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改革家

发布时间:2025-06-02 15:03  浏览量:30

人类就是这样,当发展遇到瓶颈即若贫疾时就会想着变化,这个时候就会有改革家的出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未来,哪怕生死也要追求心中的理想,我们称这样的人为改革家。以下是历史上改革成就较高的十位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第一名: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周穆王的后代,古代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他的改革核主要是以经济改革为核心推行“相地衰征”即是按土地质量征税、发展盐铁官营、建立选拔人才的“三选制”、重组军政编制,废除奴隶制残余,奠定封建经济基础,对外推行“尊王攘夷”的策略,拥护周天子,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与各诸侯国会盟,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齐国国力迅速强盛,成为春秋时期首个霸主。管仲为人大度,他和鲍叔牙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不过有一点管仲是青楼这个行当的鼻祖。古代青楼女子第一次接客前都要拜一下他,保佑发财。

管仲

第二名: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通过城门立木建立威信。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主要措施是废井田、开阡陌让土地私有化;推行军功爵制,打破贵族世袭;建立郡县制雏形;统一度量衡,让秦国从一个放马的边陲弱国崛起为军事强国,其制度成为后世中央集权制的模板。唯一遗憾就是秦法太过严苛,不讲人性人情,最后把自己玩死了。

商鞅

第三名: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之子。改革的主要措施,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这个是个千年难以破解的阳谋;盐铁官营、均输平准调控经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建立察举制选拔人才巩固大一统王朝,儒学成为此后两千年中国社会的核心思想,经济集权政策大幅增强国家财政。最终强化中央集权与儒家意识形态统治。晚年昏庸,酿成“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自杀。要是早死几年,他就真的是千古一帝了。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汉武帝刘彻

第四名: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族,汉名元宏。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献文帝拓跋弘长子,生母李夫人。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改革主要措施,迁都洛阳、推行均田制、改汉姓、穿汉服、通婚汉人、推广汉语,实施全面汉化,促进民族融合。加速鲜卑族融入汉族文化,为后期隋唐统一奠定社会基础,成为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典范。史称“太和改制”,公元499年,拓跋宏驾崩于谷塘原行宫,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安葬于长陵。

拓跋宏

第五名: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 。改革主要措施,创立三省六部制;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创科举制雏形;推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建立高效行政体系,科举制成为后世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最终结束300余年的南北朝分裂局面,形成了一个大一统的隋朝,唯一遗憾是选接班人没选好,二世而亡。公元604年8月13日,在仁寿宫离奇去世,说是被儿子杨广毒死的。庙号隋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 。

杨坚

第六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以“富国强兵”为目标,通过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保甲法等,涉及经济、军事、教育各方面进行全面变法。短期内增加国家收入,但因触犯既得利益集团而失败,但其货币化税制理念影响深远,史称“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文学名头比他的变法成就更高,他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公元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

第七名: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辅佐明神宗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改革主要措施是,推行“一条鞭法”包括赋役合并、以银代役;清丈土地;整顿边防与官僚系统,为大明续命百年,通过改革明朝财政短暂中兴,赋税货币化推动商品经济,为清代税制改革提供范本。但野史说他仗自己帅,睡了万历皇帝的妈妈,死后被万历差点鞭尸。

张居正

第八名:雍正,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曾自号破尘居士、圆明主人,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改革措施包括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按土地征税,让税源有保障;火耗归公,进一步规范税收,让中饱私囊无所遁形;设立军机处强化皇权。通过一系列改革显著增加国库收入,缓解社会矛盾,为后来他儿子乾隆的盛世打下基础,但其集权措施加剧了官僚体制僵化。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按现在说法就是996标准的劳模,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公元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

雍正

第九名: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别称孙大炮,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主要成绩是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颁布《临时约法》;倡导三民主义即是民族、民权、民生,建立了国民党,结束两千余年封建帝制,开启民主共和探索,推动近代中国政治转型。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

第十名: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人称康南海,晚清到民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这也和他本人非常像,真的很康有为,“公车上书”时候很牛,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但是戊戌变法失败后逃的很快,到了日本还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华人的捐款吧。

改革家是指在各种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宗教等方面作改良革新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相较于革命家是以暴力的方式推翻原有事物以达成改变新状的目的,改革家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所以改革家有时候就是投机取巧者,有人支持站台就能取得改革的胜利,否则改革最终都会被保守派反扑,要么胎死腹中,要么短命夭折。

喜欢的一键三连,关注、点赞、转发。看历史上的名人,名人也只是人名而已,人都是在历史时空的过客而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