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学习】“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发布时间:2025-05-27 16:46  浏览量:24

今天,我们为大家整理了

近期《人民日报》中的

部分经典名句

积累的同时也要会用哦~

适用主题:干事创业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千虚不博一实。吾平生学问无他,只是一实。”为学如此,干事亦应如此。每项工作的完成、每个目标的实现,都不可能靠搞形式主义,非苦干实干不可。

做学问贵在踏实、扎实,再多的虚名都敌不过真才实学,都经不起事实的检验。名是伴实而生的,没有真才实学,名位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持久。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无论个人成长还是干事创业,若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做决策时就可能好高骛远、盲目扩张,最终失控。

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有言:“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在黄庭坚看来,书法艺术的本质不是机械模仿他人,不是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只有将自己的见解和体悟融入书写之中,所成文字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适用主题:治国之道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发展前进。艰险和磨砺,无阻大道如砥、大势如潮。一个谋大势、担大义、行大道的负责任大国,前路无比壮阔。

意思是物极必反,事物总是要向反面转化的,这是天道自然的普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陂(pō),倾斜不平。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规定》突出问题导向,列出负面清单,举措直指基层权力监督的痛点,以制度之笼规范权力运行。

适用主题:品德修养

提起竹子,那“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的君子风骨,总是令人赞赏。但很多人不知道,竹子的生长过程,同样蕴藏着启人深思的智慧。

适用主题:作风建设

《汉书》有言:“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在党的作风建设语境中,所谓“风”,是指我们党通过自上而下的教育、引导和约束而形成的阶段性治理成果,体现为纠治不良风气、改进作风的显性成效;所谓“俗”,则是指优良作风经过长期积淀后形成的持久性良好生态,体现为全体党员干部日常践行的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价值理念。

“好好先生”古今皆有,其通症在于对人对事一味说好,不讲原则,不分是非,不负责任。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这种人嗤之以鼻。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孟子指其“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红楼梦》则以“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把这种人刻画得入木三分。

出自《论语·阳货》,意思是处处讨好、没有真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败坏者。

出自《孟子・尽心下》,意思是(这类人)与世俗同流合污,为人处世看似忠诚守信、行为廉洁,实则缺乏原则,迎合世人、自我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