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虚无的等待,不如怜取眼前人|于琦专栏(144)
发布时间:2025-05-24 23:37 浏览量:26
与其虚无的等待,不如怜取眼前人
永城市实验中学于琦
刀郎老师的《花妖》讲述了人妖恋爱的失败,为了一份诺言,辗转投生屡次错过的凄美悲伤的故事:古时,杭州一书生出游,在杭州北边偶遇一女,年方二八貌若天仙,两情相悦私定终身。一日,二人相会时被女子父亲发现,怒杀书生,小姐也因悲痛殉情。阎王感其不幸念其情真,特许二人转世再续前缘。怎奈轮回时拨错罗盘经(时间定位器或导航系统),二人虽同投一地,因时间错位,却千年未得相见。小姐姐知道,如此这样将永远见不到书生了。于是她不再轮回,没入泥土,化作花妖,希望书生再次路过时,能绕其左右,护其周全。
该歌曲男生版,唱出了千年沧桑的感觉。当然,没有一把胡子是唱不出如此韵味的,就像那位网红流浪老乞丐,能够唱出生活的沧桑无奈和岁月痕迹中的爱。其实更适合纯情少女执红牙板演唱,含蓄凄婉,动人心弦。如果再搭配古装古琴,更是韵味独特,空灵洒脱。
全词共185字,没有一个爱字,却把爱演绎得感天动地,长相思,摧心肝,感染力不亚于《梁祝》。其句句穿越古今,声声跨越千年。爱而不得,生而不遇,时空交错,千年轮回空余遗憾。人妖殊途。其成功结合的幸运儿很少。白蛇是幸运的。她等待了1700年,终于等来了17岁的许仙。老腊肉pk小鲜肉,过得还很恩爱。对于黄生和花妖,千年等一回,却是千年一叹。
活着就是不断经历一场场美丽错过的过程。浪漫的开始悲剧的结尾,多是生不逢时,点错了罗盘经。“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时间错了位;“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距离错了位;“奴辗转到杭城,君又生余杭”,导航系统错了位。现实中,因为拨错罗盘经造成的凄美悲伤的故事很多,又因为战争,因为误会,因为身份门第,因为有人从中捣乱……每一场的爱恨情仇都会揪痛我们的心。
我们心中都有一个花妖,如果错过了,最好是用心守护和祝福。某女病逝,某男痛不欲生,闻说到闹鬼最凶出,可能找到亡妻灵魂。某男前去找了多次,无果,怅然而退。恰在这时,空中有个飘渺的声音传来:你只知道找不到我,却没有想过,你每次来鬼城,如何能全身而退的吗?某男大悟,原来是亡妻在冥冥之中庇佑着他。思念感情若在,其实她并没远去。“君生世世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的人,是体会不到某男的感受的。
我们走到大街上,看到一个疑似花妖身材长相的人,会不会多一些亲切,多看几眼,“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这有没有前世的注定和伏笔?
人生就是一场虚无的等待。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旨在说明人生的无意义与不确定性:剧中两个流浪汉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的等待始终没有结果,戈多作为象征符号从未现身,揭示了人生追求目标的徒劳与存在的虚无。花妖屡次错过轮回,是否正是在暗示人生的不确定性?
古人深刻认识到了等待的虚无性,便发明了孟婆汤——这是中国冥界的伟大发明。忘记前世记忆,让桥归桥,路归路,不再痛苦纠结以往,用空杯心态好好地经营下个轮回。然个别滑头不忍喝下孟婆汤,把前世纠结又赓续到下一个轮回里。是福是祸?《聊斋志异》《三生》里,兴于唐与某人经过三生三世的爱恨纠结,才最终在阎王的调解下,握手言和。时光浩荡,这一折腾,几百年又过去了。黄生和花妖正是这样的纠结痛苦。其实,与其过得痛苦,不如来碗清空灵魂记忆的汤汤喝。“我在时间的树下等了你很久,尘凡儿缠我谤我笑我白了头。”花妖如果喝碗汤,可能期待找寻的痛苦就会减少些吧?
