手下没有恩义,对同行没有道义,一旦遇到更强的对手,树倒猢狲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反观武松,虽说表面上是醉酒闹事,实则是步步为营。他先是用酒壮胆,又以醉态麻痹对手,等蒋门神放松警惕时,突然使出看家本领“玉环步,鸳鸯脚”,一下子就制住了对方。这一招,既展现了自己的武艺,又让围观的人见识到什么叫“强中自有强中手”。那些伙计看在眼里,只怕心里头早就把武松当成了好汉,哪里还会去帮那作恶多端的蒋门神?
说来说去,这醉打蒋门神的故事,看似是一场武打的热闹,实则暗藏着江湖的世态炎凉。伙计们的沉默,说白了就是底层小人物在强权夹缝中的生存智慧——不轻易站队,不惹祸上身,能自保就已是万幸。而武松的这一顿拳脚,不仅打出了梁山好汉的威风,更打出了老百姓心里头的那口恶气。
如今再读这段故事,忽然想起古人一首诗:“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武松虽是个粗人,却懂得知恩图报、行侠仗义;那蒋门神空有一身力气,却为非作歹、欺男霸女。怪不得施耐庵老先生要写这么一段故事,原来他是想借这江湖恩怨,道尽人间的是非善恶啊!
诸位看官,若您哪天再读《水浒传》,不妨在这醉打蒋门神的章节多停留片刻,细细品一品这字里行间的江湖味道,说不定能品出比拳脚相加更有意思的东西来。毕竟,这江湖啊,从来都不只是打打杀杀,更是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