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枢纽下边的村落——王泥浜村获全国大奖!

发布时间:2025-05-27 10:57  浏览量:22

近日,“枢纽下的村落”——王泥浜村再获殊荣,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

位于华漕东部的王泥浜村临近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京沪高铁和沪宁城际铁路从村中纵贯而过,小桥流水、绿意葱茏的王泥浜村为停靠虹桥枢纽的旅客送上来自上海的第一印象,也先后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上海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闵行区平安示范村”“闵行区民主法治示范村”“闵行区五星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更是连续三届荣获上海市文明村称号。

一家美带动家家美

“美丽庭院”带来美丽经济

王泥浜村区域面积727亩左右,下辖4个村民小组,有宅基地户157户,常住户籍人口577人,来沪人员5700余人。爬山虎、凌霄花攀上围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不知名的小花和多肉装点院落,更有追求生活的村民在自己的小院装上锦鲤池、休憩亭……第一次到王泥浜村的人,难免会被一幢幢错落有致又极具乡村美感的民宅独栋小别墅所吸引。

2019年,王泥浜村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将村民家庭小院、自留地、晾晒区等方方面面进行整改,经过几年的持续接力,曾经“家家户户有违章、没有一家有庭院”的王泥浜变成如今“家家有景观、一院一风景”的美丽模样。

庭院美带动乡村文明的同时,也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据悉,“美丽庭院”创建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创建标准分为“一星户”“二星户”和“示范户”三个级别,王泥浜村已成功创建逾百户美丽庭院。

村里一家两层半小别墅是美丽庭院示范户之一,干净整洁的宅院摆放着花草绿植,种植了爬藤植物,一眼看去像是景区民宿。如今,别墅内部的房间租赁出去,价格从过去的500元—1000元一间增长到现在1600元—1800元,每年能为房东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拥抱互融:

来了就是一家人

“来了就是王泥浜村人”是王泥浜村党支部书记金爱芳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也逐渐成为得到村民认同的“王泥浜精神”。

王泥浜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外来租客与本地村民人数之比接近11:1,人员流动性大、人口结构复杂。2023年,王泥浜村作为华漕镇首批民房“户管家”+“代理经租”管理模式试行单位,探索将人房管理拓展到最小单元格——“户”,通过每户民宅推选出的“户管家”建立起村庄同每一位村民和租客的联结,将房东、二房东、租客中的积极分子都纳入治理队伍中,推动村治理提升。

在王泥浜村生活多年的郭德平经历了“租客—二房东—户管家”的身份转变。在王泥浜村发展“户管家”时,耐心有责任心的郭德平很快被村里“看中”。对“户管家”知之甚少的郭德平基于对村里的感情,接受了这份邀约。成为“户管家”的他开始参与村里的活动、圆桌论坛,并在村里的帮助下,成立了代理经租公司,正式成了一个“收房老板”,如今有5户村民将房子交给郭德平托管。“通过和村子融入的不断加深,心态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觉得自己就是村庄的一分子,每天就想着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让村子越来越好。”郭德平表示。

为了让户管家们管得强、理得顺,王泥浜村建立了“红服务·院生活”一站式管家服务平台,组织如何引导租户垃圾分类、规范用电用气、正确使用灭火器等多场专题讲座,并通过“代理经租”以房管人、“善治管家”精准网格,依托人房共管平台数据赋能,实现流动人口精准化、智能化管理,居住环境和社区营造逐步提升,吸引了虹桥商务区商务人士白领等上千人入住。

为进一步提升村宅治理水平,王泥浜村还成立了“议家亲”议事会,吸引更多“郭德平们”参与村宅治理。目前,“议事会”成员包含企业老总、物业工作人员、驻村律师、租户代表等,他们聚焦乡村发展、租客需求等大事小情,积极发声,让村宅治理从村委“独奏”变为社区“合唱”。

古今交融:

乡愁记忆与现代风尚齐头并进

一棵银杏树,一幅年代画,带来无尽的回忆和美好的向往,一条潺潺河流串联古今过往……2024年国庆节后,由原先放置闲置物品的库房改造而成的王泥浜村史馆建成开馆。

村史馆以溯源,大时代(探索、改革、振兴),乡风赓续等主题空间,以老物件、老照片、场景重现、人物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生动还原了王泥浜村的发展历史。

在传承乡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的同时,王泥浜村还通过引进蓝梦足球俱乐部、圣唐国际饮品、梧桐闵邸青年公寓“滨江咖市集”等品牌的方式,激活村经济活力,彰显文明生活和潮流风尚。

吹着和煦的江风,吃着烟火味儿十足的烧烤,每到傍晚,王泥浜村的“滨江咖市集”就热闹了起来。这片由荒地“爆改”而来的滨江餐厅,开业以来就吸引了不少食客前去打卡、尝鲜。

近年来,王泥浜村整体村居环境持续提升,但苏州河畔的这处荒地一直是村委会的一块心病。考虑到村里有1000多青年白领,配套的餐饮却稀少,村里决定将荒地改造成美食集市,并融入王泥浜村浓郁的咖啡元素,取名“滨江咖市集”,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大咖”“小咖”都能来到苏州河畔,感受城野无界下自然与经济的自洽,看到村宅不一样的美。

编辑:石思嘉初审:陈梦玲(实习)复审:石思嘉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