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琴台重磅!穿越唐宋,听钢琴与诗乐共谱千年风雅
发布时间:2025-05-25 09:54 浏览量:26
当汉服的广袖轻抚黑白琴键,当千年诗乐与钢琴和声共鸣,一场以“唐宋诗词”为主题的国风盛宴即将在武汉琴台音乐厅徐徐展开。诗乐为魂,钢琴为媒,霓裳为彩,6月1日邀您与家人一同穿越时空,感受秦汉唐宋的华彩乐章。
演出信息
诗礼中国·唐诗宋词音乐会
演出团体:琴歌古乐团、和鸣组合、若言组合
导演/女高音:彭甜
女高音:曾晶、张雪黛
男中音:刘刚
男高音:冯芒
艺术指导:张炳麟、张卓、刘晶晶
演出时间:2025年6月1日(周日)14:30
曲目精选
秦汉:《越人歌》《七步诗》《关雎》《长相知》
唐代:《锦瑟》《幽兰操》《秋风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宋代:《苏幕遮》《临江仙》《点绛唇·蹴罢秋千》《枕上》《声声慢·寻寻觅觅》
近现代:《一首桃花》《花开花落》《在水一方》
中西和鸣,解锁诗乐基因密码
音乐会以钢琴为主伴奏乐器,编曲团队巧妙运用钢琴模仿古琴的“吟猱”技法,以不协和音程营造编钟余韵,并将雅乐音阶与现代和声相融合,展现出国风诗乐的创新韵律。
沉浸演绎,跨越时空的艺术场域
“这不仅是一场复古表演,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译。歌者演唱原创诗乐,钢琴弹奏中国韵律,汉服承载当代审美,观众将在多重感官的冲击中,重新发现华夏文明的永恒魅力。”这场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艺术盛宴,将为国风文化的传承开辟全新维度。
锦衣华服,织就流动的文明长卷
音乐会首次将“各朝代华服与诗乐”相结合,演员们将身着复原的唐、宋等朝代传统服饰登台。服饰纹样暗藏玄机——唐代披帛晕染敦煌色系,宋代褙子以工笔诗画为底,设计师团队从华服中提炼出最具朝代特色的视觉符号,让舞台成为一幅鲜活的音乐国画。
曾晶,女高音博士,武汉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获全国首届“中国西部民歌大赛”专业组金奖、陕西省“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声乐大赛”专业组一等奖、第五届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铜奖等多项重要奖项。主持完成多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出版《曾晶民族声乐演唱专辑》(一)(二),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刘刚,男中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首届声乐博士,意大利罗马音乐学院访问学者。曾出访瑞士、马来西亚、意大利等地举办独唱音乐会,饰演《费加罗婚礼》《卡门》等近20部歌剧中的主要角色,并发行个人专辑《意大利歌曲集》。
彭甜,导演/女高音,琴歌古乐团发起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谱琴歌传唱艺术项目传承人。策划并举办多场国风诗乐专场音乐会,代表作品《南风歌-彭甜古谱诗词演唱专辑》。
冯芒,民族男高音,硕士研究生,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曾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湖北赛区第二名(民族组),代表作《喊春》。
张雪黛,女高音,武汉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硕士。曾获美国纽约曼哈顿音乐节中国声乐组一等奖、第八届“湖北音乐金编钟奖”声乐比赛民族组二等奖。
张炳麟,艺术指导,英国皇家威尔士音乐戏剧学院音乐表演硕士。担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艺术指导,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教授评价其伴奏“能给予歌手完美的气口和艺术处理”。
张卓,艺术指导,湖北省钢琴学会艺术指导协会副会长。曾组建“Moonstone月石”钢琴三重奏入围德国慕尼黑国际音乐大赛,多次参与国内外音乐节演出。
刘晶晶,艺术指导,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钢琴艺术指导。曾获“贝利尼国际声乐大赛”中国选拔赛最佳钢琴伴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