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咸中百年传统浅析:传承百年的教学理念
发布时间:2024-09-01 17:32 浏览量:29
咸中百年传统浅析
作者:赵建文
咸林中学,这所曾经的“陕东最高学府”,历经了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不同历史时代的风雨洗礼,在一代又一代先哲先师的精心打造下,已经成为一所闻名遐迩的百年名校,一个光彩熠熠的教育品牌。它的博大与深刻,内涵与外美,人文积淀和历史传承,令所有走近它的人无不敬仰和叹服。
咸中校园 自华县志
今天,在我们满怀豪情,津津乐道它的百年辉煌业绩的同时,更应面向未来,探索研究它百年薪火相传的办学传统,并加以发扬光大。为此目的,本文仅就咸中的历史传统作以分析和探讨。
培养健全国民实施素质教育
咸林中学是二十世纪初“教育救国”思想的产物。当时,中国积贫积弱,饱受列强欺凌,国势日趋衰微,一批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积极探索,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发出了教育救国的强烈呼声。他们认为,要使中国富强,就必须改革旧教育,兴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学说,遵循通古今,知时务,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人才。咸林中学就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诞生的。
从1907年教高创办到1919年咸中成立,其创办人杨松轩、顾熠山、郑云章诸先生的办学理念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要为国家培养健全国民。杨松轩于1915年在《教高第四次学生毕业训词》中讲到,“中国近代国耻,人人共愤”,并指出“求根本解决,非仅国家能力浅薄,实国民无健全分子使然”,认为国家兴盛,在于普及教育,造就健全国民。之后这一理念不断深化和完善。他说:“学生为国家主人翁。将来国民程度增高,在今日之学生;将来国家地位巩固,亦在今日之学生”,“今日之学生即他日之国民”。并进一步强调,既然是国民,对他们的教育,仅仅使其成为“真正的学生”是很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应该在锻铸“社会完人”方面下功夫,务使每个学生“养成爱群爱乡爱国心,学成顶天立地人”,还要有“科学眼光”,“世界胸怀”。
杨松轩(左)、顾熠山(中)、郑云章(右)
教高及咸中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杨松轩“培养健全的、高素质的未来国民”教育思想指导下运行和发展。在学校管理上,成立学生会、咸中市,实行民主管理,学生自我服务。在课程设置上,摒弃“读经书、做八股”的陈规旧习,设置具有时代精神的新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国家主人翁意识,学校实行“朝会”制度,每日清晨,校长向学生进行爱国、爱校的修身训话,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爱国集会宣传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动手能力,学校让学生走进本校的园艺部、面粉厂、合作社经营并作实践,实行劳作教育。为了增强学生未来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成立体育会、演讲会、读书会、青年会、新剧团、青年励志社等各种学生自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为了帮助贫寒学生完成学业,学校实行免费、减费、贷费及工读生制度,使一大批家庭困难的学生苦读成材、服务社会。
杨松轩去世后,他的为国家培养健全国民,造就学生完全人格的办学思想,为他的后任者们所继承。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咸中校长王子休曾从培养学生人格的角度,总结杨松轩精神为纯朴、组织、刚毅、平等、科学,试图以杨松轩这五个方面的伟大人格为榜样,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能负起“彻底改革社会之责任”。四十年代的校长刘三群要求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毕业后到社会上,“各致其能,以增进人类之全体生活,进而发动领导作用,转移社会风尚。”在教学实践中,杨松轩的继任者们除了坚持传统的素质教育方式外,还各具特色。如王子休大力推行劳作教育,要求学生“不但要有科学的头脑,还应有农工的身手”。白伯旅、刘三群等在“卅元”惨案中,坚持与反动势力作斗争,并修建正义楼,以彰显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精神感召。这些思想和实践,无不体现了咸中领导者培养学生不是为培养“考试机器”、“学习机器”,而是要培养出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负起责任的国民。
解放后,咸林中学这一传统一脉相承,持续发扬。“文革”前十七年,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改革开放以后,坚持邓小平提出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方针,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学生素质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
1952年咸中师生在正义楼前合影 自百年咸中
一百年来、咸中坚持培养健全国民,培养学生完全人格的素质教育方向,为社会培养小学、初中、高中各类毕业生近三万人,向全国高校输送学生一万二干余人。一代又一代莘莘咸中学子,秉承母校传统,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在不同工作岗位上贡献力量。其中杨钟健、杨述祖、潘自力、高克林、吉国桢等一大批优秀学子,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国家的富强和振兴、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卓越的贡献,也为母校和家乡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