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当您处于屈原最后的境地5.31
发布时间:2025-05-31 08:39 浏览量:23
《史记屈原列传》记载,“……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这个“于是”之前,就是屈原最后的境地:见放。
相当于现在的你,经济原因也好什么原因也好,反正从你爱的人或人群中被驱逐,被嫌弃,被诬赖……实在打个比方,相当于当下最普遍的商界失信人或说失意人。
屈原向渔夫解释“见放”的原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当下的你,会怎么为自己解释?
举世碌碌而我创业,众人皆躺平而我独担责任。
好吧,就当给自己一个自怨自艾、自怜自惜的理由,然后~难道也写一首诗怀沙,写诗后也怀石?
从怀沙走向怀石,在屈原是孤愤之下自表清白,到了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他不走向江,而是走向山,埋首著述,“明人道以为实学,欲尽废古今虚妙之说而返之实。自入山以来,启瓮牖,秉孤灯,读十三经、廿一史及朱张遗书,玩索研究,虽饥寒交迫、生死当前而不变。”
后人因此称其“船山先生”,伟人谕曰:西方一个黑格尔,东方一个王船山。
学术上,我等不敢望其项背,精神上,自然学这湖湘文化两位先师的立身坚贞,而行动上,当悲剧又一次上演,命无从致、力不能企时,愿您学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