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树桥寻古记

发布时间:2025-05-31 05:38  浏览量:18

暮秋时节,我踏碎一地金红,寻访那座被岁月尘封的枫树桥。霜枫染透的山径尽头,青灰色的麻石桥身横跨溪涧,如一位沧桑老者静卧在时光的褶皱里,桥畔残存的枫香树影,正将千年往事轻轻摇曳。

这座隐匿于源潭镇光辉村的古桥,因桥西曾有四人合抱的古香枫而得名。前河与后河在此汇流成碧,桥体如锁钥般扼守河口,成为古时连通黄柏、槎水直至皖鄂的茶马要道。105国道的路碑静默立在老虎岩下,却不知脚下的麻石古道,早于邻县鸽子岭商道百余年。桥基的麻石条凿痕清晰如昨,匠人当年的錾刻声仿佛还在峡谷间回荡;两块三丈长的石板桥面历经雨雪冲刷,至今平整如砥,任山溪在桥下淙淙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最动人心魄的,是桥北十米处那座荒冢。上世纪五十年代,老屋村民开荒时惊现碑首纹饰,扒开半人深的荒土,一段被岁月掩埋的传奇就此重见天光。

传说里的那个暴雨倾盆的午后,一位唤作南郭的先生骑白马自浒山而来。桥西古枫的虬枝刚拴住缰绳,骤雨已如银瓶乍破。他瞥见桥北岩穴下两个牧童的身影,急得甩鞭大呼:"尒伢快出来!岩块要塌啦!"稚嫩的脸庞惊惶抬升的刹那,他已扑上前去,用宽袖将孩子扫向安全地带。轰然巨响中,崩塌的岩块吞没了那袭青衫,却为人间留住了两株稚嫩的幼苗。

村民在岩穴下安葬了这位义士,碑石上的"南郭玉言"四字虽已漫漶不清,墓顶的新土却岁岁翻新。如今桥畔那株三人合抱的香枫,据说是古枫的蘖生苗,春发嫩叶如染新碧,秋落丹枫似燃烈火,恰似那跨越时空的善念,在岁月长河中生生不息。

站在桥心回望,前河浪涌后河风,古道曾驮过商旅的货担,载过书生的书箱,更印下过无数追寻生计的足迹。它是连接深山与外界的脐带,让山货顺流而下抵安庆、达芜湖,又将海盐布匹逆水运来,在茶香与马蹄声中织就一方水土的兴衰图谱。而那座荒冢,恰似古道结出的一枚善果,让"金口玉言"的传说随溪水流淌百年,成为过往行人心中的指路明灯。

暮色漫过枫香树梢时,我听见山风掠过桥面的轻响,那是古桥在诉说:当石阶磨平了棱角,当枫香凋零了年轮,唯有古道上的善意与担当,永远在人间熠熠生辉。霜枫古桥,何止是块块麻石的堆砌?它是岁月刻在山水间的碑铭,是善念铺就的精神原乡,更是连接古今、照彻未来的文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