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保人注意!这几个医保误区不能踩!严重者或被罚款判刑!

发布时间:2025-05-24 17:30  浏览量:19

医保作为我们看病就医的凭证,能给我们省下不少钱。但如何正确使用医保,很多人都不了解。有些事情看似正常普遍,但实际都是不被允许的。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医保证的常见误区,帮大家避开。一旦踩坑,可能后果严重。不仅罚款,还要被判刑!

很多人碍于情面或者是出于亲于亲考虑,会将自己的医保卡借给亲友使用。但这种行为是违反规定的,如果被发现了,很有可能就会被处罚。比如老张因为心疼自己的外甥,刚工作没有医保,就把自己的卡借给了他去做阑尾炎手术。结果在出院结账的时候,系统就自动冻结了老张的医保资格。

原来根据新规,冒名就医不仅要追回报销款,半年内所有医疗费都得先自掏腰包再手工报销,更可能面临2-5倍罚款。医保卡就像身份证,借给他人使用相当于帮着骗保。虽说过去因为条件不发达,设施不完善,大数据也没有如今发展的这么好,可能存在着借给亲戚朋友使用医保成功的情况。但现在医院都有人脸识别系统,根本瞒不过去。

所以这一点大家还是要提高警惕的,不要将自己的医保借给亲朋好友使用。此外也要守护好自己的医保卡,防止他人冒名使用。

于大多数的退休人员来说,他们的医保额度是比较高的,报销比例也比较高。尤其是医保目录内的药品,用退休人员的医保卡去购买,省的钱也是更多的。正因如此,有些人就动起了小心思。医院去看病开药,用医保报销之后再把药品倒卖出去,以此来赚取差价。

就比如,李大妈听说邻居把降压药转卖给小诊所,每月能赚300块,也跟着学起来。结果上个月药房发现她频繁超量开药,直接暂停了医保联网结算。这里要特别注意:医保卡里的钱只能买自己需要的药,哪怕把没吃完的药卖给熟人也是违法。内蒙古今年就查处了47起类似案件,有人因此被判了3年有期徒刑。

小王最近阑尾炎手术花了8000元,但他嫌报销比例低,把住院天数从3天改成5天,金额从8000改成了10000元。结果在医保局审核时被发现,工作人员拿着原始病历和收费明细逐项比对,这种造假行为不仅要全额退钱,还要在个人信用档案留下污点。现在全区推行电子病历实时上传,想改单据金额根本不可能。

很多参保人都想利用医保多报一些钱,而且我国医保政策中,也的确有二次报销政策。这就导致,一部分参保热以为可以多次报销。比如,老李在县城住院用了新农合报销,到市里复查时想用职工医保再报一次。但并非所有的疾病都可以二次报销,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条件,才会触发大病保险,也就是二次报销。要知道,全国医保系统早就联网,重复报销会被大数据筛查出来。去年有参保人因在两地重复报销3万元,不仅被追回资金,还按诈骗罪移送了司法机关。记住:任何医疗费用只能报销一次,包括商业保险和第三方赔偿的情况。

医保基金事关我们的看病就医安全,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发现身边有人骗保,也一定要及时举报。可能有人觉得举报骗保是多管闲事,但守护医保基金就是守护咱们自己的救命钱。

本文数据及政策解读来源:内蒙古日报《@参保人,这些医保误区一定要知晓》(2025年5月22日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