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有人说要将袁世凯的坟墓给平掉,毛主席听后说了什么话?

发布时间:2025-05-31 10:38  浏览量:67

1952年11月1日,毛主席乘坐专列来到了安阳,在视察市容时,毛主席想要下车看看,但是罗瑞卿为了毛主席的安全不同意这件事。

等到了一个书店,毛主席变得高兴起来,众所周知,毛主席一生最喜欢的就是读书了,他想要下车到书店看看,罗瑞卿哪知又不同意,这一次,毛主席发了脾气:“到汤阴,你们不让我看岳庙,现在又不准我进书店,为啥子呀?”

罗瑞卿并没有解释的意思,实际上,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毛主席的安全着想,毕竟此时刚建国,而且全国还在进行“三反运动”,不安全。

毛主席没办法,其实他的心里也很明白这件事,但他就是有些不舒服。

很快,车子来到了袁世凯的坟墓所在地,这一次,毛主席无论如何都要下车去看看了,实际上,毛主席与袁世凯之间,还有一点点交集呢。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8岁的毛主席投笔从戎,参加了军队,他也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支枪,是一把“汉阳造”步枪,也是在这个军营里,毛主席遇到了一位当过铁匠的朱其升,当过矿工的彭友胜,这两人如同兄长一般,对毛主席很是关心,这也让毛主席记了一辈子。

后来,毛主席当了半年兵后又回到了学校,他之所以不当兵了,正是因为袁世凯已经窃取了革命的果实,当上了大总统。

虽然毛主席只当了半年兵,但这半年时间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是毛主席与袁世凯的一点点交集。

几年后,袁世凯称帝,开起了“历史倒车”,它注定也将被历史的潮流所“碾压”,1916年6月6日,称帝83天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骂声中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留下遗言,将自己葬在安阳。

看到这里,也许很多人都有疑惑了,袁世凯是周口项城人,他为什么不葬回自己的家乡,而是非要葬在安阳呢?

据有人猜测,袁世凯之所以将自己葬在安阳,是因为这里对他的政治生涯来说,可谓是“风水宝地”,

当时的安阳称“彰德”,北洋陆军曾在1905年,1906年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军事会演,其中1906年的这次军事会演,就是在安阳举行的,当时袁世凯是阅兵大臣,在他的指挥下,4万多名陆军进行了实战演习,其中还不包括500多名记者以及各国驻华官员。

也是这一次的阅兵后,满清政府与外国人都将袁世凯视为了大清的支柱,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袁世凯对安阳的感情,要远远超过家乡项城。

袁世凯去世两个月后,他终于葬在了安阳,而让人疑惑的是,自从袁世凯去世,好像人们都忘记了他,甚至在抗战时期,日军占领安阳后,也没有对他的坟墓进行破坏。

时间就这么一晃,到了1952年,毛主席来到了这里。

袁世凯的墓是按照明、清陵的格局,采用中西合壁的构筑手法,以中国古典传统形制为体,西洋建筑风貌为辅而建的,其中整个区域内有石马、石虎、石狮等等,还有碑亭,牌楼,照壁等。

据统计,袁世凯去世后,北洋政府专门拨款50万元用于袁世凯的丧礼及其营葬费用,到后来,这50万居然还不够用,还是河南巡按使田文烈采取了募捐的办法,又获取了25万元,才将袁世凯的墓给修好。

100多年前的70多万元,那可都是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啊,而当毛主席看到那些大的石头时,也不免有了疑问:“你们知道这石头都是怎么运来的吗?”

队伍中有人回答:“据说是泼水成冰运来的。”

毛主席点了点头,感慨地说:“这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啊。”说着,毛主席便开始给大家讲起了袁世凯的故事。

毛主席说:“袁世凯,他特别惯于耍两面派手法。他从天津小站练新军起家,混入维新派,骗取了光绪的信任。戊戌变法时,他当面慷慨陈词,实行兵谏,诛杀荣禄,软禁慈禧,拥戴光绪;但暗中又向荣禄告密,用出卖维新派的代价,换来了直隶总督兼外务部尚书的头衔........”

都说毛主席是博学多才,博览古今,如今亲眼所见,在场的同志们都被折服了,他们听着毛主席讲述故事,对袁世凯的了解多了许多。

大家也都清楚了,无论怎么说,袁世凯在历史上,确实是一名罪人。

因此,在听完毛主席说的后,有人提议说:“袁世凯既然恶贯满盈,那就应该将他的坟墓给平掉。”

毛主席听后,挥了挥手说:“不要平,还要把它保护好,留作反面教材嘛。”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袁世凯的墓也被好好的保护了下来,如今,它俨然已经成为了安阳的一个知名的景区,不仅如此,他还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