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高新区地下管网大升级:24条道路焕新,民生工程再提速
发布时间:2025-05-23 15:13 浏览量:22
保定高新区地下管网大升级:24条道路焕新,民生工程再提速
【内容提要】
保定高新区启动地下管网建设工程,总投资超4.9亿元,涵盖24条道路的排水、路面、交通及照明系统全面升级。项目将新建雨水、污水管道超3万米,修复路面34万平方米,工期最长383天。本文深度解析工程细节、资金分配及民生意义,带您看懂这场城市“毛细血管”的大手术。
【正文】
一、城市“里子”工程:地下管网为何如此重要?
一座城市的现代化,不仅看高楼大厦的“面子”,更要看地下管网的“里子”。近日,保定高新区启动地下管网建设工程,总投资达4.9亿元,覆盖24条主干道。从污水管道的铺设到路面修复,从交通标线更新到路灯照明升级,这场“看不见”的工程,实则是城市安全与居民生活的基石。
数据显示,项目将新建雨水管道17734米、污水管道14747米,改造86座雨水口。这意味着,未来暴雨天气的积水问题将大幅缓解,居民“出门看海”的窘境或成历史。
二、钱花在哪?工期多久?关键数据一目了然
资金分配上,建安工程占比超七成,达3.59亿元,足见施工质量的优先级。各标段最高投标限价从224万元到1118万元不等,工期最长达383天。以枫林路工程为例,321天的施工周期中,需同步完成排水、路面、交通和照明四大模块,堪称“绣花功夫”。
值得关注的是,所有工程均采用“资格后审”,即投标人无需提前提交资质,中标后再审核。这种“宽进严管”模式,既降低企业投标成本,也倒逼施工方严守质量红线。
三、民生账本:短期阵痛换来长远便利
施工期间,封路绕行、噪音扬尘在所难免。但以御风路工程为例,383天的工期结束后,焕然一新的不仅是平整的路面,还有同步升级的智能路灯和排水系统。
此外,项目资金全部来自上级拨款和财政配套,未增加地方债务负担。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策略,既保障民生,又避免给未来埋雷。
四、技术细节:小到管道口径,大到验收标准
工程对细节的把控近乎苛刻。雨水管道直径从30厘米到2.4米不等,能应对50年一遇的暴雨;污水管采用防腐材质,寿命长达50年。路面修复则严格按《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连井盖与路面的高低差都控制在5毫米内。
【结语】
地下管网建设,是一场“看不见”的民生战役。它不似地标工程般光鲜,却关乎千万人的日常冷暖。从排水防涝到道路平整,从夜间照明到交通顺畅,这些细节的叠加,正悄然提升城市的韧性。
当施工围挡终被拆除,人们或许不会记住某条路修了多久,但一定会感受到:雨天鞋袜不再湿透,夜晚归家路途更亮,车行颠簸逐渐消失——这才是城市更新最真实的温度。
【诗曰】
管网深埋城市心,
雨污分流通古今。
千日耕耘无声处,
一路灯火万家明。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根据招标文件解读!