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听节目“组合拳”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发布时间:2024-09-03 05:36  浏览量:23

7月27日,中国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北京市大力推动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以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聚焦北京中轴线题材,聚合长视频、短视频、直播平台等网络视听力量,主动出题,打总体战、出组合拳,指导推出一批中轴线题材网络视听节目,生动描绘中轴线沿线古今样貌变迁图景,展现中轴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不断焕发新颜的发展现状。

主题网络视听精品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注入磅礴能量

国家广电总局指导北京市广电局、文物局组织策划,爱奇艺出品的网络文化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以 “视、味、触、听” 四大感官为线索,以“中国美、中国魂、中国味、中国音”四个主题为切入视角,运用前沿视听技术引入“中轴时空列车”概念,串联“故事演绎”和“现实探索”双场景,从古老的钟鼓楼到现代的都市景观,打破了古今虚实隔阂,让观众多维度、沉浸式体验中轴线魅力。节目邀请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轴线申遗文本负责人吕舟,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王军,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侯宇等专家学者,为探索北京中轴线提供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等方面的延展。

由网络视听司、北京市广电局指导,优酷出品的网络纪录片《一脉》,将青少年IP“蕃尼”和“中轴线”相结合,由名家讲述人带领叩响中轴线历史之门,在深入探寻文化的旅途中,少年传承人与建筑、礼乐、诗书、京剧、丹青、体育领域的名家讲述人沟通对话,给庄重优美的中华文化加上青春的注解。节目中,中轴线上承载着的有形秩序,诗书、礼乐、京剧等无形秩序,一实一虚的文化秩序相叠,共同呈现文化千百年来“一脉相传”。

多样化网络视听节目绽放中轴线地域美学魅力。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打造的系列短视频《发现中轴之美》,以画卷的丰富色彩充分调动视觉元素,并加入鼓楼钟声、天安门广场仪仗队的铿锵脚步声、前门大街铛铛车铃声等听觉元素,在视听联动中传递富有古都意蕴的美学意境。

快手直播活动《中轴奇妙行》等视听作品则另辟蹊径,深入中轴线两侧的胡同小巷,记录下了老北京的生活场景。从游商的叫卖声到孩子们的欢笑声,从低矮屋檐上飞翔的鸽群到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这些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展现了老北京地域文化的真实面貌,传递出浓浓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抖音直播演唱会《听建·中轴》将音乐与故事相结合,不仅拓宽了文化传播的渠道,还使北京中轴线的文化故事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网络动画《东方燕燕探中轴》将正阳门上的雨燕和城楼屋脊上的垂脊兽进行人格化处理,讲述中轴线的建筑景观或文化故事。网络短视频《至美中轴》带领观众感受中轴线上的斗转星移、风云变化、车水马龙、刹那花开,展现了中轴线的自然美和建筑美。

网络视听拉近中轴线与普通百姓的距离。

在网络视听媒介的助力下,北京中轴线也活跃着越来越多普通人的身影。在抖音、哔哩哔哩、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一些热门Vlog带领观众深度旅游体验,引发网友热议,并借助弹幕实现交流互动。不少网友留言称,自己也想去同样的路线走一趟,欣赏最美中轴线上的“晨钟暮鼓”。通过一系列网络视听作品广泛动员,人民群众以这些作品为媒介,切实参与到北京中轴线的文化保护传承中,中轴线成为热门打卡地。巨大的网络流量带动现实客流,共同激活了中轴线,“中轴老字号们”火了起来,历史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时代光彩。这种多元化的参与形式和媒介传播,不仅拓展了文化传播的渠道,更为北京中轴线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这些网络视听节目兼具中国传统审美特质与时代元素,主题鲜明、立意深厚、形式创新、亮点纷呈,见证了北京中轴线的源远流长、赓续不绝,也见证了大国首都的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网络视听正以全新姿态与与历史一同成长,赋能更多精彩的北京中轴线故事,未来将会涌现更多优秀作品、模式、形态,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向世界展现中国文明之美、景观之美与生活之美,更好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弘扬和创新。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