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文化的传承
发布时间:2025-05-28 02:58 浏览量:36
“诗礼传家,文章华国”,说的是教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权力,也不是财富,而是文化教养。
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为下一代准备权力跟财富,最后都只能是枉费心机。
回头去看大的历史脉络,无论西方东方,如果没有文化教养的传承,绝对是无以为继的。
到了米兰,你会看到五百年前维斯康泰家族的徽章,他们是当年支持达•芬奇搞创作的家族,而今天他们是阿尔法•罗密欧汽车的制造商。
大家肯定会觉得这个家族好厉害,都五百年了还在,用的还是那个族徽。这才是真正的世家文化,它具备持续长久的能量。
他们当时竟然可以让达•芬奇这样的人成立达•芬奇学术院,带领一批人去做科学研究和各方面的探索,这个基础才是持续的文化基础。
当时的曹雪芹家族掌握了丝织业的资源,从另外的角度看,如果不把江宁织造当作一个官职,而是当成一个经营了好几代的产业来看的话,这个家族为什么没有能把纺织转换成产业?
曹家所处的时代刚好是西方文艺复兴的时代,当时的西方就诞生了好多的产业家族。梅第奇家族是从事羊毛和纺织业的,后来这个家族不再为梵蒂冈教皇或米兰公爵做事,而变成为自己做事,这个很大的产业力量支撑了西方兴盛几百年的所有文化,这就是最早的所谓的布尔乔亚阶级,也就是资产阶级。
可是在东方,那么大规模的江宁织造,说抄家就全抄光了,没有剩下一点家族产业。如果这个家族早一点让他们的后代懂得丝绸贸易和丝绸生产是怎么回事,最后就不怕抄家,因为他们完全可以不做清朝的官,而把自己的产业向外扩展,变成最早的现代产业。
比较一下东方跟西方的近代产业史,就会发现东方所有的产业都是政治控制下的国营,而西方的产业则很早就具备了企业的独立性。
记得秦可卿死前曾托梦给王熙凤说,这个家族已经大难临头,应该赶快到乡下去置一些田产,其实就是讲要转型才有救。可惜曹家始终没有尝试转型,他们只眷恋江宁织造这个头衔,而不珍惜他们自己发展出来的丝绸产业。
——《蒋勋说红楼梦》阅读笔记91
#红楼梦##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