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隆中对》碑刻,明朝人李席《卧龙岗谒武侯祠二首》

发布时间:2025-05-26 14:28  浏览量:27

其一

疏林斜出旧时坊,勒马嘶秋驻夕阳。

座上谭非今世事,隆中对是汉文章。

君臣自信同鱼水,畎亩何曾老栋梁。

魏殿吴宫皆瓦砾,卧龙千载枕高冈 。

其二

如公出处古今难,三顾茅庐始整冠。

天为中原留正统,谁云西蜀是偏安。

七擒孟获功犹浅,六出祁山志未完。

汉室兴衰关系重,空余明月锁栏杆。

这两首诗为明代李席所作,诗中饱含对诸葛亮的敬仰与追思。第一首从卧龙岗的景致起笔,斜阳下疏林与旧坊相映,营造出古朴而悠远的氛围。诗人联想到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谈,赞叹《隆中对》规划天下的卓越,感慨君臣相知如鱼水,即便诸葛亮出身田野,也难掩其栋梁之才。最后以魏殿吴宫成瓦砾,唯有卧龙岗上的诸葛亮千古留名做对比,突出其功绩与声名的不朽。

第二首则着重于对诸葛亮一生事业的评议,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写起,强调其为延续汉室正统而努力,否定西蜀偏安一说。接着列举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事迹,惋惜他未能完成兴复汉室的宏愿 ,寄托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