人死后并非雪落无痕。“你看那天边追逐落日的纸鸢,像一盏回首道别夤夜的风灯。”据说有人死后前世心愿未了,可能会化成事物来看着你,比如变成纸鸢和风灯。一则抖音“爸爸化作蝴蝶送女儿出嫁”刷屏:10月的沈阳,在婚礼现场,一只蝴蝶落在新娘的头纱上。落在身上那一刻,新娘哭泣到嘴角颤抖。当事人说,爸爸三年前意外去世,当时外面温度已经零下,他真的来了。人死后,可能会化作一滴露珠,一缕清风,一片云霞,或者一只鸟,一只蝴蝶,在远处凝视你,或者飘飞在你的肩膀上。我们善待动物,其实也在呵护亲人的灵魂,呵护本心。
“生当同衾死同穴”是份有情人风中的诺言。有篇小学生的作文写道:6月22日奶奶去世了,定于6月25日下葬。下葬这天,爷爷说:我太困了,想休息会。过后才发现,爷爷服了大量安眠药也走了,留下了一封遗书,却只有两行字:“相伴六十载,从未让你孤单,如今怎么能让你孤单地走?”《诗经.大车》中说:大车槛槛,毳(cui)衣如菼(tan)。岂不尔思?畏子不敢。榖(gu)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jiao)日——男子坐着车,青色车篷像芦苇,红色车篷似美玉,车子嘎嘎地、慢吞吞地越走越远。女子不禁对着远去的大车高喊:“不是我不想你,是你不敢爱!我对明日发誓:这辈子我们虽然不能在一起,死后我也要和你同葬。”可怜姑娘的声音振耳欲聋、响彻山谷,虽历经了二千多年仍感觉到心灵的震颤。元朝王实甫的戏剧《西厢记》中也有类似的誓言:“生当同衾(qin),死亦同穴,一生一世一对人”。
我们似乎都是刻舟求剑的人。小时候觉得这个人真笨,你坐船把剑掉在江中间了,回到岸边再去找剑,不傻吗?长大后才突然明白,在漫长的人生里,多少人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某个地点,走走以前走过的路,想找到失去的东西。但是,“望尽千帆都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幻梦空花的千年等待,那人早化成了一枚刻在年轮上的眼泪,思者仅能闻到风中的胭脂味。《平凡的世界》里最动感情的描写,是孙少平在晓霞死后去古塔山“赴两年之约”。少平采了野花,大汗淋漓,流着泪,爬上当初约会的小土梁。身边绿草如茵,蝴蝶飞舞,阵阵松涛中回荡着晓霞银铃似的笑声。蒙眬的泪眼中,只有金色的阳光照耀着这个永恒的、静悄悄的小山湾。他来到杜梨树下,把那束野花放在他们当年坐过的地方。
无常是人生的常态。坚强温柔的漂亮女演员朱媛媛去世了,令人扼腕叹息。她在《我是一朵花》剧中,说过一句台词:“人活着都会经历失去,但面对这种害怕,最有力的反击就是,珍惜当下。”夫妻俩人吵吵闹闹,死后还得挨着他或她长眠,在黑暗窒息的泥土里慢慢化为一抔泥土,归与自然,以前的生活和记忆都会随风而逝。想一想,我们都是过客,短暂而不易。山在,树在,大地在,你在,我在,就是最美好的世界。晏殊说:“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趁我们还在,与其以后虚无的等待,不如珍惜当下,怜取眼前人。
于琦简介:
永城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市级教学标兵,校《家庭教育报》主编,市作协会员,市知行读书会会员,中共党员。辅导学生多次荣获市级、省级、国家级主题演讲比赛一等奖。辅导学生的文章多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坚持笔耕不辍,教育类论文、散文、杂感、新闻等经常见诸多家报刊杂志,主题类征文多篇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