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植物染专业研修班实操第一天
发布时间:2025-05-26 07:00 浏览量:35
晨光穿透薄雾,为第57期植物染专业研修班的实操教室镀上一层金边。非遗传承人黄荣华老师将前几日采集的新鲜植物平铺在青石案上,空气中浮动着马桑叶的清苦与茜草根的泥土气息,一场跨越千年的色彩对话就此启幕。
"植物染是时间的艺术,更是自然的馈赠。"黄老师用这句话为学员们推开传统染色技艺的大门。24名学员分成三组围聚在古法浸染区,面前摆放着分类处理的植物原料:茜草根经过三年窖藏泛出暗红光泽,新鲜采摘的红白马桑叶还沾着晨露,猕猴桃叶片叠成翡翠色的塔,而大黄叶的褶皱里藏着尚未释放的秋香色。萃取工序在蒸汽升腾中展开,铜锅里的山泉水翻涌着,将植物纤维中的色素分子温柔唤醒。谭锟助教穿梭其间,指导学员掌握"武火破壁,文火提纯"的萃取要诀,温度计的水银柱在55℃刻度线上微微颤动,见证着现代科技与传统智慧的微妙平衡。
染色工作坊里,丝绸的柔光与麻布的粗粝形成质感对话。来自广东的学员展开随身携带的香云纱,在苏木染液中完成二次创作。"这匹料子曾用薯莨染过,现在叠加苏木的绛红色,就像给江南烟雨披上晚霞。"黄栌与石榴皮的相遇碰撞出琥珀色的惊喜,绿茶与槐米的交融沉淀出初春新柳的鹅黄,更有学员大胆尝试石榴皮与马桑叶的跨界组合,在棉麻织物上拓印出青铜器般的斑驳质感。
染色区渐渐化作流动的色谱博物馆。丝绸在茜草染液中舒展身躯,将落日余晖凝成缎面上的流霞;麻布与猕猴桃叶汁液耳鬓厮磨,沉淀出经岁月包浆的苍绿色;最惊艳的当属苏木、红花染缸,学员们以古法工艺提取胭脂色,当浸透染液的丝帛接触山泉水的瞬间,仿佛有千万朵石榴花在清波中次第绽放。黄老师手持色卡穿梭指导:"注意观察织物吃色的层次,真正的草木染永远带着呼吸感。"
暮色四合时,62块打样布片如同斑斓的蝴蝶标本,整齐排列在晾晒架上。这些尺寸不过方寸的色样,记录着从苏木红到槐米黄的光谱渐变,见证着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创造性相遇。学员们捧着自己的混染作品感慨:"这些颜色里住着山林的记忆,当我们用植物染色,实际上是在帮大地说话。"
首日实操在染液氤氲的雾气中落下帷幕,但属于植物染的东方美学叙事方才启程。这些浸润着草木精魂的布匹,终将在匠人手中化作连接古今的彩色纽带,让沉寂在《天工开物》中的古老智慧,重新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光华。
授课老师:非遗传承人,高级工程师黄荣华
助教:谭锟
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亮“在看”,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当成了动力!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2025年六月培训班将于6月21日至26日在武汉开班,报名参加由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的第58期“传统染色培训班”。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